病房外,一场飓风正在侵袭美国新奥尔良。
病房内,一位行将就木的老妪努力睁开双眼:
“卡罗琳,你在看什么?”
“我在看风,妈妈。他们说飓风就要来了。”
“我感觉自己现在像是坐在一条小船上,漂——流——”
女儿从窗户旁移步到病床边,紧握住母亲的手:
“我能为你做些什么,能让你好受一些?”
“没什么了。”母亲已是气息奄奄,“我现在想睁开眼已经越来越难,我感觉嘴里仿佛含着棉花。”
女儿神色有些紧张,哽咽道:
“我有一个朋友,她没有机会与自己的母亲诀别。呃,我一直想说,我会非常想念你的,妈妈。”
说着,女儿俯下身来,轻轻趴在虚弱的母亲身上,抱着她:
“妈妈,你害怕吗?”
“我,很好奇,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https://img.haomeiwen.com/i26067931/4c408dd6580ae54a.jpg)
以上场景出自2008年上映的电影《本杰明·巴顿奇事》(又译名《返老还童》)的片头部分。病危的老妪名叫黛西,临终前想让女儿卡罗琳知道一些所谓的真相,所以电影围绕这个“真相”展开。
真相藏在一本日记里,黛西让女儿念给她听,在边听边回忆的过程中,“真相”也随之浮出水面......
我把以上情节理解为这部电影的明线——读日记。黛西通过阅读的方式告诉女儿身世的真相,转述了已故父亲对她深沉的爱。
影片的暗线,则是日记本中记录的本杰明•巴顿的奇幻人生。
本杰明出生在一战刚刚结束的夜晚,整座城市都洋溢着胜利的喜悦,惟独巴顿家族气氛沉重。著名的纽扣世家在今夜迎来了一个新的生命,代价却是巴顿夫人因难产撒手人寰。
巴顿夫人拼了命保下来的孩子长着一副老年人的模样,实属异类。遭受着丧妻之痛的巴顿先生瞬间丧失理智,将婴儿丢到了养老院门口。那一夜,在养老院工作的黑人姑娘奎尼收养了本杰明,并让他活了下来。打那以后,本杰明开始逆着时间成长,每一天都变得比之前更年轻......
这是多么惊世骇俗的人生啊,然而,电影的导演大卫•芬奇并没有刻意地将本杰明这个人物过度边缘化,在近乎平铺直叙的电影镜头里,只是在向我们讲述着一个在时间长河里逆行的普通人,他如何在江湖里浪迹,如何面对成长中的疑惑,如何面对爱情,如何面对友情,如何面对亲情,如何面对各种各样的离去,如何看清生命的意义,如何释然地走向死亡。
心平气和地再次看完这部电影,有几处细节特别打动我,这是我在多年前初看此片时没有的感觉。这几年亲见亲历了一些事情之后,这种情感上的共振愈发让我觉得有必要把它们记录下来。
关于伟大的母爱
我们都说“母亲是伟大的。”
的确,影片中也对母亲这一角色有着神圣的定位。本杰明的生母最先知道这个新生儿的具体情况,她在临终前嘱咐巴顿先生一定要好好照顾孩子,看到巴顿先生点头,她才咽了气。本杰明的养母奎尼,纵使众人都将孩子视为异类,也顶着压力一手养育他长大,以一己之力,排除万难,不会让童年时期的本杰明有母爱缺席的感觉,给他关于这个世界的启蒙。她普通,她善良,她初见容颜苍老的本杰明在襁褓中哇哇啼哭的时候,她没有嫌弃这个婴儿,她眼神中流露出的怜爱是发自内心的萌动,不是矫揉造作,没有半点掩饰,不管这个孩子是否己生,是否怪异,她都无条件地接纳他,照顾他,教育他,让他学会如何去爱,如何去原谅,如何去包容。
母爱从未缺席,这珍贵的力量支撑他走完整个生命。
一曲关于母爱的伟大乐章,既感动又震撼。
![](https://img.haomeiwen.com/i26067931/3adde602a35d89a2.jpg)
关于迟来的原谅
与母爱截然不同,影片中的父爱是扭曲亦或缺席的。
本杰明的父亲,原本答应了妻子最后的请求,好好照顾本杰明,给他一个完整的家。可当看到孩子布满皱纹的苍老面庞时,巴顿先生毫不迟疑地将孩子遗弃。长大后得知真相的本杰明也曾迟疑过,但他最终选择了原谅。他背着年迈的巴顿先生来到海边,坐在木椅上,给他说了当年做水手时,船长临终前留给他的话:
“有时事与愿违,你大可以像疯狗一样咆哮,怨天尤人,诅咒命运,悔不当初……但走到最后一刻,还是不得不安静地放手归去……”
船长迈克的父亲,是他在童年时代想要努力摆脱的人。迈克不想在拖船上度过一生,梦想成为一名艺术家,却屡遭父亲泼冷水。忍无可忍的他7岁离家,选择自谋生路,后来还是成了拖船的船长。但他喜欢纹身,以此种方式展示自己为之骄傲的艺术,同时也是对父亲的回击。这“艺术”尽管不被旁人理解,甚至不乏讥诮与哂笑,他从不在意。他认为这种报复的方式是独一无二的,自己就是命运的主宰,是把控自己身体的艺术家,不苛求世人的理解,只求这样跟父亲对峙一生。然而,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也选择释然,忽然走向宽宏,在跟本杰明讲了上面那句话之后,平静地离开。
卡罗琳的父亲,在她还很小的时候,也选择离开。父亲想让黛西找个正常的男人做丈夫,给孩子一个正常的父亲,而不是让黛西今后照顾两个“孩子”。当卡罗琳从日记里得知自己的生父就是本杰明的时候,她失望,她伤心。她不懂本杰明为什么舍得离开。直至最后日记因少年模样的本杰明罹患老年痴呆而戛然而止,黛西告诉她最后几年本杰明从少年到孩童到婴儿的那段时光,再到襁褓中的本杰明在黛西怀里安静地长眠......
卡罗琳看着一张张当年本杰明每到一处都会寄回来的明信片,擦了擦眼泪:
“妈妈,也许我需要时间去试着理解他。”
“不,孩子,你已经理解他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6067931/cbf41998d0a1f1f6.jpg)
关于交错的爱情
布拉德•彼特跟凯特•布兰切特谈情说爱,谁不愿意看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26067931/9bdb8eaee69f88ea.jpg)
本杰明和黛西的爱,是对的,又好像是不对的。两条相向而行的人生轨道,他们数次相遇,擦出火花,又数次彼此错过。
“明明是对的人,可时机却永远不对似的。”
童年时代的两小无猜,一个鹤发苍颜,一个乖巧可人,他们一起听老奶奶讲童话故事,一起在夜里的烛光旁诉说彼此的心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26067931/a3da900320908f8c.jpg)
少年时代的情窦初开,一个两鬓斑白,一个窈窕淑女,她着红裙为他在月光下独舞,他却自卑地把她拒绝。
青年时代的欲言又止,一个鼓足勇气前来,一个遭遇车祸回避,他前往巴黎探望,她的骄傲与脆弱却将他驱赶。
![](https://img.haomeiwen.com/i26067931/73de2cfb358c2bef.jpg)
中年时代的缠绵悱恻,感觉一切都刚刚好,他们在日出时依偎,在海风中拥抱,在木屋里缠绵,他们共筑自己的家,随心所欲地生活,并且有了共同的女儿......
“我没办法当一个能陪女儿成长的正常父亲,我最后只会成为女儿的玩伴,并最终成为你的累赘,你不能照顾我们两个‘孩子’。”
在女儿周岁生日过后,他变卖所有家产,全部留给妻女,自己独自上路,继续在时间的长河逆行。他满世界流浪,在日记和明信片中,记录着对妻女的思念,他努力把握自己的当下,却无力回转时间对他开的这个大大的玩笑。
![](https://img.haomeiwen.com/i26067931/4aa33a2b1f8cec3f.jpg)
“当我变得又老又多皱纹的时候,你还会爱我吗?”
“当我老到满脸青春痘,老到尿床,老到害怕床下有鬼的时候,你还会爱我吗?”
老年时代的久别重逢,他们再次相遇在养老院,一个是长着青春痘的少年,一个是皱纹满面的老妪。他被老年痴呆所困扰,已将她永远忘记。而她却都还记得,记得那样清晰。放不下刻骨的回忆和蚀骨的思念,她搬来养老院照顾他,照顾这个她爱了一生的男人,照顾这个几近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孩童。
![](https://img.haomeiwen.com/i26067931/d408136eca2ea6f7.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6067931/cafb554e015c88cc.jpg)
最后的最后,他又回到襁褓中,在她的怀里,以一副婴儿模样离开这个世界,艰难地走完了逆行的一生。
他和她,注定是在彼此生命的两端遇见并不停地冲撞——年老的自己和年少的对方。
“晚安,本杰明!”
“晚安,黛西!”
![](https://img.haomeiwen.com/i26067931/8d2ada681bc97767.jpg)
关于命运中的遇见
本杰明的命运像是被那座逆行的大钟施了魔法。
感恩遇见奎尼,让他得以在养老院里长大。
生活在一起的都是风烛残年的老人,他们可能今天搬进来,某一天就突然悄悄地离去。死亡在这里太过寻常,寻常地如同空气。本杰明儿时就喜欢在安静的夜里,细嗅房间里空气的味道。在他7岁的时候,奎尼告诉他:
“我们每一个人最终都会去同一个地方,无论这过程中,我们是以怎样的形式怎样的方式,最后我们都将殊途同归。”
“关键不在于你弹得有多好,而在于弹它时你的感受。”
本杰明遇见那个精致的无名老太太,她教会他弹钢琴,教会他什么叫对人的思念。
“本杰明,我们是注定要失去所爱之人的,不然如何知道他们对我们的重要性?”
本杰明遇见那个絮叨的老人家,每次见面都在讲述自己被雷劈过7次的经历。
“劈了就劈了,爬起来,继续过我的生活。”
本杰明遇见的迈克船长讲述神奇的蜂鸟,心跳是每分钟1200下,翅膀每秒扇动80次,如果翅膀停止扇动,它会在10秒内死亡。
“这不是普通的鸟,是奇迹!”
本杰明也曾遇见过一只蜂鸟,在狂风大作的海面上,倔强飞翔。
躺在病床上的黛西,在生命即将终结之时,看到窗外顶风飞着的蜂鸟,那一刻,她好似与本杰明最终相遇......
![](https://img.haomeiwen.com/i26067931/372a833f4077eb3f.jpg)
写在最后
有人说这部影片像《大鱼》,充满奇幻色彩;有人说这部电影像《阿甘正传》,讲述史诗般的人生。
我觉得都不像。它就在静静地讲着故事—— 一个孤独的旅人在时间长河逆行的故事。故事里交织着不同的人生轨迹,有错过和相遇,有命运的冲撞,有悲欢离合,有宽慰释然。
有网友曾说,这部影片让一向阴森森的鬼才大卫•芬奇突然具备了人性。
也许他只是想借这个改编自菲茨杰拉德的短篇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纵观大千世界,风云变幻莫测。有人曾被雷击中七次,有人全身布满纹身,有人擅长游泳,有人了解各种纽扣,有人能背诵莎士比亚,有人天生就是母亲,甚至,有人在时间的长河逆行......但我们当中的每一个,其实都没什么不同,赤条条前来,孤零零离去。
正如豆友逍遥兽所言:在爱与死的面前,天网恢恢,我们一个也逃不掉,最后都将殊途同归。即便个体的生命轻如微尘,也要努力把生活过得丰盛。
![](https://img.haomeiwen.com/i26067931/b7ce95b4e4380564.jpg)
(注:网图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