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3377/d7361a206df5a18d.png)
《太平广记 卷一一〇 顾恺之》则,有“(顾恺之)又画裴楷真,颊上乃加三毛。云:‘楷俊郎,有鉴识。具此,观之者定觉殊胜’”句,加三根毛发,以突出人物个性,顾恺之为滥觞也。张乐平《三毛流浪记》之脍炙人口,既是流浪儿三毛形象丰满,聊聊三根头发,突出其困苦,亦是大手笔。《林海雪原》中座山雕副官刘维山之描写“他的脸又瘦又长,有一个特别明显的标志。右腮上有铜钱大的灰色痣,痣上长着二寸多长的一撮黑白间杂的毛,在微微颤动”,其人之狡猾歹毒呼唤欲出也。
前言吾国古人描述抽象之事物,多用侧面细节,此既顾恺之加三毛之意也。电影《甲午战争》邓世昌求战不得,归而弹《十面埋伏》,叙其激愤。现在看来,其曲改为《夜深沉》方合彼时情形。《清朝野史大观》有载,洪承畴被俘独居,皇太极妇大玉儿劝降,归言此人必降。盖梁灰落袍,洪细细弹去,爱物如是,命当更惜。更有以他物衬托身份者,如魏晋人物清谈,必持鹿尾。隋末李密,以牛角挂书,冲撞杨素卫队,很是为素欣赏。细绎之,读书牛背,辛苦若合?卫队严密,何以冲撞?做作太过明显。明末陈继儒,骑大角麋鹿,以隐士自居。后人嘲讽为“翩然一只云中鹤,飞来飞去宰相衙”。皆所谓“中不足必形于外”者。
先生笺此则句“画人物,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答曰:‘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貌,正在阿堵之中’”。晃晃长篇,言“目乃心灵流露之官,人遂谓是精神会注之处,认果为因,以迹为本,‘阿堵’不仅神赖之传,而既神之所寓矣”。世传曾国藩选兵,目光散漫者不取,盖取法《面相术》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