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易经》的动因,只因心生好奇与景仰。胡乱看了好几本相关的书,虽然云里雾里,一知半解,但仍坚持随学随写。待写到第七篇学习笔记,终于弄清楚八卦的渊源与每个卦的构成,豁然开朗。
于此,决定开始一卦一卦地认真研读。
如下两本书结合来读正好:
1.《易经(白话全译)》:先对原文有个大致的了解。
2. 曾仕强《易经的智慧》:再听听曾老如何解读。
之后,结合自身情况,整理个人感悟与思考。
今天就来学习解读乾卦。
![](https://img.haomeiwen.com/i1847426/7d0a599820dc4b98.jpg)
一、经典,原来并不陌生
虽然之前从未读过《易经》,作为中国传统经典文化,发现其中很多语句或思想,我们其实早已耳熟能祥。
比如,乾卦的一些内容: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还有,乾卦六龙,六龙御天,我们称自己为龙的传人,均应缘出于此吧。
二、对于乾卦的学习感悟
乾卦六龙代表关于世界、关于人生,甚至是关于团队,关于人际,关于一件事物的各个发展阶段。
关于乾卦的全面认知,相关书籍都有系统论述,我就不在此详述。兹仅就个人触动最深的几点予以说明。
1.关于“潜”
初九:潜龙,勿用。
此卦意味着,事物发展尚处于潜伏阶段,还不能发挥作用,必须坚定信念,隐忍待机,不可轻举妄动;时机未到,如龙潜深渊,应藏锋守拙,待机而动。
回顾自己的职场生涯,经历了各种过程,与乾卦所提及的六个阶段(潜、见、惕、跃、飞、亢)基本吻合。
再回到目前我热爱的写作来讲。很清楚,作为理工女,先前读书太少,文学仅处于初级水准。但每每看到有笔友着急上头条、吸粉、提高阅读量、出爆文什么的,我却不为所动,很是淡然。即或偶尔上了首页,只当小确信,一切依旧,生活没有任何变化。
有时又就觉自己是否太没追求、太没目标了?
待仔细领悟“潜”之哲理后,心中释然。
现在想得很清楚了,我需要做的是:如潜龙一样,坚定信念,投入精力去学习、去思考,让灵魂穿过更多的书本、充盈更丰富的思想。
诸葛卧龙27年,刘备三顾茅庐才出山。厚积薄发,不可操之过急。
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那你应该静下心来学习。所谓“潜”的含义恰与此一致。以此自勉!
2.关于“悔”
上九:亢龙,有悔。
译文:龙升腾到极限,有所追悔。
这句寓意是,刚进过甚、盈满是不可能长久保持的,事物发展盛极必衰。事情无论好坏,都已到达微而盛,穷即将变的程度。所以乾道才不以“亢”为终结。
到了这个阶段,核心要领悟好这个"悔"字。上得去,还要能下得来。是时候该止进而退,若继续前进便会走向反面。
天地,自然,工作,情感,友谊,盘点一下,莫不如此。
能上,还得能下。当极盛之时,唯其有悔,才能穷则思变。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度,一件事有一件事的度,为人处世都要合于度,否则就会物极必反。
3.关于“用卦”
64卦,每卦六爻,为何乾、坤多一个用爻?
乾卦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这句话是说:“见群龙”是乾之刚健,“见群龙无首”,是坤之柔顺。
《易经》中既有乾坤阴阳对立的思想,又有乾坤阴阳相互转化的思想。乾卦“用九”,是以刚健为体,柔顺为用,刚健而能柔顺,阳以返阴为终结,获吉是必然的。
再比对一下坤卦的用爻。
坤卦用六:利永贞。
意思是:用"六"数,有利于永远守持正道,阴以返阳为终结。
乾坤两个“用卦”,结合起来就是:阳极生阴,阴极生阳。阳以返阴为终结,阴以返阳为终结。
故此,一个人成熟的精神是阳中有阴,阴中有阳。
刚不能过直,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柔不能太弱,如遇困境,必须得坚强。
于是更加明悟曾仕强老师在《易经的智慧》,开篇第一讲就是谈论“阴阳之道”。
孤阳不生,孤阴不长。阴极阳生,阳极阴生。一阴一阳之谓道,从而刚柔相济、天地并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