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佛教的终极追求就是寂灭。但这个词让人们产生了误解,把寂灭等同于虚无。这就走向了消极。这个寂灭就是大悟之境,是烦恼的寂灭,并不是生命的寂灭。这是现象界的寂灭,不是本体的寂灭。这个境界可以用寂灭来描述,也可以用真常来描述,寂灭就是真常,真常就是寂灭。这就是个用词问题而已。指向的就是那个不可思议的境界。
佛去世后到哪里去了?佛在生前就不回答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烦恼世界中的人的问题。寂灭之境远离一切言思,现前即是。现前即非言思,恰是言思的污染,导致现前被障蔽。佛在世时,言下即悟者甚多。唐代禅宗兴盛时期,于大禅师言下开悟者亦甚多。可见法由人弘,道因人兴。悟不了,主要就是老师的原因。为什么人们都要买学区房?因为名师出高徒。老师的水平相当重要,老师自己都稀里糊涂,怎么让别人悟得了?自己悟得深切,才能产生一种感染力,才能让有缘人迅速领悟。见到不同的对象,就要采用不同的启发方法,能够迅速看到来者的症结所在,能够一击毙命,让对方死而复生。
现在人们的误解太深了,因为那些人只会照本宣科的解释什么是寂灭。这样的解释是没有生命力的。悟是一件很舒心的事情。讲了半天别人都没感觉,那讲者自己肯定也在做梦。假如我要让谁弄懂何谓寂灭,我根本就不会解释,我立刻就让他从语言中出来,从思维中出来,就让他直接经验寂灭。为什么有的人做不到?就是因为下手慢了。到我这里,一露苗头就灭了它,压根不给机会。不要拿这些名词来骗我,我不受一切境相的欺骗,我知道受骗的后果是什么。除了眼前的,其他的一概不理不睬。所以这是没有地域,没有文化分别的,是属于全人类的。这是属于每一个人的,不需要加入任何团队,你一个人领悟就可以了。
我说眼前的就是,你不信,东寻西觅,不过是被现象所迷惑。不要关心自己是不是个人。眼前的就是。是个什么?我说眼前的就是,我没说是个什么。你不要受到旧思维的影响。有一个奥秘那就是,你之所以能感知,以及你感知到的全部,就是眼前这个的作用。不要去想这个,只要用,不要想。这就是解脱的机关。就完全摆脱了纠缠。不在外,不在内,不在中间,不是一个点,也不是虚空,超越一切思维境界。我说在眼前。不要想,不想即对,一想即错。眼前一点灵光不可名状,自由自在是真解脱。生灭有无不能拘束,来来去去只是不认识它,认识了它便永无来去,只有目前。这个不属生灭的,始终就在目前,识之者当下歇心,不识者世世苦修。
人生尘世之间,若不能顿悟此非生灭目前之道,便不免生离死别之苦。所谓当下即是,欲离不得,人生至此,一切烦恼皆得寂灭。一切众苦,皆从一想字而生,顿悟之门,即远离一切妄想,则不思议境界触目皆是,则知人生之苦亦是相对,若悟则转化为圆满之存在。一个人心里总是这么计较,权衡,那是没有希望的。顿时了悟,心机不起,寂灭现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