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驻足一个平台九十天绝对是“老人”了。三个月,一个季度,我终于从一个萌新衰老成 熟知各种规矩的老油条。
这期间我尝试了各种文体,向各大官方专题投稿,欣喜于每一个小桃心,认真回复每一条评论,顺带着以满腔热情参加各种征文。
带着敬仰的心态拜读每一个带星作者的文章,满怀忐忑等待专题主编的回复。言必用“您”,把一个新人的姿态做得十足十。
苦心耕耘,期待收获,却不明了期待的所谓收获是什么。首页推荐?优秀作者?签约作者?或者是终极的出版成书?我其实也是迷茫的,只是拼命写,想证明自己,却没想好要证明什么。
简书上好作者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但我向来不喜欢跟风抱那些热门大佬的粗大腿。论杂文我首推上帝的板板,他所发每一言都正中我心底之所思所想,我却不能说得如他一般精辟和准确。我一大把年纪做迷妹状,不知羞耻的管他叫偶像。然而他不是什么热门作家,他没有星标,也没有太多读者。
论小说我喜欢名贵的考拉,喜欢他的脑洞,喜欢他换一个角度看世界,也喜欢他文字里的诙谐和幽默。然而他太红了,我挤不进去抱大腿的圈子,所以一直以来都不曾关注他,想起来了去首页搜索,把他近期的小说一口气读完,再没有别的交集。
简书上没关注几个人,却加了不少写作交流群,也有不少人单独加我。为了隐私,进入简书没多久就将朋友圈设置为仅三日可见,从此我的好友分类里多了一种人,名字叫“写友”。
这许多群里我有的活跃,有的自始至终没说过一句话。最活跃的当属爱佛僧麾下的两个小众群。在里面我们一起写文交流。不问出处,不谈身份,挺好。
最近许多群刮起一股组团评文的风气。我所在的两个群都有组织,但是要求各不一样。不管怎样出发点都是一样的,都为了解决简书作者多读者少的问题。
这真是一个奇怪的现象,为什么我辛辛苦苦写的东西别人免费读了我还要感恩戴德的去感激他呢?可在简书除了几个大牛大多数作者的现状就是如此。
曾经,写作是一件多么神圣的事情呀,纸书时代宁可食无肉不能手无书,为了借阅到同学手中的小说不惜签订种种不平等条约,更别说挑灯夜读废寝忘食,那更是我青春期的常态。可如今如此便捷的电子书时代,免费的文章我们怎么就不想读呢?
除了文章水平本身,可能还与平台的定位有关。简书定位于个人创作,从身份上来说每个人本身就不是作为读者的存在。都是卖瓜的,自家的瓜都没人吃哪有心情去尝别人家的瓜甜不甜。大抵如此吧。
写出来的文章没人读,如同一个盛装女子独处于空无一人的小巷。所以,山不来就我我便去就山,你不来读我文,我们便抱团点评彼此鼓励。
这个现象让我想起了教育者地位的沦落历史。最初孔子坐着讲,弟子跪着听,到了程朱理学时代,夫子坐着讲弟子站着听,到现在,学生坐着听老师站着讲,网络课程已经可以躺着听,就看啥时候老师需要跪着讲了。
言归正传,简书写文没人读怎么破?光靠少数人抱团取暖肯定不是长久之计,靠朋友圈里自己推文也属下作。渺小如我们除了好好码字认真读书,早日成为大神似乎破无可破。然而每个人资质不同,不是努力就一定能成功。所以对于简书大多数写友来说,别太认真,把这里当个日记本记录自己的日常,用平常心看待个位数的阅读和寥寥无几的点赞数才是正解!
至于抱团,还是需要的。毕竟江湖那么大,刀光剑影人情冷暖,没个小组织我等宵小如何抵得过风刀霜剑严相逼。来吧!我来温暖你,你若点赞我必回赞!
网友评论
每天写一点,不抱希望,也不悲观。
就只是喜欢写作拉着我往前跑
鬼愿不多,有一两个知心文友,足矣!😅
心态决定命运,如果只想着推销自己,没想到帮助别人,结果如何,很快便见分晓。
简书的进步需要不断的尝试,大家一起努力吧……
"山不来就我我便去就山"改为"山不来我自向山去"更妥帖
其实写东西给人看必定是会收到很多评价的 但是 文章里平常心是金钥匙 希望我能做到 不要备受打击后不再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