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品读(2)

作者: 裒益者 | 来源:发表于2019-01-15 23:59 被阅读4次

    《公冶长篇第五》中子张问孔子仁德的问题,有这么一段对话,如下: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

    子曰:忠矣。

    曰:仁义乎?

    曰:未知。焉得仁?

    “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

    子曰:“清矣。”

    曰:“仁义乎?”

    曰:“未知,焉得仁?”

    这一段对话故事讲透了孔子欲言又止的内涵。当然,不是孔子不说,而是说了该说的,留下了不需要说的。

    令尹子是楚国的宰相,他经历了三起三落的官场沉浮,却没有在起的时候欣喜若狂,也没有在落的时候悲痛欲绝。这样一个人,即使自己走了,还能够把自己所在的时候实行的政令及好的经验无私奉献,交接给下一任。这种风度与品性,一般人哪能做到?所以,孔子就其这种表现给了一个“忠”的评价。

    成文子是齐国的大夫,因为同朝的崔大夫杀了齐庄公。陈文子面对这种礼崩乐坏的情况,无可奈何,只好抛家舍业,财产也不要了,跑到国外去看看是否有仁德的国家。结果大失所望,感觉天下乌鸦一般黑,自己坚守清廉,耿介高洁,却没有好的环境。孔子给了他一个“清”字评价。

    但是,子张在问这两个人是否仁德时,孔子却回答说不知道。这就是孔子的高明而深刻的认知体现。孔子实事求是的给予了这两个人所表现的行为对应的评价,却依据不了解他们其他方面的情况而不能下结论他们是否仁德。以此可见,仁德的要求标准很高,即使像令尹子和陈文子那样的行为,也只能给予一个“忠”与“清”的评价。这也说明,从仁德来看,忠、清可能只是仁德的一个方面,离仁德的内涵广度与深度还存在差距,还远远达不到仁德的高度。

    仁者,人也。符合人之为人的才是仁德,可是说易行难,修炼如此,万众之中,不容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品读(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xfp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