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玄出品,《论语》解读。
![](https://img.haomeiwen.com/i19082117/35dbd39b96bcf084.jpg)
本文继续品读论语第七篇“述而篇”。告诉我们如何学习好古人智慧。
在上文品读了“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谈到孔子说学习知识就要默默的积累知识,能够记下来,记在心里;保持热爱学习的态度,而不怨弃,要越学越有兴趣。
待学之有成时,再去传播知识给他人,而不觉倦怠。
孔子说,这些都是孔子不担心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紧接着他说到,他担心的就是“社会上的人品德不加培养,不去讲习学问,听到义却不追随,有了缺点不能改正”,这些才是孔子所担心的事情。
其次也有说,这也是孔子担心自己的行为修养。
说完学习和修德的担忧,接下来说到孔子待家里的状态。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燕居:闲居在家中。申申:衣冠整洁。夭夭:斯文舒和的样子。
孔子闲居在家的时候,衣着整齐大方,面色和悦舒展。
有人可能会说这个话题反应了什么呢?
这个话题反应了一个人幸不幸福、得不得体,就要看他在家里时的状况。
一个在上班时特别得体大方、开朗和悦的人,基本都是装出来的,要给别人展现的一面;看一个人的真正修养,就要看他下班时,在家里时的状态,是不是保持一致的。
一般人闲居在家时,不用与人交往,很少注重自己的仪态,往往松懈懒散。
特别是那些传播知识,在外人面前谦谦君子,说话和知识一套套的,但一回到家里就开始松懈下来,对家人发脾气什么的,这样的人外面说的东西基本是假的。
这样的人也更难做到“仁德”,表里不一。所以,若要具备仁德、有修养,就要做到里外一致,不论家里还是外面,保持自律的状态,才能潜心修德以保持心灵的平衡与美好。
当然,人的都情绪,孔子也会经常有感叹的时候,就如下章。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周公: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鲁国始祖。
孔子说:“我真是衰老得很厉害呀,我已经好久没有梦见周公了。”
现在人们总会说:“去见周公,去见周公”,来表达要去睡觉了,梦周公就是出自论语这里。
周公可也是孔子的偶像,周武王打下天下后,周武王治理天下。周公是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是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弟弟。他多才多艺,文武双全,摄政七年,平定天下,分封诸侯,制礼作乐。
其历史功绩尤其集中在制作礼乐方面,他把夏、商、周三代的礼乐文化推向了发展的顶峰,孔子由衷地赞叹敬佩他,而周公制定的周礼就是孔子最信奉的制度。
孔子认为,整个世界能够按照周礼来延续,都能按照周礼来治国、治家,那么整个社会就和平安康了,这是孔子的政治理想。
孔子在年轻的时候经常可以梦见周公,在晚年后感叹自己衰老得厉害,很久没有再梦见周公了。
这从侧面,也表明了他对周公的怀念之情,也是在深深地感叹他文化传承的使命尚未完成。
孔子一心想把以周公为代表的西周文化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可是如今自己年事已高、身体渐衰,大道却仍未能施行,他难免要为此感伤慨叹。
两大福利:
福利一,来简村,怎么少得了会员呢?大熊邀请你开会员啦,满满福利等你领,千万权重为你助力文章。
详情请点击☞简书合伙人大熊之影叫你领取福利啦!
福利二,有奖征文,做青春勇士。大熊之影带领小伙伴们给广大文友发福利啦,快来为自己的青春歌颂一篇。
详情请点击☞【岁月拾遗】专题第一季征文:青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