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思维方式想法行走的花
从逻辑出发:如何像笛卡尔那样思考?

从逻辑出发:如何像笛卡尔那样思考?

作者: 小王haah | 来源:发表于2018-04-04 15:13 被阅读116次


    1.

    我们的大脑有非常多的功能,比如思维、感觉、爱恨。因此,可以将大脑分成像思维模块、记忆模块、语言模块、感觉模块、情感模块、运动模块等功能模块。每个模块各自负责不同的功能,模块之间通过合作来支撑我们的各项活动,比如写一篇文章需要用到思维模块、语言模块、运动模块。

    思维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通过思维,我们对世间万物进行区分,对前因后果进行推论,对真假进行判断。日常生活里,我们经常会说:这个问题让我想一想,你的答案我要好好考虑下。这里的“想一想”和”考虑考虑“就是思维。

    但我们不是所有事情都要“想一想”和”考虑考虑“的。我上学时经常说脏话,跟同学一言不合就对飙“三字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习惯。工作后,有一次跟同事商量某个方案,我一着急,一句XXX脱口而出,同事虽没回骂,但也是满脸不开心。

    你看,这就是没有“想一想”的一个表现。当时,我大脑并没有主动提示我说脏话,但脏话自然而然地脱口而出,说脏话成了我的无意识。

    后来,我有意识地控制自己不说脏话,每当自己情绪激动时,我就不停地告诉我自己:千万别说XXX,千万别!这方法果然有效,经过我许多次有意识的控制,不说脏话逐渐成为了无意识的了。

    2.

    习以为常的事情,大脑为了节约能量,总会将其纳入无意识之中。但当新事物、新问题出现时,我们就必须主动思考,利用逻辑认识新事物、解决新问题。

    比如,再过几天就是清明节了,我该什么时候回去扫墓呢?今年的清明节共有3天假期,5号、6号与7号。根据往年的经验,清明节(5号)当天的高速必定非常拥堵,而6号则会有所改善,那为了避免这种拥堵,我决定6号早晨出发。

    这个思维过程如果按照逻辑进行,则是这样:因为清明节当天高速非常堵,所以我决定避开高峰,6号出发。

    但注意,这里我忽视了一个大前提:我要节省时间,避免堵车。如果大前提改变,最后的结论也要变。比如,如果我的大前提是:我要严格遵守传统,必须在清明节当天祭祖上坟,那么结论就一定是清明节当天出发。

    这个思维过程就是一个逻辑推论过程。

    3.

    那么,逻辑又是什么?

    在看文章或是与人交谈时,如果觉得他人写的东西或讲的话很别扭,与我们的经验或思维不符,我们常常会说:这人什么逻辑啊!

    也就是说,这篇文章或是这句话不符合我们思维的规律,没有让人信服的理由。

    而当看到一篇观点鲜明,论证扎实的文章时,我们总会在心理暗叹:人家这逻辑, 真厉害!

    也就是说,这篇文章符合我们的思维规律,让人信服。

    这就是逻辑的作用:帮助我们清楚明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对其进行合理的论证以让人信服。

    现在,逻辑是什么就很清楚了,它其实是一种对事物进行明确分类,并进行正当推理的技术。而这种技术正是我们大脑进行思维的方法、规律。

    逻辑就是我们的思维规律。

    4.

    逻辑的定义清楚了,那逻辑的特点是什么?

    逻辑起源与古希腊,经亚里士多德发扬光大。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统治西方文明二千多年,是现代科技的奠基石。我在这篇文章所介绍的就是亚里士多德的的形式逻辑。

    亚里士多德虽厉害,但逻辑并不是由他发明。他的老师柏拉图就是一位非常重视逻辑的哲学家,在他所创建的“学园”门楣上就刻着“不懂逻辑勿入内”。而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同样注重逻辑,这在柏拉图的著作《理想国》中有着充分的证明。

    《理想国》中,苏格拉底舌战各路英豪,他们的论证焦点是一些如“正义”“勇敢”“节制”等概念。这些我们平常不怎么关注的概念,在苏格拉底的眼里重要之至。他认为,诸如“正义”这样的概念决定了一个人的思想与行动,所以必须搞清楚这些概念到底是什么,一定要将它们的意思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来。

    “清楚明白”的定义是最终的目的,概念要清楚,结论要明白,这就是历代哲学家耗费毕生的思考所追求的。

    而作为思维规律的逻辑,它的特点就是清楚明白。

    由清晰的前提推论出清晰的结论,是逻辑的使命。

    5.

    逻辑有什么用呢?

    我们中国人讲究的是“中庸”,追求的是“和”。

    什么是“中庸”?“子程子曰: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空间上不左不右,时间上不前不后,恰到好处,恰如其分,这就是“中庸”。

    什么是“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这些讲究的是“恰当”“正好”,正所谓过犹不及,要刚刚好。而为了满足这刚刚好,左右要不分,前后要不厘。这与逻辑所要求的清楚明了正好相反。

    受着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庸”“和”已深深扎根于我们的思维,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及其他日常活动。

    去朋友家做客,朋友问你喜欢吃什么?你回答“随便”,而不是明确表示“我要吃西红柿炒鸡蛋”。这样说就会避免朋友家没有西红柿或鸡蛋的尴尬。通过“中庸”的回答,我们达到了“和”的效果。

    但这样回答,主家心中也难免会有疑问:客人到底喜欢吃什么?万一我烧了盘红烧鱼,却是他不喜欢吃的怎么办!

    菩提祖师敲了孙悟空三个响头,孙悟空顿悟:师父这是要我三更时分起床学艺啊。大圣是集天地之精华的灵猴,当场就能领悟菩提祖师的隐晦意图,是天才。若换个花果山的其他猴子,就算菩提祖师把他头敲烂,他也悟不出。

    “中庸”所追求的平衡,其实就是模糊。意图模糊,表达模糊,认识更加模糊,一切皆模糊。领导人发言,台下有几个人就会有几个不同的解释,若是后续行动叫领导不满意,那就是你的领悟力不足,会议精神没有领会到位。

    逻辑却不是这样,逻辑必须清楚明了,明确的前提通过合理论证推出明确答案。凌晨三点钟到祖师爷门前学艺,会议决定的目标、计划、检查方式条条列出,一切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这种清清楚楚,寻根问底的精神是西方文明的精髓,是现代科技的基础。这也是我中华民族为何在科学领域大大落后于西方的根本原因。

    现在再来看“逻辑有什么用?”这个问题,答案就很清楚了。

    逻辑帮助我们清楚地界定事物、问题,帮助我们通过逻辑的方法,由清楚的前提推导出清楚的结论,以解决我们遇到的问题。

    在追寻确切的答案与真理的路上,“中庸”帮不了我们,唯逻辑可以。

    6.

    如今的教育体系,鲜有学校教学生(哲学、数学系除外)有关逻辑的知识,逻辑知识的运用更是无从谈起。

    现在的互联网,充斥着误导性甚至诱导性的内容。各大资讯平台中的快讯与时评,微信公众号的各类文章,观点说不清楚,论证含糊不清,只以情感论真伪,谁能挑起我们的情绪谁就对。

    在这种混乱、虚伪的信息环境中,若没有逻辑作伴,将这些试图影响我们观念的信息一一分析辨别,我们的观念也会跟着含混不清,对错混淆。而这对于一个人来说,是毁灭性的!

    笛卡尔曾怀疑自己脑中的观念是否正确,是否真的值得自己付出生命去实践。为了确认自己所相信的观念是对的,他否认自己所有的观念,重新开始建立自己的观念体系。著名的“我思故我在”便由此而来。

    笛卡尔靠什么来鉴别观念的真伪?答案是逻辑。

    我们不必如笛卡尔般将观念全盘否认,但对于每一个试图进入我们大脑的观念,必须进行鉴别,用逻辑的X光照出其真实面目。

    这就是逻辑于我们的重要之处。


    读完这篇文章,如果你对逻辑产生了兴趣,哪怕是一丁点,那么我的目的也算达成了。同时,也恭喜你踏上通往理智的道路。

    这篇文章并未深入探讨逻辑,对于逻辑的原理:同一律、排中律、矛盾律,逻辑的概念、判断与推论,以及这些逻辑的基本知识在信息判别,日常生活、工作与学习中的应用,我会在我的文集“从逻辑出发”中与你一起学习交流。

    最后,欢迎你关注我的这个文集,每周会有1~2篇逻辑相关文章的更新,与你一起学习逻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老板酱:逻辑在当下社会是个稀有属性,或许有许多人觉得逻辑思维很重要,但是他们并不会为此去学习《逻辑学》的。他们会问你笛卡尔是谁?
      • 邹泽华:我学过点逻辑,有机会我们多交流,共同进步,微信zouzehua003 ,谢谢
      • 6000656b3aad:没有具体讲到怎样提高逻辑,如果有会更好
        小王haah:@0822wwsk 关于如何提高逻辑思考能力,我会在接下来的文章详细分享的。

      本文标题:从逻辑出发:如何像笛卡尔那样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xof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