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经很深了,外面依旧车水马龙。
我托着疲惫的身躯静静地躺在床上,回想着。
这一段时间,我一直被一些错综复杂的情绪交织着,使我苦不堪言。
我知道她给我的时间并不是很多,可是我又能做什么呢?仔细想了一想好像我真的什么都做不了,唯一能做的正如她所说的向神祈祷。
于是,我闭上双眼,真诚地祈祷道:“神啊,我全能的父,愿你早日进入我的心里,解决我的疑惑。阿门!”
我其实一直在思考,如何去理解她的信仰?如何去理解神的真理?而最终得到的结论就是,必须以一个信教徒的身份,去规避自己,去行为自己,透过这个角色才能得到更加深刻地认知。而这个角色的定位者,只能是你自己,别人给你定位只会存在于表皮,而不能深入内心。
我曾经也尝试着按照信教徒的方式去生活,显然,失败了。因为我没法把自己当成一个纯粹的信教徒,我总感觉信教徒所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多余的,例如:饭前祷告。祷告之后饭并不会因此产生任何变化,那么祷告的意义何在呢?
但是对于一个信教徒来说,饭前不祷告,是万万不能的,因为在经书中有这么一段话:
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
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
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人的债。
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
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直到永远。
阿门!
这一段经文很简单,我当时读了一遍便记了下来,我相信信教徒早已烂熟于心。这段经文虽然简洁,但是它对信教徒有着重大意义,它便是信教徒的主祷文。
经文中有这么一句话“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我想那些信教徒之所以做饭前祷告,应该是为了感谢他们心中的神赐给他们饮食吧。
归根结底,如果我不能以一个真正的信教徒去感知这些事情,那么我所做的一切都会变得淡白无味。
然而,我该如何把自己定位成一个真正的信教徒呢?
为此,我问了很多信教的朋友,他们大多数给我的答案就是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承认自己是罪人。
二、接受耶稣基督作为生命的主。
三、求神来管理你的一生(理智,感情,意志...)。
显然,这并不是我想要的答案,我很清楚地明白这是成为一个信教徒的标准。
我告诉自己,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是从模仿开始的,例如:幼儿学说话,就是从模仿开始,模仿久了,他们就知道怎么说话了。我想信仰应该也是如此,按照神的旨意去实行,时间久了,我就会明白其中的一些道理。
现在对我来说,我没法成为一个真正的信教徒,但是我至少能够成为一个信教徒的模仿者。我也相信,在后续的读经过程中,会逐步解决我心中的疑惑。
那么该如何去模仿一个信教徒呢?于是,我想到了以下三点。
第一:饭前真挚的祷告是必须的。这是一个严格利己的行为,如果连这个都做不到,那就不是一个好的模仿者。
第二:信教徒不会一整天不读经书的。这一点很容易做到,因为我已经把早上的写作时间调为读经时间,每天至少会读一小时的经文。
第三:信教徒是不会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大多数都是仁爱,谦卑的。正如他们自己所说,不是把自己放在生命的宝座上,而是把信仰放在生命的宝座上。
所以,我决定从这三点开始模仿。我告诫自己,这次的决定,不是为了模仿而模仿,而是要发出自己内心真正的呐喊。
最初,这些模仿,对我来说还是相当有难度的。例如:我经常在吃饭吃到一半的时候才想起,要做饭前祷告。再例如:我通常会因为项目的弊端或问题跟同事发生一些争执。但是我仍旧坚信,只要我能够时刻谨记,总有一天我能够完全掌握的。
很多时候,人的思想是很奇怪的,明明有些事情是自己不能强求,却很偏执,非要一试。模仿即是如此,如果说它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行为,我也只能默认,不与反驳。
我常常会在下班的路上,这样想:我喜欢她,所以我喜欢她所喜欢的,万一一个月之后,她拒绝了我,那将意味着我会失去唯一的信仰支点,那么信仰对我而言,岂不是要回到最初的原点。
这个结果确实让人有些害怕,但是我还是告诉自己,如果我什么都不做才是真正的对不起自己。也许一个月之后,她拒绝了我,我自然会从她面前消失,当然,我也会很伤心,但是我不能因为之后可能会发生的事情而去封闭现在的自己,那样的话我肯定会为曾经懦弱的自己而后悔。
正如我最开始对她所说的那样:人生就是一场又一场赌博,赌,并不是好事,但若身陷绝境,没有退路,也只能冒死一睹,若不成功,就只能成为笑话。
而我,现在就是在赌,而这场赌却没有输或赢。
《等待》这部小说我本意是想写一个爱情类的小说,没成想,写成了宗教类的小说,人物穿插就那么几个,第一次写这类小说,剧情实在难以控制,更多的是写主人翁对自我的思考。再这么写下去,我就真成了宗教的传播者,所以我得把思维发散开来。
今天是端午节,虽然已进入尾声,但是还是要祝大家端午快乐。今天三更,后续可能就没有这么频繁更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