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则完全以关于道德感受史得思想为主导。在这一章中,尼采反对“善的理念”(柏拉图)意义上的伦理独立性,无论这是独立的存在领域,还是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意义上的“绝对者”。这一点对尼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尼采追问道德现象的起源,借此在历史性视角下解决道德现象的有效性要求。
例如,在第45篇格言里有一段关键性描述。
善与恶的双重史前史——一重在统治阶级的灵魂里。谁有力量做到,而且实际上做到以德报德,以怨报怨,谁就被称为善的。谁孱弱无力而无法施恩图报,谁就被看做恶的。另一种在受压迫者的灵魂里。在他们看来,其他所有人都是满怀敌意,肆无忌惮,敲骨吸髓,无论他们出生高贵还是低贱。我们现在的道德生长在统治阶级的土壤里。
在这一段尼采不是在伦理学维度内,而是在道德社会学维度那探究善与恶的矛盾,因而他已经在涉猎自己后来在道德的谱系中阐述的嫉妒记恨理论了。
尼采要澄清人类文化起源的事实,这一雄心勃勃的计划促使他对德行,意志自由和道德特征等道德理论的基本概念展开了尖锐的批判。这一计划的倾向蕴含着零散事物的内在统一性,尼采做陈述的原则性倾向是,用负罪、羞耻、感恩和复仇这一类道德心理学和道德社会学构想来抵制纯建构性的获得的哲学传统概念。
尼采通过探索道德现象的起源来研究道德现象本质。第92篇格言就是一例。在这篇格言中,他研究并解释了自己深感敬佩的修昔底德的史学著作。在强弱不同的人当中,只有强者为王的残酷法则才算数,而在力量相同的人当中,则存在着照顾双方利益的恰当协定。尼采从这一事实当中看出了正义的起源,正义不是非个人,超个体,而是各种力量的平衡结果。
尼采的命题是,文明人遗忘了道德观的起源。以至于论证道德行为就需要有所谓的先验性道德法则。而实际上,在这类“道德法则”的欺骗性外表之下隐藏的,只不过是人类生活的内在与外在力量的平衡状况。
尼采在第99篇格言里探讨了道德的动力基础,他写到:“作为“恶”行的无辜之处——所有“恶”行的动因都是自我保存的欲望,或更准确的讲是个体趋利避害的意图。”从这篇短文中已经可以看清尼采的意向了,这就是将维系与增加有机生命看作评判道德现象的最终尺度,而这个尺度不接受任何批判。
体会:
我看的书,第二章题目为《关于道德感的历史》,而这本书里面提到了题目是《关于道德感受的历史》。我感觉后者更恰当,也解决了一开始对这晦涩题目的困惑。对国外译本最好找多种译本对照看。我读叔本华的《意志与表象的世界》也是如此,单独读一本如坠云里雾里,相互比较阅读较容易读懂。
本章的题目为某某的历史,很明显尼采试图从历史的维度进行观察,通过对道德各个范畴的谱系进行观察论述。而不像康德等的道德学说是纯粹通过哲学概念论证。所以看尼采的书总是觉得不够成体系,好处是容易读懂。
在第二章,印象较为深刻的一些观点(不一定是尼采的观点)体会如下:
道德感受的阶段:一开始根据行为结果来评判好坏,不论动机。后来,好坏就变成行为本身的固有特性,而忘记其历史起源。再后来,连动机都加入了好坏的属性。再再后来,这个人的本性也因为结果也被打上好坏的标签。这些和后面的《所谓恶行中的无辜因素》,《不做判断》,《恶中的无害因素》和《不负责任与无辜》遥相呼应。最终得出如下结论,没有善恶之分,只有程度之分。这又和个人的才智有关,许多的恶其实是愚蠢的,而知识能帮你看清这些。
善恶的双重来历:上面为布莱希特有提到,这不在赘述。
所谓真理的几个阶段:相信就是“真理”。例如孩子相信父母,那就相信父母的话是对的,没有任何质疑。
作为人类自我分割的道德:没有非利己主义。同情、牺牲和爱护都是利己主义动机。人类更热爱的是他自身的东西,一个念头,一个要求,一件作品,子女,而不是他自身以外的其他东西。
成熟的个人道德:共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