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一道秦岭,横亘在雄鸡的腹地。南北气流在这里被天然阻隔。秋冬之交,北面冷气一旦越岭而下,西自川渝,东穿湘鄂豫皖、东至苏沪,此以南,倾克间冷风袭人,天时骤然变冷:冬天来了。
热来摇扇子,天冷加衣服。天时每年运转至此,我便自信从容地按下我的“入冬模式键”:奖赏我的胃,过好这个冬天,季节到了,咱们:白菜炖豆腐。
癸卯年癸亥月辛未日酉时(其实就昨晚饭点儿,六七点钟吧),家庭餐桌。一道“白菜炖豆腐”砂锅,全家人的胃,被我一网打尽,尽数征服,我迎来了业余厨艺生涯的高光时刻:余汤不剩,菜渣不留,全盘扫光,直呼过瘾。
刚上桌的“白菜炖豆腐”,热气冲顶着砂锅盖,哐哐当当响个不停,锅盖上的小气孔“嗞嗞嗞”往外喷气,弥散在餐桌上,豆香夹杂着白菜的青香,和着蒸汽给桌上方的餐灯,笼上了一层热气,餐厅的氛围顿时充满了烟火的温馨:不必掀盖,其味必佳。
掀开盖子,“咕噜噜噜..”浅咖色汤汁,从中间翻滚开来,把配菜冲滚到四周,不时冒出黑色的豆豉粒、红辣椒、少许的豆腐和白菜。配菜时令简单,煎豆腐和白菜丝。汤汁浓郁香鲜,一勺下肚,顿感一股暖流贯穿全身,捞起一块煎豆腐送到嘴里,韧滑软糯。此情此景,照往年的例,我必小酌一杯,随口送一筷子白菜丝入口:冷冬所赐,人生况味,尽在此矣,夫复何求!
入冬菜品,尤其汤食,其中大秦人的水盆羊肉乃我最爱,只是千里遥遥,只有流口水的份儿。记得20多年前入杭后,一度饮食不适。后来到了冬天,想起了咱们老秦人的烩菜和西凤酒,就捣鼓了这道白菜顿豆腐。一愰廿六载,每年入冬,白菜炖豆腐,就成了我每年入冬仪式菜,我称之为“入冬模式键”。
下面透露一下我的配料和制作流程:
白菜(我要求白菜必须过霜),老豆腐(当然是卤老豆腐最好啦),干虾三四颗(大大的那种温州那边的最好),火腿肉(有最好切成粒);小米椒2根(没有不行,太多了辣),豆豉(可以出小时候的家乡味道),糖、盐、油、生抽、味精、胡椒粉、葱姜蒜。OK啦!
对了,最最重要的:砂锅一个,容量合适(如家中常用的砂锅,有年代感的那种,自然是相当的加分项)。
流程:
老豆腐切大片(很要紧哦,约5cm*10cm的那种)------>煎至双面金黄(待用)
白菜切丝(不要太细,宽度约1cm)------洗净凉开(待用)
热锅起油--->放糖--->葱姜蒜炒香--->下火腿粒、豆豉、小米椒稍炒--->下白菜丝炒--->加开水--->盐、生抽、味精、胡椒粉适量--->滚开后加煎好的老豆腐、干虾--->烧开后倒入砂锅--->小火熳炖15分钟。
备好小酒(必须)!
上桌--->掀盖--->撒上性感小葱。
要紧的地方强调一下:一是豆腐切大片,二是豆腐要煎至两面金黄,三是不用老抽,四是胡椒粉不可少,五是开炖期间不要掀盖,直至上桌。
冬天,就象一位经历沧桑的老人:一阵冷风过后,你一个喷嚏,打过冷颤,他却一把把你拉进小屋,炉盘上的紫红薯正“嗞嗞”地冒气,红通通的炉心不时窜出一柱火苗:万事皆具,我们的白菜炖豆腐也上桌了。
酒在桌上,盛酒的小瓷碗也摆好了。
这是冬天送给我们的最好的礼物:温暖,是在冷冷的冬天,才能真真实实地感受得到。
先喝口汤,暖暖身子。倒上酒,咱开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