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培根

阅读的好处之多自不必说,每个家长培养孩子阅读的初衷也不尽相同,但有一个共性之处是,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知识渊博。至于要不要刻意培养的孩子阅读兴趣,有些朋友是困惑的,看“别人家的孩子”没培养,照样爱阅读啊;有的家长担心大语文时代的到来,孩子到了初高中“阅读理解”和“作文”考试吃亏啊;还有的担心孩子看课外书耽误学习。
根据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老师的教育经验和我孩子的情况来观察,阅读不仅不会耽误孩子学习,只会有百益无一害。
那么阅读如此重要,是否要刻意培养呢?据我了解,每个家庭的教育背景、氛围不同,要视情况而定:
1.榜样力量
以前看到一则小故事,一个人到朋友家玩,发现朋友的孩子很爱看书。不无羡慕地向朋友讨教,怎样培养孩子阅读兴趣?没想到,朋友的回答令她意外,从未培养过孩子读书,只是他看到我们大人在看书,他觉得无聊没人玩,就自己去找书看。
故事说明:只要你去做了,孩子自然跟上,上行下效,不费劲儿。
2.寓教于乐
我以前随军住在部队大院,有位军嫂教育孩子很有一套,她原来是一名教师。那时候我们两个孩子在同一所幼儿园上学,常在一块玩。每逢周末,我们常在图书馆碰见。
到孩子们读一年级,做语文作业“看图写话”,孩子愁家长更愁,高年级还有作文等着呢!只有她的孩子每天轻轻松松地完成,令人真心羡慕。有一次上下学的公车上,一车的孩子嬉笑打闹,只有这个孩子津津有味地在看书,周围的一切似乎与他无关。
一天散步偶遇,她娓娓道出从孩子1岁起,她开始讲绘本故事,从一字一页的到整本的故事书。天天读,孩子不知不觉养成听故事的习惯。到4岁时的某天,孩子自己指着书上的字,一个字一个字地念出声,竟然把一本故事书读完了。做母亲的她恍然大悟,原来孩子不知不觉中已经识字了,自然欣喜不已。
故事说明:最高的境界教育无痕,在寓教于乐中爱上阅读。
3.巧妙引导
我酷爱阅读,书一直是我脚前的灯,路上的光。在孩子年幼时,我常常利用周末带他到图书馆去,或看或借,从不空手而归。
没想到孩子上一年级,写“看图写话”挤牙膏似的,我这时才开始为阅读着急上火。有一天,孩子兴冲冲地回来跟我说,要去新华书店看书。我听了喜形于色,好兆头啊!娘俩约好,我傍晚赶到城里接他放学(部队距离市区单程约18公里),带着他直奔新华书店。
到了书店,孩子看到这本也感兴趣,那本也感兴趣,每本书拿到手上,看了不到两分钟又放下,如此整个书店逛了个遍,最后一本没买回去了。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看来孩子还没真正尝到阅读的乐趣啊。
有句话,爱读书的孩子坏不到哪儿去。普希金的认识则更深刻,说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当有一天我们老了,孩子展翅高飞时,谁能做他忠实的朋友呢?现在孩子尚小,心智尚未开化。唯有通过多读书,读好书,在他空白的生命底色图上鲜亮的一笔。至于好书读多了,作文考高分只是顺带的事。
人人都希望孩子爱上阅读,有的孩子宁愿打游戏也不看书,父母为此头疼不已。我想到了那位内外兼修的军嫂朋友,请她推荐一些好书。(见图)

这套《我的第一套经典名著书》,共计15册。在选书方面,我建议家长可以给予推荐,最终请让孩子自己选择,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请回想一下看电视电影,你是不是爱看才追剧?且不厌其烦跟闺蜜、同事分享?孩子亦如此。
就这样,15本书我的孩子一本不落地全看完了,从此迷上了阅读。这几年,孩子的阅读量逐年上升,从一年40~50万字,到现在一年大约100万字。从《马小跳》看到《寻宝记》,再到《汤小团》、《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等等。
阅读给孩子带来的是:作文曾在全国的某*杯竞赛获得三等奖。最可喜的是,聊起历史如数家珍,阅读速度快,领悟力强。认知、感知都有进步!
有句话说得好,教子莫徒使,现教勤读书。爸爸妈妈们,我们能给予孩子最珍贵的礼物,就是让孩子享受阅读,爱上阅读吧!
【90天无戒写作主题训练 第25篇 】
网友评论
这其实因为小学语文考试,一般都紧紧围绕教材,考前紧扣教材的反复训练,的确会提高孩子的卷面成绩,但是不少孩子的成绩只是一种假象。这样的考试并不能考察出学生真正的语文水平,只是在考察他课本的学习水平。语文成绩假象,一般只维持在小学阶段,一旦进入中学,尤其是高中阶段,成绩和阅读量的相关性,就会显现出来了,如果不重视阅读死抱着教材学习语文的话,那么孩子进入中学会越来越力不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