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淮南师范学院人文社科哲思
人的行为的多元化选择之浅思—— 一个学生案例的思考

人的行为的多元化选择之浅思—— 一个学生案例的思考

作者: 管锥一见 | 来源:发表于2018-03-22 07:59 被阅读110次

    人的行为是具有多元化选择的客观需要的。

    2003年去世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罗斯托提出了著名的人类社会的六个依次渐进的细分的社会发展阶段:传统社会阶段、起飞准备阶段、起飞进入自我持续增长的阶段、成熟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这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比如,我们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其实此时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开始步入了第四个阶段——成熟阶段。从国家的第二个一百年发展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来看,我们国家也在朝着第五个第六发展阶段在努力迈进。但是罗斯托在人性与人的行为研究方面也可以给予我们一定启示。他认为社会是互为作用的有机体。基于此,他认为人的动机不是追求某一方面(经济和非经济)欲望的最大限度的满足,而是在各种相互代替互相冲突的目标之间保持某种平衡,他认为人类的实际行为不能被看作是求得最大限度的发展的行为。

    这一思想有一点中庸仁和之道之意。也有一点老庄思想的味道,人之行为是自然多元的。并不一定限定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范式,毕竟大部分人是平平常常过日子的小老百姓。

    我简单理解为:人的行为可以被理解为多元化欲望满足过程中矛盾的某种平衡与和谐。

    比如我们经常会看到爱美人还是爱金钱的选择。如果选择美人会失去金钱会带来贫穷,选择金钱会失去自己心爱的美人,这个时候我们会怎么选择?这一点并不是能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能解释的,“理性经济人”被假设在均衡状态下追求利益最大化,但人的很多行为决策并不一定受经济利益的考量,很多也受生活关系、情感依恋、自然的主观偏好的影响。古往今来,有人选择美人,而有人选择金钱。也许他们都有选择的理由。历史上项羽爱虞姬胜过爱江山,沿用西周封建制,而没有真正的完成统一,继承秦朝之中央集权制。

    可以说,即使在市场经济的当下,人也并不是经济的附庸,尽管人的行为决策会受到行为人私产的影响。

    我们如果读了一些西方哲学后,再读西方大家的经济学著作就会很受益,能思考和认识现实生活中很多问题。

    有时我们往往在自己自由时间的虚度及浪费中增加情感与思维的边际收益,尽管时间成本很高,看似机会成本高,获得不了什么收益,然不尽其然,如果我们放长一点时间看的话,人的整体综合的收益并不小。当然这不是我的理论,把哲学家和经济学家的理论结合起来认识的。当代哲学家周国平曾经在一次关于教育的讲座中强调:古希腊文中学校一词的意思就是指闲暇。卢梭在论述自然状态下孩子的教育时发挥了它,认为: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我认为:所谓的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对于不是机器的人来说是不能被刻意要求的。这也似有点老庄自然无为的思想,但用经济学的视角分析更贴近现实行为生活。这让我想到我教育教学经历中遇到的一个案例。

    我2011年初一新生的班上有一位沉迷游戏的男孩子,他家有艘长江里跑货的船。原来他爸爸妈妈在船上经营,孩子长期托付给外婆带,然后这位孩子在六年级时开始沉迷了游戏,初一时玩到夜不归宿。

    到初一第二个学期她妈妈专门在家带他,我建议她买台电脑专门给他在家玩游戏(这个孩子已经上瘾很难改掉,夜里面跑出去打),初中三年游戏打了三年,成绩成了班上倒数第二。但这个孩子成长还可以,还算比较懂礼貌,没有偏激。我对他的要求是能完成作业、不影响他人就行了(能抄也好)

    我在想这位孩子的妈妈这种放弃船舶运输经营赔孩子在家打游戏反而使孩子的成长没有了过多的压力,反而获得了青春期平稳的过度。虽然过于沉迷游戏会荒废学业,但学业与人格健全相比,人格健全显得更为重要。这位母亲在认识到在不能完全改变孩子玩电脑游戏习惯时也只能顺应他的要求。期待玩游戏的边际效益递减规律的到来吧,如果压制孩子,不给这样沉迷很深的孩子玩游戏,往往会导致母子关系紧张,孩子人格分裂,更大影响不是学业了,而是整个人的健全了。

    后来到初三快毕业时,我有一次看见他自行车后面坐着一个很斯文的女生。

    我于是找他谈话,让他谈谈他为什么喜欢那位女生(我看了那位女生人不错,了解到学习成绩比他好),从他的陈述中发现这位孩子开始有点懂事了长大了,不再是蒙头蒙脑整天玩游戏了。

    在此,我觉得有时我们在不能改变现状时,只能顺应现状,慢慢地期待现状的改变。当然这一点可以适合于孩子青春期的教育。

    去年南京市区一朋友孩子玩游戏玩地沉迷,家里人很失望,父母在不给这位孩子玩游戏时,这位孩子就激烈的反抗。我试着了解他内心的真实想法,他说班上最好的女生也玩(一所非常好的中学),我说她也许能够控制自己吧,而你不能呀。放了些培养好奇心的片子及说了些感知力、习惯的培养的方式,还是对他不起任何作用。我最后跟我的朋友说只有时间才有可能使这位孩子不再太专注于游戏。建议她满足孩子在家玩游戏的欲望,慢慢等等孩子自然的转变吧,不要期待立刻能停止他的玩游戏的行为。我觉得如果父母这样做反而客观上有利于孩子成长。那种送孩子去戒除网瘾的学校的行为是极端荒缪的。这种行为实际上忽略了人的自我免疫与自我调控的自发的行为。父母的这种举措也可能会导致孩子与父母关系的紧张。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有时承受一点牺牲短期收益的代价,短期来看机会成本会很高,但长远来看,却会获得未来孩子成长的更大的收益,是有利于孩子成长的。

    事实上我的这位已经毕业的学生现在人格已经比较健全了,从这样一个案例来说,实践表明他妈妈的做法是对的。虽然这孩子现在没有读到本科,但这位孩子很有上进心了,不再沉迷游戏。他上次来玩还谈了自己的一点梦想,对此我很高兴。这让我想到我们在对待一些事情及人的行为的处理上有时反着运用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有很大好处的。如这一个案例,如果他的父母不让孩子再沾染网络游戏,那么该孩子有可能采取反抗的形式更加沉迷于网络游戏,而由此会导致该孩子的逆反心理会更强,有可能最终会导致他与父母的矛盾更加紧张,更加不利于该孩子健全人格的成长。

    有时我们很难用计划好的方式来实施和管理自己的行为,更很难用自己计划好的方式来教育和管理他人的行为,人的许多行为不仅听从于理性,也会听从于自己的感性,还可能会听从于任性。因为人的行为不一定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人的行为有着多元化选择倾向的。作为我们的父母和老师在教育孩子方面要用“疏导”的方式,而不能用“堵”的方式,在遵循孩子自然多元发展的前提下,尽可能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和创造良好的环境,对于一个稳定的家庭环境来说,这是对子女最好的教育。由于人的多元化选择有时是非理性的,一个人的成长会经历许多的挫折、误区、困境,这时,我们的父母对自己的孩子要有一点耐心。

    习近平言:长征永远在路上。这句话对于我们每个人的修养都是适用的。我认为一个人在追求道德意义的人生、达到德善智善美善的修养、通达幸福与快乐的道路上必须要经历一定的挫折与痛苦。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在人生的历程中,我们每个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我们要陪同我们所爱的人走好他们的长征路,我们还要走好自己心灵的长征路,求得自己与自我心灵自我良知的和谐,这是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愿我们每位父母及老师都能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能用博大的爱和持久的耐心陪同我们的孩子走好他们人生的长征路,希望我们的孩子未来能成为对自己负责对国家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有担当的具有高尚品格的新时代青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南飞雨燕:时代气息,与时并进!
      • 80e7d7e2319d:👍👍👍
      • 4e759817ce23:人的行为可以被理解为多元化欲望满足过程中矛盾的某种平衡与和谐。这句话很有哲学范👍👍👍
        管锥一见:@隐形的杯子 谢谢君来过。🙏🙏
      • 玩哲录:老子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什么叫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你承认不承认也罢,这万事万物都是大自然孕育的,可是自然不把它自己当做是这些东西的主宰,你说自然对我们的恩德那真是无量的,生而不有,就是说事情做了,可是不把这个东西当作一种依仗。

        父母对待子女的态度也应该是如此,不要把子女当做自己的私有财产,不要今天明天不断的提醒他,你记着我对你很好啊,你看我又对你做了这么多。

        人也一样啊,你对别人的好处你就把它忘了吧,别人对你的好处你要记得。你要懂得感恩,可是你对别人的好处不要天天提醒,你越提醒了,慢慢的就反目成仇了,不就对我做了这么点事天天说,说的太多就烦了。

        所以这个东西讲的,其实就是距离产生美,大自然时间会让一个人最终的长大,教的越多也许逆反越多,心理的距离一样,其实它本质上讲的是一种无功利的这种愉悦。
        管锥一见:@北斗之光 很有道理,深受北斗兄启发。
      • 玩哲录:有道理,自然和时间,可以教育人。
      • 公子非:理论指导实践。

      本文标题:人的行为的多元化选择之浅思—— 一个学生案例的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byo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