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过目不忘”还好用的背诵技巧

作者: howhowfire | 来源:发表于2017-03-06 09:51 被阅读9259次
图片来自网络

读中学时,班上有同学怀疑我有“过目不忘”的能力。我说没有,但他们不信。

于是,他们指定一段文字,让我朗读一遍,然后把它背出来。

我朗读了一遍,然后就把这段文字背出来了。

同学说:“你看你,还说没有‘过目不忘’的本事!”

我笑了一下,没有继续辩解,毕竟,被别人认为可以“过目不忘”,这种感觉也挺好的。

一、三个结论

记忆的情绪依赖性:如果记忆时很高兴,那么在高兴时,测试出来的成绩,比在难过时的成绩更好;当然,如果记忆时很难过,那么在难过时,测试出来的成绩,比在高兴时的成绩更好。

所以,如果平时,父母打得你一边哭一边背书,在考试中,你不妨一边哭哭啼啼,一边做题,有可能分数会更高哦!

记忆的情境依赖性:在小房间里记忆,然后一些人在大房间内测试,另一些人在小房间内测试,结果小房间内测试的人,成绩会更好。

所以,如果考试时换了教室,没考好是正常的。不怪你,不怪老师,怪教室!

集中在一个时间内,将所要学习的材料连续反复学习多次,直到熟记为止,这种方式称为集中学习;把所要学习的材料分散在几段有一定间隔的时间段进行学习,这叫分散学习。实验表明:分散学习优于集中学习

所以,要让记忆摆脱对情绪和情境的依赖,最好就是变集中学习为分散学习,让记忆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跨越各种情绪和各种情境!

二、精确性背诵

学习中,有些背诵,需要完全的精确,比如,背诗词,背古文,背课文,背英语,等等。其中,诗词背诵比较简单,很多人都可以不用任何技巧,胡乱朗读几遍,就能背下来。

然后,我们就会以为,任何东西,都能这样背下来。

但是,有些文字很难,有些文章很长,花了很长时间,也无法熟练背下来,好不容易背下来了,过程也极为痛苦。

所以,我们常常又轻率地得出两个结论:背诵很痛苦自己的记忆力不够用

其实,这只是我们对背诵的打开方式不对而已!

背诵时,对于那些不押韵的、不顺口的、又比较长的文章,尽量避免去努力用最短的时间,在当天就把它背下来。

你可以先朗读几遍,把整篇文章能够读得通顺、读得流利以后,再去背,就要轻松很多。

朗读时,你甚至可以读“望天书”,不去管文章的意义,“有口无心”地朗读。特别是比较困难的古文。古代很多私塾,就是这样训练学生的:在不讲解意义的情况下,就让学生反复朗读文章。

像古文这么难的文字,一开始就去理解意义,虽然有人能做到,但学习难度比较高。等到读熟以后,再听老师讲解,理解意义就会毫不费力。

读得顺口了,意义理解了,这时,文章的大多数内容,其实已经悄悄地,自动地,被记住了。最后的背诵努力,只是去攻克个别的困难词句,或者文章中一些不太自然的意义转折和上下文的连接方式。

最好安排每天只朗读一遍,而不是在一天之内,或一节课内,连续不断地朗读同样的文章。

因为在两次朗读之间的时间中,生活的某些场景,有可能在脑海中唤起文章的某些内容,从而自动地,悄悄地,对文章进行一次甚至多次复习。连续朗读就不会有这样的福利,每一次内容进入思维,都是大脑主动努力的结果。

连续朗读多次,肯定比一次效果更好,但效果并不是成倍数地增加。朗读两次,也许只有朗读一次的效果的1.8倍。至于朗读6次和朗读7次,估计多朗读的那一次,几乎没增加什么效果。

但是有时候,老师今天教,就让学生今天背,该怎么办呢?

如果可以预见,你应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反正语文和英语的每篇课文,老师都会仔细讲,然后会选择段落让大家背的。你为什么不提前就把课文多朗读几次呢?提前几周开始朗读,等到老师一讲,懂了!老师喊背,自然也就so easy!

如果不可预见,是老师临时安排,那就没办法了,拼一下即时背诵的实力吧!

即时背诵时,先朗读两三遍,然后背诵。内容太长时,先分段背诵,再整体背诵。背诵中,针对易错、拗口、生僻的难点内容,尝试在音调、停顿、意义等方面进行特殊加工,使其更具区辩性,更易背诵。

这些方法,在《掌握几个简单小技巧,辅导孩子背诵不再难!》中,也有介绍。事实上,如果你平时背诵都很轻松,偶尔拼一次实力,你会发现:你的实力远在大多数人之上!

三、意义性背诵

在学习中的,有些背诵,不需要完全的精确,比如说,学习历史,地理,或政治时,我们记住的东西,意义上和书中相同,就可以了,文字上有些小差异,并没有关系。

这种只需要意义性背诵的知识,一般来说,内容都特别多(如果内容比较少,就可以轻易地精确背诵了)。

很多学生背这种知识时,喜欢背完第一章,再背第二章,一章一章地背。不过常常背到第二章,又发现有些第一章的知识忘了。有的学生又倒回来复习第一章。反反复复,不少同学到最后考试时,还是前几章打转。

正确的背诵方式,应该是首先把整本书从头到尾阅读两三遍,熟悉所有知识,然后再对知识进行总结和标记,最后再进行背诵

最先的两三遍阅读,目的是熟悉知识。阅读要快,像读休闲小说一样,尽可能一次把整本书读完。读的过程中,出现不懂和遗忘的,也不要停下来细嚼慢咽,或回头翻看。

接下来的总结和标记,可以另拿本子作笔记,也可以直接在目录上写内容提示,或在章节前写总结提纲,或在正文中对关键词作标记。我的学习经历中,标记关键词是必作的,其他的是选作,但条件允许时,尽量都选。

在书中,一个知识点下,常常包含几个要点。一个要点就是一句话,在这句话里,可以找到一个关键词。大脑中只要想出了这个关键词,就可以恢复整句话。

通过阅读,熟悉了所有知识以后,凭着“常识”或“直觉”,就能蒙出两三个要点。剩下蒙不出的要点,才是真正需要付出努力来记忆的难点。

所以,我做标记时,一般都是找出关键词,标记好,然后编上号。

标记是为了方便下一次复习或背诵时,眼睛迅速定位到重点和关键词。因此,最好不要满篇都是标记。

图片howhowfire自制

据说,有一个实验证实:满篇都作上标记,记忆效果会更好。但我不知道在这个实验里,是背一两页书呢,还是背整本书;是在一两个小时内背完呢,还是在十天半个月背完。

如果只背一两页书,只背一两个小时,肯定是标记做得越多,记忆效果越好。因为作标记的过程,本身就是在对知识进行加工,进行记忆。

在真实的学习中,我的经验是:做标记要简洁。当然,你也可以去尝试标记得更多,然后对比各种标记风格的效果。

最后阶段才是真正的冲刺背诵。这时,大脑中已经形成整个知识的框架,有些要点已能背出。背不到的,也是比较熟悉,呼之欲出,只差临门一脚,反复诵读两三次,就能轻松背出了。

全部背诵以后,利用目录、提纲或关键词,大脑可以只花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就能在思维中把书上知识全部遍历。每一次遍历,就是一次复习。

大学的所有课程,在考试前,我都会复习十多遍,用这种方法,一门课程的总共费时,也不过十小时左右(当然这十小时会分布在很多天)。

如果一章一章地背,困难的和容易的,都要付出同样的努力,很累,效率也很低,还不容易在记忆中形成知识的整体框架。

四、为什么不用“过目不忘”?

最后说说,中学同学测试记忆力时,我是怎样装得好像 “过目不忘”的。

朗读时,我的语速会比较慢。一边朗读,眼睛会同时扫视后面的内容,思维会同时复述前面的内容,然后判断哪些词是易混易忘的,是难点,哪些词是关键词,可以作记忆的锚点。针对这些难点和关键点,在文字还没从眼前消失之前,大脑中不断地作各种加工。

这个过程,需要大脑具备强大的多任务加工能力、快速加工能力和元认识能力。其中的元认知能力,包括对发生的思维加工的觉察,对加工效果的评估,对效果不理想处迅速找到有效手段。

有一次,和一个十多岁的小孩交谈,他说班上某同学背古文不行,无论怎么背,就是背不到。听他这么一说,我当然知道他背古文肯定不错。于是,就找了段古文,和他进行比赛。

他先朗读一遍,我再朗读一遍。然后,他开始尝试背诵。原以为他可能需要提示几个字,才能背下来,没想到,他直接就全部背!出!来!了!

我吓了一跳!还好,接下来我也面无表情地全部背了出来,虽然思维中经历了一番翻江倒海。这个比赛,他对我是“让先”,表面上大家都很轻松,但在暗中我已是拼尽全力。

所以说,这个世界上确实有很多人有“过目不忘”的本事,但我是没有的,不过,我却可以凭借其他思维能力,在大多数知识上,假装“过目不忘”。

可是,这种接近“过目不忘”的能力,在学习中我却几乎没有用过。为何?因为我这个假的“过目不忘”,需要在大脑中不停地进行各种激烈的加工,非常的累,而且,就算背住了,也抵抗不了遗忘。

好不容易把知识背下来后,就好像手里捧着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战战兢兢,生怕一个摔倒,就什么都没了。然而对于快速硬背下来的知识,遗忘将接踵而至,无论你如何小心!

要抵抗遗忘,最好的手段就是把记忆过程拉长到很多天,变集中学习为分散学习。经历了其他干扰信息的洗礼,摆脱了对情境和情绪依赖以后,形成的记忆,也会遗忘,但遗忘速度会慢很多。

而且,从熟读到总结再到背诵,在这个分阶段的过程中,所有的知识几乎是同时达到可背诵的状态。不会像一章一章背诵那样,背到后面,又忘了前面,到处都是补不完的窟窿,填不完的坑。

所以,就算有“过目不忘”的能力,也未必能用,未必好用。没有“过目不忘”的能力,借助有效的技巧,一样可以轻松地快速地背诵。


怎么样?觉得内容很赞,就点个赞吧!

howhowfire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别人家孩子”数学很牛,自己孩子该怎么办?

父母如何启蒙孩子的英语?其实很简单!


相关文章

  • 比“过目不忘”还好用的背诵技巧

    读中学时,班上有同学怀疑我有“过目不忘”的能力。我说没有,但他们不信。 于是,他们指定一段文字,让我朗读一遍,然后...

  • 高效单词记忆法——你和大神只差一张A4纸

    其实这个背诵单词的方法,我早在高中时就已经在使用了,个人觉得非常好用。当然如果你是大神或者过目不忘者,那就请绕行吧...

  • 背诵的小技巧

    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记忆和背诵是必不可少的,背诵能力的高低也是一个人学习能力强弱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但事实上,部...

  • 英语背诵技巧

    ▊1、“一口气”背诵法 一口气内将一个句子尽可能多读几遍,将一段对话尽可能用最少的气读完,经过这样的反复操练,你会...

  • 背诵小技巧

    摘自晏凌羊 逗号要背诵课文,但进展不快,半个小时也背不了几句。 我跟她说我来教你背诵技巧,但她已经背了几句,怕听我...

  • 【公式Plus】反向查找,P_LOOKUP胜出2次

    小B:拉登,昨天你用P_LOOKUP,实现的多条件查找,确实比LOOKUP好用。 李锐老师的教程里,有15个技巧呢...

  • 背诵技巧:让你速成背诵大神

    我在高中的时候偶尔看到一本关于记忆方面的书籍,是一位留美的博士后写的,主要讲关于英语单词记忆的内容,当时自己英语很...

  • 整体性学习技术的实际运用——费曼技巧

    “运用费曼技巧,你能达到过目不忘。”看到这句话,就对费曼技巧产生了好奇,接着往下看,书中给了具体措施: 1、理解那...

  • 整体性学习技术的实际运用——费曼技巧

    “运用费曼技巧,你能达到过目不忘。”看到这句话,就对费曼技巧产生了好奇,接着往下看,书中给了具体措施: 1、理解那...

  • 7/14 Webstorm 适合写javascript

    感觉比intelij 好用太多了。首先注释方面 // /* */ 就比intelij好用。然后颜色有点侧边条显示...

网友评论

  • 如深谷的风:嗯lz那个标重点方法我高三文综就是那么弄得,效果不错。我对语言方面记忆力还好,可是英语单词。。。记了就忘
    howhowfire:@如深谷的风 我也是,英语单词,记了就忘。
  • 3ab9b07062a1:方法很好
  • bd69e04da4f8:挺好,看完以后感觉豁然开朗
  • 就爱嗑瓜子:学习。
  • a6495d3b4c0d:过目不忘,像张松背孟德新书似的,一篇成诵。
    利玛窦的记忆宫殿
  • 维空:好
  • 0f7d096211a6:聪明:+1:
  • 0dbe25e7e197:跪求过目不忘的激烈过程。。
    howhowfire:@我深雪狂奔 个人觉得过目不忘的能力真的不重要也不必要。如果从小培养记忆能力,那是基础的认知能力。http://xima.tv/zsnV1r 这个链接有我女儿四岁多自己背的一段文字,她对不少东西听一两遍就能记住,但也会有些东西反复记记不住,必须到第二天才能记下来。长大了还想有过目不忘的能力,那就叫练习记忆术。记忆术的原理其实并不复杂,也不神秘,但可能也需要某些较强的基础认知能力。未必是人人能练成的。
  • cca890b3f801:有木有什么背单词的技巧?😁
    howhowfire:@星之3H 会慢慢写一个学习方法的系列。如果等不及,可到微博上搜我的名字,会有各种方法的碎碎念
  • d9cd67c08154:赞一个~哈哈,例子好可爱。好羡慕过目不忘的人呀
    howhowfire:@打不死的本小姐 就是,扯远了。
    d9cd67c08154:@打不死的本小姐 这不是一篇讲记忆的文章吗。。。。扯什么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的梗啊。。。。
    howhowfire:@打不死的本小姐 个人觉得心理健康,身体健康,比过目不忘更重要啊
  • 待时飞:给我启迪,谢
  • 57d9c658cff3:我是理解之后来背诵
  • ninian:好久没有被一段文字了,以后按着你所术的方法练习一下,到时候指导孩子。谢谢耐心讲解。
    howhowfire:大多数人都觉得背诵会很累,如果背不到,会很没面子。
    背诵这东西,它本身的难度,比自己心理觉得它难,而增加的难度,要低得多。

  • 7a6a04750816:很有道理

本文标题:比“过目不忘”还好用的背诵技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cfl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