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知行合一我的大学生活家
从3分钟热度到10000小时成为高手有多远

从3分钟热度到10000小时成为高手有多远

作者: 普罗米 | 来源:发表于2016-03-17 11:26 被阅读332次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在你身边,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心中有梦,眼里有目标,但一旦做起来却永远只是3分钟热度,无法成为自己期望的样子。

      他:是我一个从小玩到大的哥们,从小就很聪明,多才多艺,初中时因为擅长演讲,年年拿第一,江湖人称大嘴。高中时喜欢上了足球,抱着要拯救中国足球的伟大梦想踢了三年,水平在我们当地是绝对的NO.1。但结果可想而知,最后花钱上了一个地方二本。在大学看到会一门手艺很吃香,于是苦练了一年吉他,加上人也比较帅气,年年在各种晚会上走秀,在大学也算是个风云人物,四年也算是过的各种风生水起。毕业后因为没有什么一技之长,所以父母安排在我们当地找了个机关的差事,一次偶然的机会,领导让他做一个PPT,因为大学学过一点,所以仅凭一些复制、粘贴到处拼凑的作品最后赢得了领导的夸奖,感觉有些成就感,于是找了各种资料,参加了一些培训班,准备等下次领导再布置任务时大放异彩一把,结果在我们那小地方,一年可能就一次会用到PPT,就是年终总结的时候,这哥们郁郁而终,今年过年回家聊天,发现现在正在学习社群运营,因为感觉这一块现在是个趋势。。。

      他:是我另一个哥们,算是大学时认识的朋友,学的是理科,但感觉除了对专业课不感兴趣外,对别的都感兴趣,爱看书,历史、政治,经济等,创立了一个读书会,大二时迷上了健身,于是关了读书会,一打电话,要么正在健身房健身,要么在去健身房的路上,因为健身结识了当时的女朋友,因为女朋友是英语专业的,在女朋友的熏陶下,开始天天晨读,把毕业后进入新东方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结果由于空闲时间都用在了学英语上,冷落了女朋友,两人最后不了了之,随之不了了之的是这个哥们的学英语热情。大学毕业回来家进入IT公司,干了将近一年,实在感觉无聊,跳槽到一家广告公司,恩,跨度就是这么大,主要负责市场营销这一块,突然发现自己貌似找到了方向,一头扎进去,三年后成为这家公司的营销总监,四年后跳槽来北京,在一个集团公司从普通部门经理再用时两年成为华东区营销总监,现在是四子登科,房子、车子、孩子、老婆子。。。

       同样的两个哥们,一样的聪明好学,一样的兴趣广泛,但最后发展的道路却截然相反。。。今天就来聊聊“兴趣”这个话题。

一、中国人有很多兴趣,也没有任何兴趣。

      很多兴趣:因为很多人从小到大的兴趣主要来源于各种兴趣班,钢琴、书法、围棋、英语等等,这种兴趣的培养可能大部分是基于功利性和被动性,所以即使在父母的威逼利诱下学好了,但却很排斥,我身边就有一个钢琴十级的女孩,但从上大学时就发誓绝对不在摸琴,因为有一种看见琴就头疼的感觉。。。

      没有兴趣:大家在写简历时或者参加社群看别人自我介绍时,想想兴趣一栏的内容,我想很多人都会填上这老四样:运动、音乐、旅游、读书。这说明了什么,是说明我们有很多兴趣,还是我们只是把别人的兴趣当成了自己的兴趣

二、如何发现自己的兴趣:

       没有别的办法,多试。尤其是在大学四年这个时期,在此之前,由于家庭原因及高考制度,我们做不到去进行各种尝试,但是在大学时期,我们不需要过多的为生存所担心,另外相对可以支配的时间更灵活,所以一定要多学多试,尤其是在你年轻时,请不要抱着一定要有所目的,或者说一定要抱着有用的目的去学,比如除了学习我们的专业课外,让你去学画画,你感觉浪费时间,殊不知现在很火的思维导图或者手杖,如果你具备一定的画画基础,会很容易上手。不带着目的性只是从娱乐角度出发去培养兴趣,效果往往会出奇的好。当然就算要为了生计忙碌,也尽量找一些除了家教、发传单这种没有太大技术含量的兼职。乔布斯已经把这个理论发扬光大了:你不能事先把点点滴滴串在一起,只有回头看的时候才知道点点滴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当然前提是你有这些点点滴滴

三、为什么我们兴趣广泛,但都是3分钟热度

1、很多事物我们喜欢的都是表面的。

      例如摄影看到的只是各种漂亮的图片;健身看到的是各种马甲线、六块腹肌;学英语看到的是各种好听的美音、英音或者凭借好的英语找到了好工作,出国各种旅游等。这些都是让我们感到很愉悦,所以就误以为自己也喜欢这些。

2、任何学科相对而言都是很好入门,但是深入接触后,发现关注点从what转化为了why,需要有一堆科学理论在支撑。

      例如经济学到头来是一堆数学,心理学学到最后发现是在学习生物学和社会统计学。健身需要各种营养搭配以及各种毅力。

四、兴趣如何转化为能力,兑现出价值。

      新精英的古典有个著名的兴趣三段论,感官兴趣,自觉兴趣,志趣

      我们之所以对很多事情感兴趣,其实只是简单的感官兴趣,而这种兴趣只是能给我们带来娱乐感。但是要想转化为能力,或者你想凭自己的兴趣找到一份相关的工作,那么就需要转化为自觉兴趣,例如你说你喜欢影视,那么你只是喜欢看电影呢,还是每次都在看完能写出一篇还不错的影评。

      具备了把兴趣转化为自觉兴趣,你只是能凭借这种能力找到一份工作,但是要更深一步,达到志趣,那么就需要我们常说的10000小时理论了,换句话说这是我们能够把自己的工作转化为事业的一个前提。

五、兴趣和成就感孰先孰后。

      这个我感觉不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话题,而是肯定是兴趣先行,然后你才会全身心的投入,进而突破表面兴趣,进入到深层次的挖掘,因为很多事情做到极致都是有一种工匠精神,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积累到一定程度然后爆发出来

      我们所说的成功主要来源于这两种动力,一种是真的很感兴趣,一种是迫于生存的压力。后一种也能成事,但是主要依靠自己坚强的毅力,是以付出很大的代价换来的,所以这种人的人生可能并不是特别的幸福,或者说并不像你看到的那样幸福。

      所以我并不赞同很多人所说的,不要把自己的兴趣当成是你的职业,因为那时你会发现,宝宝再也不爱了。兴趣和事业本来就是交织在一起的。我们之所以在成功之前,愿意花精力去持续付出在一件事情上,除了你感兴趣,从中能获得愉悦感、幸福感之外,我想不出有什么因素会趋势你这样做。

六、你的兴趣必须能养活你。

      看看《老男孩》,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多少怀揣音乐梦、体育梦或者艺术梦的人最后放弃了,都是败给了现实。所以我们在追求梦想,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一定要注意及早的能够依靠兴趣兑换出一定的能力,靠梦养梦。或者可以先做能做的事情,虽然不一定是你喜欢的,但是要先生存下去后,然后再来追求你的兴趣,毕竟需求不稳,梦想难求

七、喜欢-擅长-赚钱三者的关系

      关于我们目前从事的工作,如果只是满足上述一点,那么可以考虑更换,如果能满足两点,可以考虑一下建议:

       如果你目前从事的工作是你喜欢的,并且是能够赚钱的,那么赶快投入时间精力,把他做成你擅长的。

       如果你所做的工作是你擅长并且赚钱,但就是不喜欢,那么可以在业余时间找到自己喜欢的,进而慢慢把他养大。

       如果你所做的工作是喜欢的并且是擅长的,就是不赚钱,那么赶快找到一个契合点,有所创新让她能够盈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3分钟热度到10000小时成为高手有多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fkc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