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定听过汤姆·索亚的故事。说他如何机智的运用自己的智慧,把原本自己应该干的活儿,给篱笆刷漆,成功的分配给各位小伙伴,而且还得到了很多礼物的故事。
为了便利说明,简要叙述一下汤姆·索亚的壮举。
汤姆在波莉姨妈的要求下刷栅栏,这原本是个苦差事,但是,因为刷栅栏这件事对于小孩子来说并不常见,因此索亚假装无比热爱刷栅栏这个活儿,将之视为一种荣誉,拒绝给任何人尝试的机会。最终,小伙伴们为了能够尝试拿一下刷子去干活,纷纷把自己心爱的礼物拿出来,换取干活的机会。
于是汤姆什么都没有做,但是在完成了任务的同时,又赚取了足够的利润。而且——Everybody Happy。
于是汤姆就发现了人类行为的一大法则——那就是为了让一个大人或一个小孩渴望干什么事,只需设法将这事变得难以到手就行了。所谓“工作”就是一个人被迫要干的事情,至于“玩”就是一个人没有义务要干的事。这个道理使他明白了为什么做假花和蹬车轮就算是工作,而玩十柱戏和爬勃朗峰就算是娱乐。
英国有钱的绅士在夏季每天驾着四轮马拉客车沿着同样的路线走上二三十里,他们为这种特权竟花了很多钱。可是如果因此付钱给他们的话,那就把这桩事情变成了工作,他们就会撒手不干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关于工作和生活的一些事。其实对于用户来讲,也是一样。核心的关键不在于你做了什么事,而在于你让用户有了怎样的体验。在于你让你的合作者有怎样的体验。
乔布斯在谈iTunes的时候曾经感慨:他从来没有为一件对大家都有益的事如此辛苦和费尽口舌。其实,任何事都一样。
这就是未来创业者一定要有的心态和智慧。
1、创业很辛苦,但如果能让大家玩起来就会不同。
过去的工作要求死板的守着规矩;而玩则是挑战自己的乐趣和可能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玩对于个人的挑战要大于工作。工作让人厌烦的地方在于默守陈规。
那么能不能让玩成为工作的目标?很多公司都是这样做的。指尖儿存在的根本原因就是要玩起来,还要帮着用户们玩得更嗨。规矩就是用来打破的,对不对?
①你想改变世界,你想带着一群想改变世界的人在创造,那么我们每个人都能体现价值,都在充分的展现自己;
②你因为给别人发工资,就要别人没有白天黑夜的加班干活。
二者比较起来,可能是做同样的事情,哪个会更让人愉悦呢?
2、如果你已经想得透彻、准备好了高速发展,那么你就不是求别人做事,而是在帮别人成长。
滴滴打车投资人谈到滴滴创始人说,“开始时,人们觉得他有了我很幸运;后来我知道,我很幸运能够碰到他(大意)。”
马云也是在自己刚刚创业时就把卫哲挖过去,从月薪数十万变成年薪几万块。
创业者可以没想清楚怎么实现路径,但一定要想清楚你想要做什么,然后做到什么程度。乔布斯开始的时候并不知道iPhone是现在的这个样子,但他知道,他要彻底改造手机行业;佩奇和布林并不知道谷歌会是今天的样子,但他们坚信信息的搜索和整理会创造巨大价值。实现的路径可以探讨,但没有愿景就不会真正吸引小伙伴们到来。
3、未来必须要依靠多边合作,要让多边合作彼此创造价值。
第一,传统点对点的单维度服务已经过时。
饭店、洗衣房都是点对点单向服务的典范:你出钱,我干活。
到了互联网时代,变成了:免费(你出时间),我干活。通过第三方渠道来赚钱。但仍然是单维度的。
未来,移动互联网时代,创业应该是多边服务整合资源。
第二,作为创业者,如何多方整合资源。
但如果你能够做到足够好,就可以让多边资源通过你、彼此借力,这样,他们就会认为与你合作是有价值的。
举例说明:一个创业平台网站,该如何让多边受益?
①首先你要有一个核心能力:或者你认识投资人给你站台;或者创业者很多与你相熟;或者你的文字很好大家都愿意看;或者你有独家技术……
我们假设你认识2个投资人。
②其次,你需要请求他们的帮助。你必须要设计足够好的产品,让创业者都能看到你的产品信息、愿意参与。理论上,创业者一定会愿意去参加投资人的宣讲或者座谈或者其他活动。你需要筛选出来对投资人最有帮助的那些人。
③这时,投资人过来站台,他原本是来帮忙的,结果发现有很多创业者就是他潜在的投资对象,那么接下来他就会非常感激你,并且恳请你下次再有这样的活动一定要叫上他。
④创业者也觉得收获很大,他们也会告诉朋友们多来参加这样的活动。
⑤如果你没有做好中间的资源整合,投资人发现没收获,创业者觉得是浪费时间,这样两次以后,就没有人再来了。
这个案例中还可以继续增加受益人:
⑥在上述活动成行以后,再申请成为某个创业园区的创业指导计划,该园区一般也会乐于参与并且提供资源支持。
⑦与当地创业指导部门合作(比如科技创新办公室、科技创新协会等),作为该部门的一个合作项目,换取他们创业的政策支持。
⑧接下来再邀请其他的投资人和创业者……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你想要设计的产品愿景,合理的设计产品的发展步骤,并能让其中每个参与者受益,这需要强大的逻辑和为每个人考虑的能力,更需要强大的执行力。
所以,以上内容是“说起来容易”。
4、让用户也能参与其中,一起玩。
没有人希望被教育。即便工作需要不得不做的事。所以,当你觉得这是为用户好的时候,并不一定是为用户好。同理,当你看到用户在拼命修改自己文章想投稿发布时,他们未必不快乐。
在和一个投资人聊天时,他提及了某“轻博客”的销声匿迹:他们为了让内容活跃,给很大摄影大牛和艺术家们发工资,但社区还是死了。
我说,如果他们不是发工资,而是让外部的某些企业愿意来购买这些用户创造的服务(哪怕是网站注册的空壳公司),让他们在这里玩乐的同时,发现自己的价值还可以被外界更多的认可。也许,他们就会更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谷歌这样“干货”的网站,还有Doodle可以玩儿;苹果内置的彩蛋也很有趣;微博和Facebook本来就是用来玩儿的。即便是严肃的工作,如果能在确保流程有效的情况下,让一切更好玩,效果会更好。
其实,一起玩儿,未必底线就会低于工作标准,只要你放开上限,让他们的创造力无限发挥,同时,可以给予他们创造力的奖赏(甚至都不必内部奖赏,比如允许外部对具有创造力的地方给予点赞,然后根据这个创造力进行奖励)。那么整个活力就有不同:一来那是大家对他个人的认可,二来这些奖赏不是来自工作,而是来自用户。
你的工作好玩吗?你想要玩得更嗨吗?想想办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