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艺术之家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有意思
傅抱石名画: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傅抱石名画: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作者: 正广文化 | 来源:发表于2020-02-16 18:30 被阅读0次

楚辞《渔父》原文为:

“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於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於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通过屈原与水边的渔父一问一答的形式,既表达了屈原不与尘俗同流合污的态度及其内心的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也以渔父之口说出对待不公平的社会的另一种方式——可以采取遁世哲学,与世无争。

傅抱石《屈原图》纵62.2厘米,横109.3厘米

自题:“屈原。抱石写。”钤“抱石私印”白文方印,另钤“抱石得心之作”朱文方印。

图上屈原的形象正如其《渔父》中五句诗文所描绘的: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屈原立于江畔,原本清瘦的面庞笼罩着悲愤抑郁的神色,双目微合,陷入沉思。

君主昏庸无能,奸臣当道,构陷忠良,邻国虎视眈眈,觊觎已久,一时之间,思绪万端难以收束。

傅抱石《渔父图》纵62厘米,横110厘米

此图缘起于屈原的作品《渔父》。

本幅自题:“渔父。抱石写。”钤“抱石私印”白文方印、“往往醉后”朱文长方印。

作者以散锋笔法写出一望无际的江水,苍茫浩瀚,淼淼生烟。立于船头的渔父面庞圆润,眉目清朗,与上图中屈原“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的形象迥然有别。

傅抱石巧妙地运用反衬的手法令屈原与渔父两个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利用渔父的遁世哲学来烘托、歌颂屈原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达到“借古人来抒发自己胸中之块垒”的目的。

这两幅作品表现出了不同身分的人物的不同气质,出世与入世两种人生态度,很好的体现了中国人物画塑形传神的最佳境界。

相关文章

  • 浊世独清,暗巷孤行

    207 余亚城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面对世间浊秽,屈原选择...

  • 傅抱石名画: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楚辞《渔父》原文为: “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

  • 七古 读《心理学》随感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掩卷心理笑仰天,原来我亦精神病。

  • 大吊是屈原在独醒亭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棹歌在躲人,屈原抱石汨水中?

  • 【夜读】 2018.06.09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 独醒亭

    举世皆浊我独清, 众人皆醉我独醒。 渔父棹歌避身去, 屈原抱石沉汨中!

  •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楚辞 渔夫》: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渔夫劝他:“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

  • 激荡三十年

    与时偕行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

  • 其心皓月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汨罗江畔,那沉入江底的声音,呼啸着入耳透人心。 屈原,至今挺...

  • 众清众醒,盛世相见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我”的呐喊,独行前进。而今海清河晏,无数人能够独立于世,“众清众醒...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傅抱石名画: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dkm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