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文化程度不高,67年生人,颇有巧合的是,我们一家人都属羊。
听长辈们和母亲说,父亲从小就是不善言辞又情感细腻之人,他喜欢一样东西,便一头“扎进去”,用我姑爷的话说“颇具匠人精神”。
是的,我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不善表达,但习惯用行动来守护家庭的老实人。
在母亲和父亲组建了一个家庭之后,迫于生计压力,又身在相对闭塞的农村,所以我的太公(母亲的爷爷)就开始教一些江湖算命人士的“技艺”,传授给父亲。
虽然最终的结局,父亲并没有走上江湖算命年生的道路,但他从此,骨子里还是多多少少有了点“迷信”的意味。我仔细分析起来,大概率因为父亲的不善言辞,所以才与算命先生的工作失之交臂。
其实那些江湖算命人士,并没有多少真正对《易经》的研究,都只不过是为了谋生,而不得不从事的一种,在我看来更接近“销售”的职业。
他们光凭一张嘴,就能把人说得“神魂颠倒”,然后不知不觉就让人们主动掏钱,并且相信这能“逆天改命”。这其中,既有心理学,也有统计学的原理,非常考验一个人的逻辑思维和销售才能。
我想,也正由于父亲的木讷,最后他所从事的职业,都大多和技术相关。与人打交道的工作,的确不太适合父亲的性格。包括由于对管理和数字的超级钝感,父亲也曾在项目经理的位置上吃过大亏。
他经常面临的尴尬和窘境便是:这里他负责的工程刚刚完结,相关数据和财务结算还没有弄清楚,他就又被调离到其他的项目工程上去了。这样如此地循环往复,虽然父亲在三十几岁的青壮年时期里,在工作上充满了干劲,但往往拿回家里的钱,却还不够贴补家用。
母亲因此,没少和父亲红脸争吵。因为相比较于父亲对数字的天生钝感,母亲对于数字,就要敏感得多。他们之间的争吵,也大多围绕着父亲太不会算计,加上不喜与人打交道和不善言辞的个性使然,没少受母亲义愤填膺地“说教”。
这种说教,有时近乎一种人身攻击,有时候,我都听不太下去了,就会帮着父亲向母亲“辩驳”一番。不过,母亲也就只是嘴上过过瘾,因为她对父亲“说教”了大半辈子,也无济于事。因为,这就是一个人的性格,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怎么可能说改变就能改变的呢?
如果父亲接受过高等教育,或者,至少接受过高中教育,他可能会慢慢试着“改变”或者调整一下态度。但母亲的“不依不挠”式的责骂,只会让这个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父亲,心中感到无比烦闷,以至于父亲到了现在,越接近“六十而耳顺”的年纪,越发地开始“屏蔽”母亲的碎碎念。
这又不得不让人,感到一点无奈。
不过,好在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走过,虽然父母的婚姻,在中途也经历波折和风险,但他们也终于在三十多年的婚姻生活中,彼此磨合得越来越没了脾气。
父亲,如今每天过着简单而充实的生活。母亲,也享受着退休生活的清闲。因为婆家帮我们小两口分担了照顾孩子的重担,也让我们这个刚刚组建几年的小家,虽不富贵,但日子也过得还算平稳和幸福。
父亲,过去和现在,您为了我,为了整个大家庭,独自默默承受了太多的非议,甚至恶意的“人身攻击”。但你从来不去理会那些流言蜚语,因为你知道,要把最宝贵的时间留给家人以及承担起责任。
毕竟,这世上,谁人背后不说人?或者谁人背后不被人说的?
即便你属于从来不背后说人的人,因为不善言辞,但也难免会引来他人对你的妄加评论。所以,你为了避免这种无意义的争端,就变得更加沉默。也许,这也是一种应对外界非议的很好的方法。
其实,人生在世,我们何必太过于在意他人的看法。只要踏踏实实走好自己的路,并适时调整目标和奋斗方向,才是我们终将抵达的幸福彼岸。
这过程中,尽管历经几番波折和艰难困苦。但我们也要相信,痛苦和不幸也是暂时的。只要我们心怀希望,同时,也看清世事的无常和人们终将归于最后的沉默和孤独——死亡,那么人世间上演的种种悲喜交加的剧目,又何必太过于认真和计较呢?
父亲,就像是一首散文诗,我永远只是他的一位虔诚的读者。
我祝福他,也永远敬他,爱着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