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孩子受到侵害后,请告诉他不要惧怕异样的眼光,勇敢面对不堪的事实
最近在网上大火的是一个19岁的韩裔女孩儿, 她通过YouTube的视频向大家讲述了她患有多重人格的原因,各种人格的特点,以及发病时每个人格的自我介绍。
在她四岁时,她爸妈因离婚闹得非常不堪,妈妈走了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她爸爸不但自身有成瘾问题,而且还将她扔给了爷爷奶奶,对她不管不顾。这种家庭分裂,母爱父爱的缺失,及其他等家庭问题导致她心理受到极大的创伤。
她为了保护自己,分离出了六种人格,在每种人格友好相处的情况下她活到了现在,并通过努力考取了麻省理工大学。
这些视频一经发布,网友对其众说纷纭。有的认为小小的年纪便患上了这样一种心理疾病,并且还有勇气将患病视频公布出来,着实令人心疼。
还有很多网友却对她产生了质疑,认为她是通过表演来达到炒作的目的。
但我更相信的是女孩儿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告诉大家,不要用异样的眼光来看待她。虽然她得了心理疾病,但她接受治疗后可以和大家一样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勇敢给了她战胜疾病的信念,给了她拥抱世界的希望,给了她继续前行的力量。
异样的眼光和不堪回首的事实最怕人们的勇敢。他们和勇敢像敌人一样,一方强另一方就弱。
因此,人们要想打败他们,就必须勇敢。
02 在孩子受到侵害后,请告诉他不要沉默
2013年央视新闻频道《新闻调查》播出了一期节目《性侵犯,隐蔽的罪恶》。该节目采访了曾经遭受到华东师大二附中知名物理教师张大同猥亵的当事人吴振浩。
他向大家讲述了隐藏了近20年的隐私。在1994年他15岁刚刚考入高中时,物理名师张大同在对他单独辅导时实施了猥亵。
这让他难以置信,一个令人尊敬的,获得过各种荣誉的名师竟然做出这种事情。发生这件事后,他感到自责和羞愧,也因怕别人嘲笑或是不相信而不敢告诉任何人。
他独自承受着困扰和折磨难以释怀。直到有一次,一位男同学在宿舍和他们闲聊时提及了张大同的行为,他们才发现原来自己不是唯一的受害者,相同的遭遇使他们成为了患难与共的兄弟。
他们将这个秘密共同保守了十几年,直到2012年,他们中间有7位决定不再沉默。要站出来在微博上实名举报张大同当年的行为,以给其他人警示。
当孩子受到侵害后,沉默不会抹去难堪的记忆,沉默不会消除内心的恐惧。沉默不会治愈创伤的心理。只有勇敢的向世人揭发犯罪行为,内心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的释怀。
当年被张大同猥亵的97-3班厥在微博中写到:
我曾是一名受害者。 不再沉默,是一种决绝,直面成长道路上那段不堪回首的经历; 不再沉默,是一种坦然,笑对异样的眼光和纷纷议论; 不再沉默,是一种坚持,希望下一代能得到我们当初未曾有的保护; 不再沉默,是一种信念,勇气和良知终将是和谐社会的主流。
03在孩子受到侵害后,请告诉他不要自责,这不是你的错。
在《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一书中写到:
创伤后压力症候群的症状之一就是受害人会自责,充满罪恶感。太方便了,他心想,不是我不感到罪恶,而是她们把罪恶的额度用光了。
13岁的房思琪在第一次被补课老师李国华侵犯后,她恐惧,痛苦,自责。她认为遇到这样的情况完全是自己的错,所以她只有强迫自己爱上老师才能让内心得到解脱。
她从13岁到18岁被李国华性侵5年的时间里,看清了李国华的为人,意识到这件事从一开始就是个错误,她无法再自欺欺人,但又陷入极大的痛苦里不可自拔。直到崩溃发疯结束了生命。
在这期间,她想过向他人来求救,但都因各种理由而无法开口。
她曾经试探过母亲:“学校里的一位同学和老师在一起了”母亲的一句话给了她很大的打击:“这么小,就这么骚。”从那儿以后她再也没说过这些话。
她也曾经想向朋友求救,但怕增加她们的负担,一直无法说出事实。
是她的自责和羞耻感让她选择了沉默,这无疑会助长了李国华的得寸进尺,让她甘心被他肆无忌惮的侵犯。
就像书中所写:
李国华发现社会对性的禁忌感太方便了,强暴一个女生,全世界都觉得是她自己的错,连她都觉得是自己的错。罪恶感又会把她赶回他身边。
是她的罪恶感将自己推向了地狱,一去不复返。
遇到侵害后,很多人都会自责。因为不想让自己沉浸在难堪的回忆里无法自拔,为了减轻痛苦,他们就找各种理由来逃避事实。
直到这种意识和事实冲突到无法承受时,才明白一切都不是自己的错。自己是受害者不应该自责,自责的应该是加害者。可惜,最终明白的时候也是精神崩溃的时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