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日常生活成为艺术”

作者: 大地倚在河畔 | 来源:发表于2021-01-26 21:45 被阅读0次

    图/文:大地倚在河畔

    ■ 那些平淡而细碎的日常瞬间……

    近日重读旧得有点发黄的一本小书,还是那句话:常读常新。这本购于20多年前的《让日常生活成为艺术品 —— 列斐伏尔、赫勒论日常生活》,当时一口气读下来获益非浅。尔后不时翻阅,认识每有加深。

    两位论者 , 一位是法国哲学家、现代西方“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之父 ” ;一位是波兰思想家、日常生活领域研究的另一重要人物。他们将许多人眼中平庸锁碎没有意义的日常生活纳入哲学研究范围,使之成为哲学思考的对象。

    这里并非探讨两位论者精深的理论,我在这方面所知甚少,只是为此书触动,意欲感受一下谈论日常生活某种粗浅感受的乐趣。

    日常生活的异化笼罩着我们,它主要表现于人的思想意识、人的需求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日常生活异化的原因在于社会关系的异化,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改造,而即使在这框架之内,个人对异化的反抗也总是可能的。这是两位论者给出的现实判断和其理论阐述的基点。尽管他们的著述均发表于上个世纪上中叶,但在我们身边依然不难看到其所指的或类似的种种异化。

    我们置身于日常生活,但日常所谈或网上交流却往往不见 “日常”二字和日常的内容,倒是充斥着“高于日常生活” 的宏大话语,似乎非如此不足见我们境界、见识与品味之高,唯如此才显得我们不那么锁碎不那么平庸。或许我们对这些话语的爱好真的带着几分真诚,但这本身就是一种异化。

    就变化说,日常生活当然是与时俱进的。然而日常生活应当而且可以消除异化,秉持或复归它的本质属性,是其所是。

    我们谈论日常生活,是因为日常生活最为集中地反映或折射我们生活的所有方面,而且持续、真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话语间我们时常总是游离于日常生活之外或其边缘,不经意就让权力级别和赚钱多寡成为主题,成为生活是否成功的价值标准和判断尺度。我们热衷于虚妄的幻象,而最重要最贴近自身的、每日 “无条件持续”的柴米油盐人情俗世则时常被忽略,生活中孰轻孰重已然本末倒置。

    我们谈论日常生活,是因为我们终于意识到平凡普通的日常生活是所有生活中的至美之美。这种美是持续而高贵的。我们之所以有时也曾觉得日常生活机械重复乏善可陈,难登大雅之堂,原因系身在庐山不识其真面目,对每日都会发生的事习以为常感觉麻木,归根到底反映了我们的某种审美贫乏。

    列斐伏尔①说:让生活成为一件艺术品!要把注意力放在生活的喜悅上。赫勒②说:要让生活成为人们人性化人格的领域,它意味着日常生活成为 “为我们的存在”。

    这让我想起十七世纪荷兰画家 维米尔、德·霍赫等的画作,以及那个时代的荷兰风俗画。早在 300多年前那里的艺术家们已经革命性地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日常生活。譬如霍赫那幅《庭院中的母女俩》,英伦作家德波顿从家庭与爱的角度评述说 : “这幅画以深切欣赏的眼光呈现了一个平静,朴实的时刻 …… 霍赫也相当喜欢那扇老旧的门,还有褪色的砖块以及堆肥桶上已经弯曲的木板。这些物品其实不丑陋,只是不符合一切物品都应当新颖完善的要求而已。这种情形就像一场已经度过几十年的婚姻一样。霍赫懂得如何以相反于我们日常生活中若干不良模型的方式,形塑我们对爱的回应与期待。”

    ■ 德·霍赫《庭院中的母女俩》

    这是一个普通的日常生活画面,庭院里笼罩着宁静与爱,呈现一种至真至诚、质朴而感人的日常状态,霍赫敏锐地将其捕捉。他的许多画作都具有此种风格。法国作家托多罗夫在《日常生活颂歌》一书评述道:“德·霍赫的画揭示了世界与生活之美,促使我们意欲赋予它们一种高度高贵的品质。”

    其实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可以发现这种“世界与生活之美”:阳台外一堵墙壁上太阳光影静静移动伴着近处树丛几许幽鸟啼声,家人冲制一杯咖啡时小心翼翼全神贯注的动态以及满室的咖啡香,还有,楼下快递员驾着电动斗车在驿站前嘎然而停卸下整车货品时的熟练敏捷、面包师傅从面包工房走出来应答问题时认真友善而又略带腼腆的拙朴举止 …… 这些平淡而细碎的日常瞬间蕴含着深刻而不带任何矫饰的艺术诗意,在生活本质上具有最高美感。

    ■维米尔《小街》(此画来自网络)

    对我来说,阅读列斐伏尔和赫勒有关日常生活之说,所读既是理论,也是生活。很庆幸早年能读到而这么些年来也间或会再读它。感受虽肤浅,却令我一直未有忽略或忘记日常生活。

    在这里,我们不妨对论者的观点稍加阐发或逾越一下:其实日常生活并不需要我们 “让”其成为艺术品,日常生活本身就是艺术,本身就充满了美,我们欠缺的只是发现。

                                          (写于灯湖畔)

    ~~~~~~~~~~

    ■ 维米尔《代尔夫特风景》(此画来自网络)

    注释(参见【百度百科】)

    ① 享利·列菲伏尔 (1901—1991),一位和 20 世纪一同降生的现代法国思想大师,在其六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为后人留下了六十多部著作、三百余篇论文,是西方学界公认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之父”,区域社会学、特别是城市社会学理论的重要奠基人。

    ② 阿格妮斯·赫勒 (1929—2019),出生在匈牙利布达佩斯,是一位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布达佩斯学派最主要的代表人物。除了政治和社会思想,她也专注于在黑格尔哲学,伦理学和生存主义的研究。




    20210126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让日常生活成为艺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eroa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