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为什么坚持着撰写关于儿子成长的文章
不知不觉间,当爸已经有三年了。当爸这件事我一直比较高调,事实上,我几乎每个月都会大肆渲染地在朋友圈里展示我为人父后的心得体会的文章,让人觉得我一定是有所企图,或者想炫耀点什么(切,就你有小孩),又或者想做一件无聊而又有意义的事。
于是乎坚持着坚持着,就坚持下来了。
在很多人看来,父亲的爱,是不会轻易表达出来的。这好像变成了一种约定俗成,以至于当一个父亲在大庭广众之下毫无掩饰他对子女的爱时,会被贴上肉麻、矫情的标签。
我表示不服,男人就没有表达爱的权利吗。
为什么要压抑人的天性呢。
于是顶着巨大的压力,绞尽脑汁,笔耕不辍,沉溺其中,不能自拔。然而写着写着竟然渐入佳境,一发不可收拾,还整出了一个专题叫《喜欢在人多的地方说爱你》,真是越发地肆无忌惮。
真正启动这项笔耕工作是从儿子一周岁开始。
那天我整理着儿子一年来拍摄的照片,看着这个小家伙一点点的变化,由小变大,由丑变帅,由瘦变胖,由傻变精,由慢变快,由一无所知变得本领高强。我的眼睛竟然湿润了,这每一张照片,都好似有一个故事,清晰地浮现在脑海里,翻完最后一张,还意犹未尽。这个从我身体里分割出来的小生命,竟然是如此的光彩照人,夺目生辉,这让我平生缺乏的自信瞬间膨胀。
然而,有很多画面是没有被相机记录下来的。于是我不假思索的萌生了一个念头,我要把这个给予我满足感的小家伙的点滴用我另一种喜欢的方式,用那饱含深情的文字记录相机无法捕捉到的一些有趣画面。
这25篇文章,无中生有、虚构杜撰毫无用武之地,不知不觉间牵动的情感才弥足珍贵。事实上,真情流露,有感而发才是我坚持下去的恒久动力。
2 幸好,新生命在别处继续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光环效应(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虽然不算恰当,我还是想把它用在我对儿子的印象上。
他因为是我的儿子而深得我的好感,继而在与他日渐熟悉的相处过程中,我发现他不仅长相酷像我,而且天姿聪颖,伶俐可爱,能把我勾引的不舍离开半步。觉得他自带光环,方方面面都恰到好处,真是功力深厚,无人可及。
自从有了他,我的生活彻底改变,他像一个强行植入的干扰器,让我没有半刻的安生。庆幸的是,他并不是一个讨厌的家伙,而且生活处处充满惊喜和意外。
人总有爱和被爱的欲望,他只是替我找到了对象,而我替他找到了借口。
然而,岁月开始在我身上刻下深深的痕迹。头上多了些白头发,肚腩明目张胆地隆起,精力大不如以前,步入了处于焦灼期的“中年阶段”。我原来以为,这种明显的迹象是源于一种带有强烈的责任感的成熟标志所引起,现在知道了,这分明就是衰老。
人生苦短, 只怕来不及牢骚太盛,暗自神伤。有工作要忙,有父母要关心,有孩子要照顾。
幸好,新生命在别处继续。而他总是会给我希望,能够陪着他一起成长 ,即使生命里就算失去一些别的又怎么样呢。
马尔克斯说:“生活中的糟糕事,写进书里也不会好”,于是我每个月里的某一天坐在书桌前写关于儿子的文章时,都会绞尽脑汁,反复思量,提炼那些生活中的有趣之事。何况,我们的大脑,也自带选择性记忆功能,那些痛苦,那些生气,那些生病时担心受怕的通宵达旦,那些面对声嘶力竭的哭闹时的手足无措,怎么就记不起来了呢?
一旦对已完成的文章感到满意,我就会绝望地担心自己再也无法写出更满意的。其实现在想来,无论满意或者是不满意,都是献给儿子成长岁月的序曲而已。就像一张照片,无论拍的成功与否,都记录了那个温暖的瞬间,回头看时,依然是回忆满满。
这些文章,用来纪念那些陪儿子度过的岁月。纪念的不是他生活过的日子,而是那些被我们记住的日子。
于是,我不再惧怕衰老。
3 儿子的成长之路不会一帆风顺
儿子长到三岁,从心理上来看已经发展到了生理自我的阶段,这个阶段他已经能够了解自己身体的认知,包括占有感、支配感与爱护感等,也能够明显地认识到自己的存在。
可是要做到心理和生理上匹配也不是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就在两周前,儿子跨入了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走进了幼儿园。
我理想地认为,上了学,应该会有一个很明显的生理和心理上的跨越。于是我满怀期待地观察着最近儿子的状况。
让我用尽量客观的态度来评价一下他吧。
性格偏内向,不喜跟其他小朋友互动玩耍。有强烈的自我感,占有欲和控制欲。爱好唱歌,看书,对文字和音乐较敏感。思维灵活,反应速度快。急躁,执拗,情绪反应大,要坚持的事情很难说服。
这些方面,无所谓优点或缺点。属于天生的气质。(心理学上,气质被定义为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和灵活性等动力特点方面的人格特征)。而这些固有的人格特征注定会让他一方面发挥其优势,一方面也要吃尽苦头。
比如性格内向,就不太容易和别人很快建立愉悦的合作关系。突出表现是,在家里很熊,在外面很怂。
比如占有欲和控制欲。也许是小朋友们的通病。但过于明显,会不讨人喜欢。平时看电视,要是奶奶在旁边边看边评价,儿子就一脸怒色,“你别说了,别说了,我都听不见了”,然后气的拍桌子。
比如思维灵活,学知识快,但如果缺乏毅力,也很难有成就。儿子喜欢听歌,听了几遍就会跟着哼下来,但很难有几首从头至尾唱完整的,就是因为喜新厌旧,不能坚持到底。
比如急躁,执拗。不好沟通,容易得罪人。当他坚持要什么东西时,似乎一刻也等不了。“我要我要我要我要”,当你没有反应,就跑到你面前,“你咋不说话呢?快点说话啊”。当他难过的时候,就哭喊着“不要爸爸,要妈妈,爸爸走,去上班,我要妈妈,要妈妈,爸爸走,去广州”,就这么明目张胆地得罪爸爸,有没有考虑他的感受呢,唉,幸亏是爸爸,要是换了别人,早就形成陌路了。
幼儿园里会是一个培养孩子好的生活习惯、待人接物和处事方式的去处。很多内在的人格特征,不太能改变,但在某些性格特征和态度上进行培养,可以在认知、情感和行为方式上达到一种稳定和固化,正是我所希望看到的。
然而,两天的好奇心过后,便是漫长的不适应,每天早晨一睡醒便一改往日的笑容满面,“我不去幼儿园,不去幼儿园,就是不去,就是不去”,眼神里充满了对这个家的不舍眷恋和对幼儿园的避之不及。
在这一点上我没能像其他父母那样强行将小孩送去,全然不顾及他的奋力反抗。我会在努力说服未果后听之任之,也许这种妥协对小孩并无益处,但如果我看到孩子如此这般抵触上学,我完全可以肯定,他在学校并不开心,所以最应该做的,不是加重他的不开心,给他点时间吧,慢慢来。
我们都知道,每个孩子都会去追求优越感。而学校的任务就是把这种追求引向富有成就和有益的方向,并确保这种追求给孩子带来的是精神健康和愉悦,而不是精神上的折磨和不幸。
心理学家勒温指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初入学校,儿子可能觉得新环境带给他的是痛苦,他还没有与人打交道的经验,不愿也不知道如何获得老师和小朋友的友谊。因此,如何学会适应环境,如何学会与人相处,这就是儿子在漫漫成长之路上的必修之课。
儿子你不要急躁,不要慌乱,人生之路曲折而漫长,永远不会一帆风顺,慢慢来,事情要专心地做,好好地做,爸爸终其一生也都在学习其中的道理。
正如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中所写的一样,“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4. 三周岁的生日礼物
随着儿子年龄的增长,我不太乐观地发现,他在慢慢地变得不再那么可爱,乖巧,而是越来越展示他个性的不受控的一面。于是快乐的同时,往往伴随着一些不太和谐的小插曲。
这就如同我们不能对一道数学题妄加猜测,而必须全力以赴地求出答案一样,对于儿子成长中的变化,我同样也需要尽可能地了解原委而不是听之任之。
然而,试图了解一个小孩是不容易的,因为对于一个有自我认知的孩子来讲,通过他的外在表现的方式去了解往往流于肤浅与偏颇。而且,试图去控制一个生命的每一个行为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只有任凭身体自由挥洒,才能创造出艺术作品,小孩的成长不是一个艺术创作过程吗?
阿德勒在《儿童教育心理学》中提到,教育的目标就是确保孩子不会失去勇气。在孩子失去勇气时,帮他们重新获得勇气和信心。
倘若从这个角度看,我想我可以试着找找突破口。他刚刚跨出家门,迈入学校,他在担心什么?害怕什么?他的真实感觉是什么呢?
在家里的被宠溺,在学校的去个性化。在家里的我行我素,在学校的刻板的作息时间。在家里的熟悉和亲切,在学校的环境陌生,交流不顺。或许都是儿子胆怯,自卑感出现的源头。
从自卑到超越,恰恰是如何重建内心秩序的一个过程。
所以,在儿子三周岁到来的时候,我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了一下,决定送给他一份礼物,这份礼物不是玩具,不是美食,也不是旅游,而是我要尽量找到解决他在这个阶段中所遇到的困惑、胆怯、担忧和不自信的办法。
来,让我来剖析一下。
我尽量不给儿子压力,而是更多的鼓励和赞扬。因此我不会当面说别人比他厉害的话,尊重事实,去发掘他更出色的一面。比如唱歌,他小小年纪便能够唱几十首歌(虽然不够完整),便是他每每被我们拿出来受到赞扬的资本。
我尽量不强迫他,而是诱导他。当他不愿意去幼儿园的时候,尽量不强制执行,细数幼儿园的好处以便勾起他想参与的欲望似乎更让他的心理得到补偿。比如老师和小朋友都喜欢他,老师懂得比奶奶要多很多。
我尽量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当他不愿意刷牙时,我会给他进行刷牙表演,或者讲老虎拔牙的故事。刷牙也许会有不适,但牙齿变黑会导致牙疼甚至拔牙,他或许会有所顾忌。
我尽量不惩罚他,而是说服他。惩罚小孩绝对是弊大于利。当小孩做了错事,他往往从你生气的表情中得到快乐的满足,即使你惩罚了他,依然会乐此不疲。而如果你把错事跟他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可能会让他仔细斟酌一番了。
我这个人极其怕讲道理。讲点道理都得上纲上线,翻几本相关书籍,百度上查查实例,还要费尽心思列举个一二三。阵势大的我自己都觉得臭不要脸。
你看,我也有这种惯性思维,讲道理是严肃无聊的。毕竟,人类进化到现在,都喜欢轻松随意大过于严肃教条。所以,这份送给儿子的礼物呢,建议还是不要这么正式地赠与给他。因为有句话说,我之蜜糖,人之毒药。你这么大张旗鼓地卖弄你那所谓的言传身教,不就是想说明你的儿子是个怂货么。
也许,许多年以后,当我意味深长地跟儿子说:“我当年如何如何......”时,他会毫不留情地怒怼我:“这么说我当年还真是很不幸呢。”
5. 文章附录
权衡再三,我还是决定收回我上面讲到的送给儿子的那份生日礼物。这个坑太深了。
我想说的是:作为一个父亲,你也只不过就是孩子的一个朋友而已。你所谓的价值观也只是你个人的认知罢了。你怎么能知道儿子目前生活的虽然怂但并不会不幸福呢?
而对于礼物,我精心整理了这几年我所花费很多个晚上的时间赶制出来的记录儿子成长点滴的文章,决定把他作为一份生日礼物送给三岁的儿子。希望在许多年以后,当我意味深长地跟儿子说:“我当年如何如何......”时,他会留有情面地嗔怪我:“你怎么可以把我写成那个样子?”
2017.08.31,两岁十一个月半
2017.08.20,两岁十一个月
2017.08.10,两岁十个月半
2017.07.20,两岁十个月
2017.06.20,两岁九个月
2017.06.05,两岁八个月半
2017.05.20,两岁八个月
2017.04.20,两岁七个月
2017.03.20,两岁六个月
2017.02.20,两岁五个月
2017.01.20,两岁四个月
2016.12.20,两岁三个月
2016.12.04,两岁两个月半
2016.11.20,两岁两个月
2016.09.20,两岁生日
2016.7.30,一岁十个月半
2016.07.05,一岁九个月半
2016.05.20,一岁八个月
2016.03.20,一岁六个月
2016.02.20,一岁五个月
2016.01.03,一岁三个月半
2015.11.29,一岁两个月
2015.10.30,一岁一个月
2015.09.20,周岁生日
2014.10.03,出生半个月
网友评论
父母的爱比天高,比海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