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人忧天的背后

作者: 少叔夜 | 来源:发表于2018-12-22 20:22 被阅读8次

    记起来曾经学过这么一个故事,叫杞人忧天。

    当时讲起来还不是很积极,很明显的一个负面词汇,用来形容他人时,本尊都会或明或暗的以嘲笑别人,你多虑了。

    是阿, 你多虑了。

    但有些事情最怕细究。所以今天就讲讲“杞”的背后,以及他产生的背景。

    某科上讲——杞国,是中国历史上自夏代到战国初年的一个诸侯国,由华夏族所建立,国祚延绵1500多年,国君为姒姓,大禹的直系后裔。

    听听,能延续1500多年,而且按背景来看绝对是根正苗红。

    周朝初年,杞国重新建国,周天子始封杞国为侯爵,后至春秋时又降为伯爵。周武王灭亡商朝之后,寻找夏朝开国君主禹的后裔,结果找到了杞东楼公,便封他到杞地,延续杞国国祚,主管对夏朝君主的祭祀。杞国王族出自华夏,夏商周三代分封诸侯国一直奉行“夏君夷民”的做法。

    杞在周初分封于河南杞县,西周懿王前迁入山东,因卷入叛乱被周王朝迁置新泰、宁阳一带,直至春秋早期。因受四邻觊觎,杞国灭淳于迁都取地。春秋中期,淮夷病杞,杞国迁都缘陵。春秋中期偏晚阶段,晋国为杞修城。到春秋晚期,杞人被迫再次迁徙到鲁国北部一带

    自杞东楼公起,有史料可考的就传了二十位国君。直到公元前445年,杞国亡于楚国,其地尽归楚国。

    这就是他大致的历史。

    小国没有实力,只有靠山,但靠山山会塌,靠水水会流。

    所以弱小的杞国,因为夹在齐国、鲁国之间,经常受到侵扰,鲁国就借口杞君不敬(鲁国也不是啥良善之辈?),多次攻打杞国,侵占杞国田地。

    所以小国除了忧患之外,要么是不断的迁移避祸,要么是送女人和亲。

    所以史料上也有两次比较明显的记载,一是来源自殷商甲骨文的证实,商王武丁曾娶一位杞国的女子为妃,是其六十多个后妃之一。当时,杞国的爵位伯爵。而在帝辛(商朝末代君王-纣王)时,卜卦上也有:“壬辰卜,在杞,贞:今日王步于商,亡灾?”的字样。

    另一条是公元前572年,鲁国正卿季文子做媒,将杞桓公之女杞女嫁春秋霸主晋悼公姬周为夫人。后来,杞女还不得了,因为她为晋悼公生下一子,名姬彪,为春秋霸主晋平公。

    或许那些时期杞人和杞国日子还没那么惨。

    但靠送钱送女人维系的和平总是不稳定。

    所以,挨打的日子更多,舒适的日子应该总是短暂,乃至都有人恐强惧邻忧天患地的了。

    有时候想想,子孙确有子孙福,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假如后辈不奋斗,那就该,该挨打,该受欺负。

    不要怨天尤人,踏实做事,打铁还需自身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杞人忧天的背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gok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