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个写作者总会步入平台期
简书写作久了,或者在任何平台,写作久了,总会遇到瓶颈期。基本特征大体分为3类:
第一,灵感卡壳。总有那么一天,或几天,灵感处于卡壳的状态,一篇文章定下了标题,有了素材,就是写不出来好的内容,删删减减可能连500字都不够。
第二,状态不佳。从刚开始对写作的强烈好奇、狂热、激情四射,到后期的平淡如水,与写作就好像迈入了七年之痒,再也提不起兴趣。
第三,情绪低落。总是看着自己的文章有漏洞,而看着别人的文章非常好,如行云流水,文章观赏性、创新性等都非常好,自己就会比较着急,情绪也不高。
2、突破平台期的常见方法
网上也有很多经验贴,总结来看,大体也是分为三种突破方法。
第一,多输入。这是最常见的方法了,坚持读书、坚持思考等老生常谈的话语,当然,在这个充斥这过剩信息的时代,输入并不仅限于读书,还可包括旅行、电影、分享会、视频音频、其他活动等。
第二,继续写。这算是一句废话,但也是最关键的。瓶颈期其实就是突破期,扛过这段时间,就会有一个很明显的改变,所以要坚持写作,如果无法输出高质量文章,可以做一些简单思考、日记、总结等等,重点是要保持“笔感”。
第三,学牛人。武侠小说里面通常都是高人指点以后,主人公的武功就会从下乘境界直接突飞猛进到上乘境界。写作也是,瓶颈期可能就是写作武功到了一种边缘,通过临摹、模仿、学习高手、专家、优秀写作者的文章,实现写作技能的飞跃。
3、我的一些思考
其实我对瓶颈期持有一种非常友好、欢迎的态度,谈不上求之不得,但绝对不存在排斥或反感的想法。为什么?
因为这说明你马上就要有质的改变,只要你突破了瓶颈期,整个状态绝对比以前的自己,有个很大很明显的提升。
而对于处在瓶颈期的写作者,以上常用方法都要做,但我认为可能还需要考虑一点:其实,真正意义上能第一看到文章的人,就是我们自己。但我们是否有认真读过我们自己的文章,并从中得到快乐呢?
斯蒂芬.金在他的《写作这回事》中,提出一个观点:写作作不是为了赚钱、出名、找人约会、做爱或是交朋友。最终写作是为了让读你书的人生活更丰富,也让自己的生活更丰富。
所以,对处于平台期的写作者,趁着平台期的机遇,可以为自己写点文章,就好像和自己心灵对话,让自己的身心更加愉悦。我相信,这种持续、深刻的沟通,反倒是促进我们产生质的飞跃的一个重要因素。
最后,任何事都会遇到瓶颈,每个写作者或多或少都会遇到瓶颈。但写作瓶颈并不可怕,正如竹子拔节、破茧成蝶一样,写作上的进步难免也要经历过一阵阵成长的疼痛。
但,当我们经历过、克服了在这些困难之后,才会发现写作这条路上依旧是海阔天空、繁花似锦!
我是爱读书的高博士,感谢你来读我的文章!往期人气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