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美文集萃明月共光辉云居轩
《后汉书》研读201:袁张韩周列传(一)

《后汉书》研读201:袁张韩周列传(一)

作者: 黄河歌者 | 来源:发表于2023-01-05 07:06 被阅读0次


      袁张韩周列传(一)

袁安

袁安(?~92年),字邵公,汝南郡汝阳县人。他的祖父叫做袁良,学习《孟氏易经》,在汉平帝时期被举荐通晓经术,封为太子舍人。建武初年,袁良担任成武县令。

袁安年少时继承袁良的学业,他为人严肃有威仪,受到州郡中尊敬。袁安开始担任县中功曹。他曾经带着县中的公文去见郡中的从事官,从事官借机让袁安捎带书信给县令。袁安说道:“公事自然有邮驿办理,私事请托则不是我功曹所应当携带的。”他推辞掉从事官不肯受命,从事官心中害怕不再强求。袁安后来被举荐为孝廉,担任阴平县长、任城县令,所在地的官吏百姓对其既畏惧又敬爱。

71年,楚王刘英阴谋叛逆,这事交给州郡中再行拷问。第二年,三府举荐袁安能处理复杂问题,封他为楚郡太守。这时,因刘英供辞牵连被捕的有几千人,汉明帝十分震怒,官吏查办案件更急,被捕者又相互诬陷,被处死的人很多。

袁安到任后,并不到府中,而是先赶到监狱中,审理出一批查无实据的受冤屈者,准备逐条奏报朝廷。他手下的府丞掾史都叩头力争,认为这是阿附反叛,在法律上与谋反者同罪,不能这样去做。袁安说道:“如果真有不合适的地方,由太守我一人抵罪,不会连累你们这些具体的办案人员。”袁安分别把情况奏报。

汉明帝顿时醒悟过来,立即批准,得以释放出狱的有四百多家。一年后,袁安被朝廷征召封为河南尹。他政令严明,但从未用贪赃罪名拘捕过罪犯。他经常说道:“凡是学习入仕的人员,最高目标是担任宰相,低目标也是担任牧守。在盛世大量关押犯人,这是太守我不能忍心的。”听到他话的人都非常感激,以此作为激励。袁安共在职十年,京师洛阳一片肃然,他的名声享誉朝廷。83年,袁安升任太仆。

85年,武威太守孟云上书说:“北匈奴已经与我们和亲,但南匈奴经常前往袭扰劫掠他们,北单于认为这是因汉朝指使纵容所致,所以谋划侵犯我北方边境。应当把北匈奴的俘虏返还给他们,以安慰北匈奴之心。”

汉章帝诏令百官在朝堂中商议这件事情。公卿大臣都说夷狄诡诈多端,贪得无厌,如果他们得到返还的俘虏,一定会对外妄自夸大,不能开这个先例。

袁安独自一人说道:“北匈奴派遣使者奉献并和亲,把边境俘虏的我方人员全部返还,这是明确表示他们畏惧我大汉威严,并非是先行违背约定。孟云以大臣的身份守卫边境,不应当对戎狄失信,返还俘虏足以宣示中国对他们的优待,从而能使边境得到安定,这样去做有利于我们。”

经袁安一说,司徒桓虞改变原来的主张,改支持袁安。太尉郑弘、司空第五伦等人都非常愤恨。郑弘借用大话压制大家说桓虞:“那些说要返还俘虏的人员,都要列为行为不忠。”桓虞当廷喝斥郑弘,第五伦和大鸿胪韦彪也都变色大怒,司隶校尉检举奏报给汉章帝,袁安等人都交上印绶谢罪。

汉章帝诏书回复说:“朝廷长久商议事情,大家都有各自想法。大概大事都要经过辩论才定,决策由大家共同决定,这样可以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如果大家都回避问题,把想法藏在心里,这并非是朝廷之福。君等为什么要谢罪呢?请大家都戴上冠冕吧。”

最终,汉章帝采纳袁安的建议。第二年,袁安接替第五伦担任司空。86年,袁安接替桓虞担任司徒。

汉和帝继位后,窦太后临朝听政,她的哥哥车骑将军窦宪北击匈奴,袁安和太尉宋由、司空任隗以及九卿都到朝堂上书劝谏,认为北匈奴没有侵犯边塞,朝廷却无故劳师远征,损耗国家费用,出功万里之外,不是安定社稷的计策。

书信接连被搁置,宋由害怕了,不敢再提这个建议,其他公卿大臣也都退身,不再就这事奏报。只有袁安和任隗守正不移,甚至在朝堂上摘下帽子坚持力争,达到十次以上。窦太后不听,众人全都自危恐惧,袁安仍然正色自如。

窦宪出征后,他的弟弟卫尉窦笃、执金吾窦景全都专权,公然在京师洛阳派出宾客抢夺他人的财物。窦景还擅自派乘驿发文书给边境各州郡,征调突骑军和善骑射有才力者,渔阳、雁门、上谷三郡都派遣官吏把这些人送到窦景府中。有关部门心中畏惧,没有人敢说话。

袁安奏报弹劾窦景擅自征调边境军兵,惊扰蛊惑官吏百姓,两千石官吏在没有朝廷符信的情况下,接收办理窦景的文书,按照法律应当诛杀。他们还奏报司隶校尉、河南尹阿附贵戚,没有尽到守节大义,请求把他们免职后审查定罪。

窦太后把这些奏报全部搁置不予处理。窦宪和窦景等人日益骄横,把自己的亲信党羽宾客安插到各名都大郡中做官,他们贪污国家钱财,大肆行贿受贿,其余的州郡也都望风跟随。袁安和任隗检举奏报各两千石官员,以及其他连带被免职降职共有四十多人,遭到窦氏很大憎恨。但是袁安和任隗平时品行端正,他们也没有抓住什么把柄进行加害。

这时,窦宪又出兵屯驻武威。第二年,北单于被耿夔击败,逃到乌孙,塞北地区清空,余部不知道归属。窦宪每天夸耀自己的功劳,想要施加恩惠给北匈奴,就上书朝廷,想要立归降的左鹿蠡王阿佟为北单于,设置中郎将领护,就像对待南单于一样。

这事交给公卿大臣们商议,太尉宋由、太常丁鸿、光禄勋耿秉等十人建议准许。袁安和任隗奏报,他们认为:“光武帝招怀南匈奴,不是为安定内地,而是当时的权宜之计,是用来抵御北匈奴的。现在朔方大漠既然安定,应当让南单于返回原北方王庭,并且统领其归降的部众,不用再封立阿佟,以增加国家费用。”宗正刘方、大司农尹睦同意袁安的建议。

事情奏报后,窦太后还没有作出决定,袁安害怕窦宪的计谋得逞,就单独呈上密封的奏报说道:

“臣听说功业难以图谋,因为很多事不能提前预见;决策事情相对容易,但在处理棘手问题,则不能草率行事。臣认为,光武皇帝之所以册立南单于,本意是用来安抚南匈奴,以便用来牵制北匈奴的,其恩德非常全面,所以匈奴才分化成南北两部分,边境再无战乱。孝明皇帝奉承先帝之意,不敢有丝毫闪失,派军命将讨伐塞北。到了章和年之初,归降的有十多万人,商议者都想要他们安置在沿边要塞,向东直到辽东。太尉宋由和光禄勋耿秉都认为这样做容易失掉南匈奴人心,不能这样安置,先帝采纳他们的建议。陛下奉承前世宏业,大开疆土,派大将军远师讨伐,席卷北匈奴王庭,这是确实足以告慰祖宗、载入名册的大功勋。这事应当有始有终,以成就当初的大功。臣考虑南单于屯驻汉朝边境,他的先父统领部众归附,自从蒙受汉朝恩德以来,已有四十多年了。三帝的积累遗传给陛下。陛下应当深入体察先帝当初的用意,以成就其功业。更何况正是南匈奴首先建议进攻北匈奴,才扫尽北匈奴。如果朝廷军队止步不前,改为接受北匈奴归降,用一天两天的时间仓促作出决定,违背前几世的政策,会失信于匈奴,建立无用之功。宋由和耿秉并非不了解原来的政策,却想背弃先前的恩德。言出必行是君子安身立命的原则,赏罚分明是治国理政的纲纪。《论语》中说;‘说话讲诚信,行为礼敬,即使在蛮貊也能畅行无阻。’如果现在一旦失信于南匈奴,那么百蛮就不敢再坚持忠于汉朝的誓言了。另外,乌桓、鲜卑刚刚杀掉北单于,凡人的感情都畏惧仇敌,现在如果新册立北匈奴的弟弟,那么这两股势力就会对汉朝心生怨恨。军兵、粮食暂且不论,信义却不能废掉。何况按照汉朝惯例,每年供给南单于的费用是一年一亿零九十多万钱,西域每年七千四百八十万钱。现在北匈奴王庭太过遥远,其费用肯定增倍,这是空耗的做法,不是安边制敌的良策。”

窦太后诏令下面商议,袁安又与和窦宪相互责难。窦宪依仗权势,盛气凌人,言辞骄横,甚至攻击诋毁袁安,说起当年刘秀诛杀韩歆和戴涉的做法,但袁安始终坚定不移。窦宪最后封立归降的匈奴右鹿蠡王于除鞬为单于,后来于除鞬很快反叛,朝廷还是采纳了袁安的计策。

袁安认为汉安帝年幼,外戚专擅大权,在每次朝会进见时,他和公卿大臣谈论国事,没有一次不哽咽流泪哭泣,从天子到大臣都依赖袁安。92年春天,袁安去世,朝廷上下全都非常悲痛惋惜。

几个月后窦氏败亡,汉和帝开始亲理政务,追思以前商议者们的邪正志节,封袁安的儿子袁赏为郎官,下诏策免掉宋由职务,任命尹睦为太尉,刘方为司空。尹睦是河南人,在官位上去世。刘方是平原人,后来因犯事被免职返回家中,他选择了自杀。

当初,袁安的父亲去世时,他的母亲派袁安寻访墓地,在路上碰到三位书生,问袁安有什么事情。袁安说明理由,书生们用手一指说道:“安葬在这里,就会在当世出现上公”。很快三位书生不见了,袁安非常惊异,就把父亲安葬在书生所指的地方,所以袁氏开始几世兴盛。

袁安卧雪

黄其军

      作于2023年1月5日(古历壬寅年十二月十四)

    文中照片来源于网络,对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期同类文章链接:

邓张徐张胡列传(三)

邓张徐张胡列传(二)

邓张徐张胡列传(一)

朱乐何列传(五)

朱乐何列传(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后汉书》研读201:袁张韩周列传(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irc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