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龙
1
世人的生活几乎都是庸庸碌碌的,平庸的。
这里,平庸并非指智力和能力而言,并非生活和世俗层面,而是指生命层面。从这个角度来讲,人类一流的科学家,如爱因斯坦,牛顿;一流的企业家和投资家,如洛克菲勒,安德鲁·卡耐基,福特,摩根,松下幸之助,本田宗一,盛田昭夫,稻盛和夫,王永庆,比尔·盖茨,巴菲特,李嘉诚,孙正义,马云,拉里·佩奇;一流的诗人、作家和艺术家,如屈原,杜甫,狄更斯,巴尔扎克,伏尔泰,托尔斯泰,叶芝,梵高,毕加索;一流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如亚历山大,凯撒,诸葛亮,李世民,拿破仑,华盛顿,杰斐逊,富兰克林,林肯,罗斯福,斯大林,邱吉尔,孙子,克劳赛维茨;一流的哲学家,如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斯宾诺莎;还有很多先圣贤哲,如孔子,曾国藩,爱默生(美国的孔子),培根,蒙田。所有这些人,从生命角度,无一例外,都是平庸之人。因为他们都没有看到生命的真相,没有上升到很高的生命的高度。所有这些人虽然看起来在世间有一些甚至很大作为和成就,但从生命的整体来看,仍然是庸庸碌碌的。
所以,如果所有这些看起来是伟大的人,都是平庸之人,那我们绝大多数的芸芸众生也都是平庸的,都是庸庸碌碌的,就不会稀奇了。一个人,无论他在世俗世界取得多大的成就,都必然归为此列。你也许会为此感到震惊,但其实应该为此感到庆幸:在生命层面,那些世俗所谓伟大的人,和我们常人也一样处于同样的平庸的水平,实际上处于同样一个起跑线上。
(注意,我这样说,并非在贬低这些人。他们中很多确实取得了伟大的世俗的成就,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得到了社会的公认。有些甚至属于你崇拜之列。我这样说,只是为了区分不同的视角:生活和生命的不同,世俗和觉醒的不同。但并非要对立起来。当然,即使在这样的视角下,人们的看法也会不同,但这并没有关系。我的有些书或者一些文章,并非为了寻求人们的共鸣,提出相似的观点,实际上恰恰相反。好的读者,能够尊重不同的观点,尽管他可能不同意,但也会从这些不同的观点中获得启示和启发。他会认识到,会有人以这样的方式在看待世界,从而扩大他的视野。)
但人类历史上也确实出现过,在生命层面不是平庸的人,如佛陀,耶稣,老子,苏格拉底,庄子,柏拉图,陶渊明,王阳明,歌德,贝多芬,柴可夫斯基,卢梭,梭罗,惠特曼,纪伯伦,曹雪芹,拜伦,尼采,鲁迅,泰戈尔,克里希那穆提,维特根斯坦,乔布斯,杰德·麦肯纳。这些人都上升到了一定的生命的高度了,看清了全部或部分生命的真相,已觉悟、觉醒或接近觉醒了。可以说是在生命层次达到了真正的伟大。当然你现在看到的,很多是在历史上有名的人,但事实上,我也知道有不少当代不知名的平凡的人,我有幸通过各种方式了解或接触过他们,而他们很多在生命层面都达到了这个境界。
(当然,你也可能对我提到的这些人,如孔子、爱默生和梭罗、鲁迅等,究竟如何区分的感到好奇。可以参看拙著,《阅读神性品质的书》中《神性之境》一文,或者《创作的本质》一书中《作品的高度和深度》一文。)
2
我用什么词来代表不平庸呢?不平庸的要求是如此之高,令人高山仰止。但另一方面,其实也不是很高,因为世间众人,包括伟大的和平常的人,都是从同一个起跑线出发的。换句话说,你并非需要先成为杰出的和世俗伟大的人物,你完全可以直接跨越这个阶段,直接从一个普通人,上升到不平庸的人,如果你走的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一个人并非需要去追求世俗的伟大成就,他真实可以去追求生命的伟大成就。这条道路虽然看起来也是崎岖不平,但付出的努力,并非需要比世俗成就的努力更大。它要的,主要是信念、勇气和毅力。
关于这条道路如何走,有千千条路。在《谈追求》一文中,我其实已经指出过可行的相应的路径:先成为完整的人,然后再成为觉醒和觉悟的人。或者,先成为觉醒的人,再成为完整和觉悟的人。总之,如果他走上生命的道路,就应该朝着全人(完整的人)和觉者的目标前进。
3
一个人,确实应该努力去看懂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这部杰出著作,这部著作虽然没有上升到生命的很高层面,但确实处在一个分水岭上:它确实指出了一般世人的存在的本质是什么。那就是常人。其实也就是他人。每一个人,都是先以他人和常人而存在的,这样的存在方式,实际上就失掉了本真的自己。每一个世间的人其实都以没有本真的自己的方式而存在,但他们却不自知;每个人都被抛入到这个世间,而不自知;每个人其实都已经死了,而不自知。这部著作的震撼性,其实正在这里。
但这部著作并没有明显指出本真的自己到底是什么,本真的存在到底是什么。而这,正是我的这部《沉思录》和其他著作所要指出的。我的几乎所有著作,其实都在探讨同样的一个主题,那就是生命本身。本真的自己,其实就是生命本身,也就是,全人和觉者。
4
所以,我们不要被伟大和平庸所吓倒。每一个世俗上伟大的人,都是平庸的。而一个平庸的人,却可以走向生命的伟大。我们可以在生活中是平凡的,但我们可以在生命里是不平庸的。
2018/6/3,北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