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谴责22

作者: 杏花疏影1 | 来源:发表于2022-08-15 10:23 被阅读0次

祈父,予王之爪牙。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祈父,予王之爪士。胡转予于恤,靡所厎止?祈父,亶不聪。胡转予于恤?有母之尸饔。《小雅·祈父》

夕阳西下,晚照将大地涂上一层红晕,一位士兵坐在一个山岗上,静静的向都城的方向遥望,几年了不知道家中的母亲可好?自己不在家,吃什么呢?谁又来照成她呢?生病了谁又来照顾她呢?这战争没完没了的打,自己本来是皇城的卫士,不需要来这边塞的,却没有想到,被打司马相中了,可气,可恨,可恶,他在心里暗暗骂着,可他又有什么办法呢?昨天夜里,他还梦见母亲那憔悴的面容仿佛告诉他自己的身体不舒服,如果他再不回来,也许就再也见不上了,他最怕不莫过于再也见不到母亲的最后一面了,想到这里,他心中越发的悲哀和气恨了,情动于中而形于声,不觉大声吟唱起来:“大司马!我是君王的虎士。为什么让我置身于险忧的境地?背景离乡没有安定住所......

《小雅·祈父》是一首周王朝皇都卫士(相当于后世的御林军)谴责大司马的诗。这个卫士本属于王室内部队或宫廷御林军的士兵,由于当时战事不断,士兵严重短缺,于是大司马调动了保卫皇都的御林军部队让他们也去打匈奴,这场战役打的时间非常长久,士兵有家不能归,故心生怨恨而作此诗。

按古制,保卫王室和都城的武士只负责都城的防务和治安,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外调去征战的。但这里,掌管王朝军事的祈父——司马,却破例地调遣王都卫队去前线作战。致使卫士们心怀不满。前人多以为此诗作于周宣王三十九年(公元前789)王师在千亩受挫于姜戎之时。

全诗三章,以赋直接陈述。皆以质问的语气直抒内心的怨恨。风格上充分体现了武士敢怒敢言的性格特征。首章诗一开头便大呼“祈父”!继而大声质问道:为什么使我置身于险忧之境,害得我背井离乡,饱受征战之苦?

第二章与首章同调,结构上重章复沓,语意则将武士不满愤怒的情绪层层递进:我是君王的武士。为什么派我到忧苦危险的前线去打仗?四处奔波没有休止。几乎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当然士兵的不满是有理由的,在古代,保卫都城的宫廷御林军是不必上前线打仗的。也正因为如此,大司马,调动了宫廷御林军才会使他心生怨恨。这大司马,怎么不按长理出牌?从另一方面讲,作为军人,本不该畏惧退缩。特别是在在国难当头之际,当饮马边陲,枕戈待旦,马革裹尸。没有国那里有家?也许是这些士兵太过于养尊处优了,也或许是这司马太糊涂了,耳朵像聋了般听不到士兵的呼声,不能体察诗中的我还有奉养的高堂老母。在第三章里,武士的质问变为对司马不能体察下情的斥责。同时也道出了自己怨恨的原因及他不能毅然从征的苦衷。他最怕的莫过于,等他回到家,再也见不到自己的母亲,看到的是母亲的灵堂。久役在外,不能回家孝敬母亲本已是不孝,若连最后一面也不能见,做为子女,心何安?怕只怕看见的是母亲的灵前摆满熟食祭品了。若从士兵的角度理解,则更显示出士兵的孝顺,以及他敢于指责大司马的最主要的原因。从而使这首诗语气激烈、不满的情绪一目了然,语言更具有感染力,内容更具说明力。当然对于下层的士兵来说,也只能是在底下发发牢骚而已,他又能怎么样呢?当然如果放在现代,敢如此说,说话的人必是不会好过的了。

相关文章

  • 诗经·谴责22

    祈父,予王之爪牙。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祈父,予王之爪士。胡转予于恤,靡所厎止?祈父,亶不聪。胡转予于恤?有母之尸...

  • 诗经·谴责12

    清人在彭,驷介旁旁。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清人在消,驷介麃麃。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清人在轴,驷介陶陶。左旋右抽,...

  • 诗经·谴责11

    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忧心如惔,不敢戏谈。国既卒斩,何用不监!节彼南山,有实其猗。赫赫师尹,不平...

  • 诗经·谴责13

    彼候人兮,何戈与祋。彼其之子,三百赤芾。维鹈在梁,不濡其翼。彼其之子,不称其服。维鹈在梁,不濡其咮。彼其之子,不遂...

  • 诗经·谴责17

    敝笱在梁,其鱼鲂鳏。齐子归止,其从如云。敝笱在梁,其鱼鲂鱮。齐子归止,其从如雨。敝笱在梁,其鱼唯唯。齐子归止,其从...

  • 诗经·谴责16

    墙有茨,不可埽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墙有茨,不可襄也。中冓之言,不可详也。所可详也,言之长也...

  • 诗经·谴责15

    新台有泚,河水弥弥。燕婉之求,籧篨不鲜。新台有洒,河水浼浼。燕婉之求,籧篨不殄。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

  • 诗经·谴责14

    羔裘逍遥,狐裘以朝。岂不尔思?劳心忉忉。羔裘翱翔,狐裘在堂。岂不尔思?我心忧伤。羔裘如膏,日出有曜。岂不尔思?中心...

  • 诗经·谴责1

    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营营青蝇,止于棘。谗人罔极,交乱四国。营营青蝇,止于榛。谗人罔极,构我二人。...

  • 诗经·谴责2

    鹑之奔奔,鹊之彊彊。人之无良,我以为兄!鹊之彊彊,鹑之奔奔。人之无良,我以为君! 《鹑之奔奔》 鹌鹑尚且双双飞,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经·谴责2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jik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