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岁月随笔散文痛是成长
学生的特权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学生的特权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作者: 铁妩 | 来源:发表于2017-03-23 19:00 被阅读157次

开学的第一次课,我便给学生布置了作业,要求他们第五周交,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我说第五周上课之前课代表同学收好,交给老师,下课之后就不收了,按没交作业处理。

这周,就是第五周,上课前收作业。一切都按照我的要求进行着,几个班下来,秩序井然。前天,下课的时候,一个男同学走过来和我说

“老师我的作业没做,能不能补一下?”

“怎么没做?”

“我很忙,没时间做。”

“我们第一周留的作业,现在是第五周了,怎么会没时间做呢?”

“老师我是团支书。”

“……”

我无语,沉默片刻,我说,“你是团支书更应该带头完成作业。”

“老师能不能补?”

“因为你是团支书,所以不能补,按没完成作业处理。”

这是我和学生真实的对话,下课后,我思考了很久,是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了这样的学生,造就了学生这样的思想?

我分析,这学生说话的意思大约是这样的,我是团支书,日常工作很多,没有时间做作业。如果是这样,还可恕。但也不对,团支书首先也是学生,在学校里,对学业而言,没有特殊的学生,没有任何学生有特权。

如果他的潜台词是这样的,我是团支书,是有特权的,我可以不做作业。那么就是不可恕的。

在老师眼里,所有的学生都是一样的,没有特殊的学生,团支书也好,班长也好,都是学生。还应该是学生中的优秀者。他们被推选出来是为同学服务的,不是享受特权的。

观察了那个同学的眼神,觉得两种想法似乎都有。

又想起了某次,晚上有两节课,有个学生和我请假,理由是要陪领导吃饭。我无语。我知道那领导是谁,我也理解学生陪领导吃饭多么重要和光荣,远远比听我唠叨两节课有用和现实得多。这又是一位班级的领导干部。

我所接触的大学生们,只要沾一点点公事,便欣然旷课。献血不能上课,理解;参加艺术节排练节目不来上课,可以;参加运动会排练也不来上课,没问题;辅导员找谈话不来上课,也行。五花八门的理由,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不想来上课。我想,在他们心中,那些事都比上课重要。

但我想孩子们恰恰本末倒置了,学习才是他们应该放第一位的。

孩子们是怎么染上这样的思想的呢?想起了毛泽东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这篇著作中的论述。“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

那么,孩子们的特权思想和轻视课堂的思想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我想,那也只能从实践中来。从他们所处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来。老人家太英明了,他早已把这种现象的根源说清楚了。

只是我担心,我心疼,我难受。

孩子啊,别再说你是团支书这样的话了,无论你内心是怎么想的,都不妥!

救救孩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Zunax:学生的文体生活是丰富的,但是却没有多少跟学习内容相关的实践/试验类项目。也许可以多考虑下不同的授课方式,当然,也许一样的是对牛弹琴,可能他们还更反感。。。
    铁妩:@Zunax 不是文体活动的问题,是有些学生沾染了特权思想。
  • hesiting:特权思想已贯穿到孩子身上了,难过。
    铁妩: @hesiting 多提意见。
    hesiting: @铁妩 好久没来了,一直在忙,抽时间来看看你们的更文,很惬意😄
    铁妩: @hesiting 很让人担忧。
    今天有时间啊?来看我了。👍😊
  • 竹影飘摇:教育的目的和目标是什么……好像都忽略了。
    铁妩: @竹影飘摇 教育已沦为世俗的奴仆,完全没有自己的气节了。可悲!
  • 木棉之秋:这种认识从小学到初中就开始形成了!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升旗的时候,国歌声中,师生肃立,但学生会的孩子却穿行于队伍中检查。
    木棉之秋: @芭蕉绿了 所以,孩子的世界也复杂。
    芭蕉绿了: @木棉之秋 是的。小学里一个小组长孩子们都争着当。因为有很大的权力呀!自己的作业可以不被检查。
    铁妩: @木棉之秋 也许是基因里就有了。
  • 554ca6d544af:作者观点正确。
    铁妩: @四世同堂_3271 谢谢!俺老师也来了?😊👍
  • 陌上红裙:年纪轻轻,却精于世故,是幸还是不幸?于社会,于自身。
    铁妩: @陌上红裙 学校已经不是净土了。染上了社会的习气。
  • 冀泰来:老师你任重道远啊!
    铁妩: @冀泰来 嗯那。😊
  • 冀泰来:从鲁迅到铁妩,救救孩子,少年强则中国强!👍
    铁妩: @冀泰来 痛心!真事,前天发生的。

本文标题:学生的特权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jpt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