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最后一章,我在这本书中居然体会到不一样的情怀,本书作者是不是有那么一种想要通过教导孩子的方式,来让成人得到很好的教育,让这个世界更加和谐。而成人的焦虑浮躁却又是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因素。
确实,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我们的欠缺,就比如我自己,我就觉得需要在学习情绪控制能力,沟通技巧,学习能力,价值观等等,都需要我再去从新塑造自己。而我,确实也更加明确了人生的价值。)
最后一章,第七章:朝向天空:让欢乐成为孩子一生的主旋律
内在动机是最纯粹的自主动机,但也是最难培养的。我们和孩子似乎在进行一场无休无止的战争:我们要他做的,比如学习、刷牙、做家务,他不感兴趣,比如玩手机、吃薯条,我们又不让做。这该怎么办呢?
其实,孩子天生是充满内在动机的,只是频道和大人不一样。你需要理解孩子的心理机制,顺势而为,才能使他们喜欢学习,爱好雅趣、充满创造力,在内在动机的指引下,度过充实而又满足的一生。
第一节:福流:让孩子专注做事的心理通道。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烦恼:“我家孩子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做什么都不努力,就是玩手机最感兴趣,一拿起手机就最努力,怎么办?”
无论是管制、强迫还是商量,大部分家长都是想办法不让孩子玩手机,但这些方法都是治标不治本。有家长甚至直接问我:“我也知道孩子玩手机不好,可是不玩手机玩什么?”
我们要琢磨一下孩子为什么喜欢玩手机,让孩子在其他活动中也能找到足够多的乐趣,这样他就不会觉得手机是巨大的诱惑了。
比如,上个月我带儿子去打篮球,后来我实在打累了,就和他说:“我们休息一下,要不你玩会儿手机吧。”儿子竟然说:“不要,我要继续打篮球。”
小孩子竟然不想玩手机?你一定会感到很惊奇。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我在和他打篮球的时候,使用了让孩子进入福流(也译为心流)的技巧。“福流”是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提出来的概念,指一个人把全部注意力都投入到当前的活动中,从而物我两忘、表现最好、进步最快的一种最佳状态。
怎么才能进入福流呢?要在活动中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设立明确的目标。
比如,那我和儿子是玩投篮游戏。虽然他才6岁,动作不好看,但没关系,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把球投进篮筐里。
第二,及时给予反馈
一开始他当然投的很糟糕,东倒西歪,经常是篮筐、篮板都碰不到。我每一次都会迅速给他反馈:“这一个要再用力些!”“这一个往左边再来点!”“哎,这一个不错,差点就进了。”这样每次他都能及时调整,后来就不用我提醒了,根据这一次球投的怎么样,他自己就知道下一次要怎么改进了。
第三,难度和能力要匹配。
怎么做呢?我们进行投篮比赛,一开始,我让他很多,他投进去1个算10分,我投进去1个算1分。开始还是我领先,但半小时后,我们就旗鼓相当了;在过半小时,我已经完全不是他的对手了。他从一开始靠碰运气,已经慢慢进步到投10个肯定能进1个了。这时为了与他能力匹配,我提高了游戏难度,游戏规则改为:他进一个仍然算10分,但我进1个算2分了。就这样,他的能力一进步,我就把游戏的难度增加一点儿,到最后,他已经差不多能投5个进1个了。
那天,他一直打了6个小时,到要回家吃饭才结束。他这个狂热劲儿可真把我吓了一跳,一般人可是只有在打电子游戏的时候才这么专注、投入呢!
其实道理是一样的,游戏也是按照福流的三原则设计的。所以难怪小朋友们都喜欢玩手机游戏啊,因为生活中的大部分活动没有体现这样的原则,所以无法吸引孩子。
其实,我儿子也上过篮球课,教练也很专业,可是上来又是运球又是拍球,教了半天孩子还是很模糊,目标不明确,人又多,一个班十个孩子,教练无法给每个孩子及时的反馈,难度还特别大。根据我的观擦,只有一个最高最壮的孩子上课挺开心,其他孩子都很有挫败感。
结果,我儿子上完课说他不喜欢打篮球。其实,他不是真的不喜欢打篮球,是兴趣班的教法让儿子失去了对篮球的兴趣。
所以,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在一件事上进入福流,从而喜欢上这件事,专注地做这件事,并最终在这件事上进步神速,就要把活动设计的能让孩子进入福流。不然的话,多严厉的监督都没有用。且不说孩子会哭闹、拖拉、东张西望、小动作不断,就算你真的能把他按在那里,一个小时一动不动地做这件事,也无法知道他脑子里是不是在翻江倒海、神游天外呢。长此以往,他每次一开始做一件事就自动进入走神状态,怎么可能专注呢?
当然,这个方法用在学习上不像用在兴趣活动上那么容易,因为作业是学校老师布置的,改造起来比较困难。比如有些作业就是朗读15分钟,还有些作业要求严格符合格式的抄写,追求快反而会出错。不过,只要掌握了这个原则,我们至少可以让孩子的作业变得更有趣一点儿,也让孩子更专注。
总之,用福流三原则,可以使孩子进入福流,从而把事情做得更好,水平也提升的更快。这不仅会增加孩子对这件事的胜任感,而且也会促进他的内在动机。
第二节:学习不止有诗和远方,还有眼前生活的日常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这句歌词非常流行。这首歌是讲情怀的,对此大家见仁见智,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但在学习方面,其实这句话要反过来说——学习不止有诗和远方,还有眼前的生活。
也就是说,大家不要一提到学习就想到那些抽象的概念、公式、或者高雅的美术、音乐,其实从日常生活中学习的效果更好。
比如把你扔在美国,只要不是天天和华人在一起,那么英语肯定突飞猛进。
人类是最依赖学习的一种动物,学习的本质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所以人本来是很喜欢学习的。
只不过,到了现代社会,学习的方式改变了。在远古时期,孩子们学习的方式就是模拟大人的生活,比如爬树、游泳、扔石子、玩泥巴、玩过家家、玩打仗游戏,这些都是在学习如何解决成年人要面对的问题。
可是,现代社会成年人需要掌握的工具是文字、数学等专门技术,因此,学习方式也就发生了巨大变化,变成了一群孩子坐在教室里,反复练习、记忆各种知识。可是,人类的大脑基本还和一万年前一样,更喜欢爬树、游泳这些游戏。现代学习方式和孩子的天性背道而驰,难怪孩子们不喜欢。
所以,我们平时需要多留意,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抓住机会让孩子更多地学习。把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
比如在游乐园,你告诉他:“哎呀,这个游戏你没法玩了!”他会问:“为什么?”你可以指着一个牌子和他说:“你看,上面写作......”然后你一个字一个字读给他:“仅、限、成、人、与、1、米、4、以、上、儿、童”。孩子一般好奇心都非常强,他会跟着你一个字一个字地看过来,就把这几个字都记住了,不认识的他还会多看几遍。
数学也一样,其实简单的加减法在生活中不停地出现。比如我儿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就问我:“班上某某同学要有小弟弟、小妹妹了,他妈妈什么时候能把小宝宝生出来呢?”我回答说:“你自己算啊。怀胎10月,现在2个月了,你还说还有几个月?”儿子算了一会儿,说:“8个月”。
这就是很好的教学方法。我记得以前在网上看到过一个视频,一个小女孩被父母逼着背乘法表,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就背不出来了,满脸都是委屈和害怕。大人呢?一半在骂她,一半在笑她,最后她只好嚎啕大哭起来:“这个三五怎么这么难呢?”
这就是脱离了生活的学习。看完那个视频我挺愤怒的,大人觉得好玩,就把视频发到网上。我要是带着中央电视台扛着摄像机问你:“圆周率π的第10位到第20位是多少?快说,全国人民都看着你的囧样呢!”你有何感想。
对于那么小的孩子,知道3乘以5等于多少,和你知道π的第10位和第20位是多少其实是一样的,毫无意义。你要想使它有意义,就得让孩子在生活中注意,3乘5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样孩子才能记得住。
这确实需要家长更多的付出,你要时时注意机会,适时引导。当然没有把孩子学前班一送,然后你坐在教室外面玩手机来得舒服。但只有在生活中学习,才能真正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才会更好。
第三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以前总是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因为老师总是把这句话解释为:学习了之后又时不时地复习,不是很高兴吗?可是说实话,咱们做家长的也都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学了之后又时不时地复习,我实在是看不出有什么可高兴的。
其实当年老师误解了孔子的意思。“习”的意思是练习、使用,而不是复习。孔子的意思是:“你学了新知识,能在合适的时候用到它,不是很高心吗?”
这句话还真符合现代教育学原理:如果你能经常使用一些知识,你就会越来越喜欢这些知识。所以,“学习”一词,不是说学了之后要复习,而是说学了之后要练习。
现代学校教育里的练习,基本上就是在课堂上反复做题。这种练习方式,我们都知道,孩子不喜欢,甚至会让孩子们讨厌这门学科。所以我们家长就要在生活中帮助孩子使用这些知识,是他们更加好学。
这当然不容易,要求我们经常留意孩子最近学了什么,然后想办法在生活中让他们使用这些知识。比如我儿子上了小学之后,新学到的一项本领是写字,我就尽可能把家里写字机会都让个他:写家庭计划,等等。
所以让孩子好学很简单,就是让孩子们觉得自己学到的东西是有用的,让孩子们可以体验到使用自己学到的本领的那种成就感。
当然,这些对我们大人也是一样的。我自己也在不断学习育儿科学,每次学到之后,再使用在自己的育儿当中,真的就打心眼里感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提倡在生活中学习和应用知识的第二个原因,是因为目前教育制度的一个弊端,就是把知识分成不同的科目,让学生难以看到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而实际上,学习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不是为了在某一学科考试中拿高分。将来老板分派给你一个任务,他不会在乎你是用微积分还是量子力学去解决,他只要你完成任务。
但是,由于学生要掌握的知识太多,学校就把各种知识分门别类,变成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生坐在教室里,每一小时听一个不同的老师讲不同的科目,好像是隔行如隔山。
其实,这样的科目分类是知识教育的权宜之计。无论最终你考试考的多好,你还是要回到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那个时候,你能不能把各种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就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能力了。
所以教育界一直有人提倡整合教育,又叫跨界学习,就是把不同领域的知识整合到一起教,而不是泾渭分明地分成语文、数学、化学、物理....
把各种不同科目的知识融合到一起,学生能够发现这些知识其实都是相互之间有紧密联系的。最重要的是,这才是生活本身。
那么我们干嘛不直接在生活中让孩子进行整合学习呢?也就是说,利用生活中的种种场景,不要管孩子现在学的是语文还是数学,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这才是最有效的学习。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买东西。你带孩子到商场,不要用布置任务的方式,而是用赋能的方法:“今天咱们家买东西的事情就交给你了。”然后你给他一个购物清单,跟在他后面,让他自己认字,自己一个一个地找。
这就是整合语文和数学的一个活动,还可以认识很多蔬菜水果。
你也可以自己发明一些活动和孩子玩。比如你可以和他一起编故事,并把故事写下来,然后画一个绘本;或者收集资料、写报告、拍照片,做一个讲座。
整合教育把各种不同的知识在孩子的大脑里连接起来了。有利于发展孩子的创造力。因为创造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把原来的旧概念连接到一起,产生一个新方法。
并不是说高考考好了,这一辈子就万事大吉了。高考结束时孩子也才十八岁,后面的生活之路还长着呢。那时候考验孩子的,就不再是学校里学到的能力,而是孩子在生活中继续学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从生活中学习,让孩子更喜欢、更投入,更容易对知识产生兴趣。你当然应该从小注意让孩子从生活中学习,而不仅仅是从课堂上、书本中学习。
(明天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