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一百贝每天进步一点点想法
《荀子·修身篇》04:治气养心之术

《荀子·修身篇》04:治气养心之术

作者: 乐德乐 | 来源:发表于2020-12-26 12:52 被阅读0次

前文:

以善先人者謂之教,以善和人者謂之順;以不善先人者謂之諂,以不善和人者謂之諛。是是非非謂之知,非是是非謂之愚。傷良曰讒,害良曰賊。是謂是,非謂非曰直。竊貨曰盜,匿行曰詐,易言曰誕。趣舍無定謂之無常。保利棄義謂之至賊。多聞曰博,少聞曰淺。多見曰閑,少見曰陋。難進曰偍,易忘曰漏。少而理曰治,多而亂曰秏。

本文:

治氣養心之術:血氣剛強,則柔之以調和;知慮漸深,則一之以易良;勇膽猛戾,則輔之以道順。齊給便利,則節之以動止;狹隘褊小,則廓之以廣大;卑溼重遲貪利,則抗之以高志;庸眾駑散,則劫之以師友;怠慢僄棄,則炤之以禍災;愚款端愨,則合之以禮樂,通之以思索。凡治氣養心之術,莫徑由禮,莫要得師,莫神一好。夫是之謂治氣養心之術也。

概述:

首先我们看一节的结构,其实是一个总分总的结构。“道顺”后面应该是句号,而不是分号,很多人忽略了这一点。这一句分别是从生理(气血)、理性(知虑)和情绪(勇胆)三个方面进行概括。“凡治氣養心之術”为首的两句,则是总结升华。明白了这个结构,对准确理解字义非常重要。

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勇胆猛戾,则辅之以道顺。

解析:

先看句法结构,血气、知虑、勇胆都是名词作主语,勇胆即勇气和胆量。刚强、渐深、猛戾都是并列结构的形容词,由此可知,渐与深是并列的。调和、易良、道顺是表示动作的名词,都是并列结构。

所谓“知虑渐深”,就是把社会环境、他人的动机等想得很复杂,缺乏信任感和安全感,而且不能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坦诚地说出来,而是埋藏在心底,就是城府比较深。“易”,平易,简易,相当于英文的take it easy!良,通“谅”,诚实,信实。【论语】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朱注】良,易直也。 “易良”,简单坦诚,心情放松。一,纯也,纯洁,单纯。

戾,至也。勇敢胆气壮,不是坏事,但得走在正道上,所以要在旁边引导和教诲,否则可能变成莽撞。道,通“导”。顺: 通“训”。教诲。辅,从旁帮助,辅佐。

译文:

调理气血培养心性的策略:身体血气坚劲健旺的,要加以调适中和,使之变得柔和;思虑复杂城府深沉的,用平易坦诚的方法使心思变得纯洁;勇敢胆气壮的,要从旁加以教诲引导帮助,使其免于莽撞。

齐给便利,则节之以动止;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卑溼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庸众驽散,则劫之以师友;怠慢僄弃,则炤之以祸灾;愚款端悫,则合之以礼乐,通之以思索。

解析:

表示现状的齐给便利、狭隘褊小、卑溼重迟贪利、庸众驽散、怠慢僄弃、愚款端悫,都是并列结构的词语,表示方法的动止、广大、师友、祸灾、礼乐、思索也是一组并列结构的词语,唯独高志是一个小小的意外,但可以肯定是偏正结构,而不是动宾结构。

齐给便利,这四个字意义相近,意思是行动敏捷,口齿伶俐。齐,速也。给,敏言也。便,即也,辄也。利:快;敏捷 。这样的人,要用分寸感去约束其言行,什么时候当动,什么时候当止。

卑,贱也,下也。溼,失意潜沮之名。重,愼也。迟,久也,缓也。贪,欲物也。利,犹贪也。抗,举也。卑溼重迟贪利,有些人自卑沮丧,患得患失,深怕吃亏,行动上便显得被动,犹豫迟缓。

怠,慢也,懈也。慢,倨也,缓也,放肆也。僄,piào 轻薄,轻狂。弃,捐也。弃者,不孝子人所弃也。炤:zhào 同“照”。怠慢僄弃,行为散漫对人不恭敬,举止轻狂,自暴自弃。

款:与窾同。实中其声者谓之端,实不中其声者谓之窾。窾,kuǎn空也。端,直也,正也。悫,què 谨也,诚也。“愚款端悫”,本质不坏,无论愚钝、无的放矢的,还是老实忠厚、有的放矢的,都要使其合乎礼乐,才能温文尔雅,都要促其钻研五经,才能透彻领会先王之道的真义。

译文:

行动敏捷、口齿伶俐的,要用分寸感去约束他,使其懂得何时当动,何时当止;心胸狭隘、气量窄小的,要用宽广的胸襟去拓宽他;自卑沮丧、患得患失,行动上便显得被动、犹豫、迟缓的,要用高远的志向去提升他的精神境界;平庸、能力低下、无所顾忌的,要请师友来强迫他学习提高;对人不恭敬、举止轻狂,自暴自弃的,要用可怕的后果来警醒他。本质不坏,无论愚钝蒙戆、无的放矢的,还是老实忠厚、有的放矢的,都要使其言行合乎礼乐,都要促其钻研五经,才能透彻领会先王之道的真义。

凡治气养心之术,莫径由礼,莫要得师,莫神一好。夫是之谓治气养心之术也。

解析:

“一好”即“好一”,结合本篇上文,应该是指专心遵循于礼的含义。

译文:

凡是调理气血培养心性的方法。只有经由礼一个途径,最关键是要有良师,没有比专心遵循于礼更神妙了。这就是调理气血培养心性的方法。

相关文章

  • 《荀子·修身篇》04:治气养心之术

    前文: 以善先人者謂之教,以善和人者謂之順;以不善先人者謂之諂,以不善和人者謂之諛。是是非非謂之知,非是是非謂之愚...

  • 夜读经典

    身体不适,躺在床上,读荀子的《修身》: 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

  • 荀子“三莫”

    孔子言绝四,老子有三宝,而荀子在讲治气养心之术时,提到了“三莫”: 莫径由礼,莫要得师,莫神一好。 礼者敬人,敬以...

  • 荀子初识十三

    其十三 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勇胆猛戾,则辅之以道顺;齐给便利,则节之以动...

  • 荀子和他的八大弟子

    荀子(赵国人)在兰陵收徒授业,传《五经:诗、书、礼、乐、春秋》之义,授“帝王之术”,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经典品读】是是非非谓之知

    【经典原文】 荀子曰: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 选自:《荀子·修身篇》。 【经典大意】 荀子说:肯...

  • 读《荀子》有感

    原文: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荀子·不苟》 【译文】君子修身养性,没有比真诚更好的了。 【感悟】真诚是最贵的人品...

  • 有这样一个秘密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遇志同道合的你!

    中国画之所以能为大众接受,是因为它的人性至归的"至善"。既然是养心修身之术,谁都不会排斥,是人性的需要。 ...

  • 荀子.修身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 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故非我而...

  • 谥号读人22:楚庄王(上)04

    目录 下一篇 01 出场篇 一鸣惊人 02 治人篇 绝缨之会 03 野心篇 问鼎中原 04 成霸篇 饮马黄河 04...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荀子·修身篇》04:治气养心之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ldon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