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韵读书国学与传统文化
读《史记》之孟尝君列传

读《史记》之孟尝君列传

作者: 灰常出色 | 来源:发表于2018-01-14 22:28 被阅读84次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还请告知,会及时删除

一.人物介绍及分析

孟尝君叫做田文,他的家世不错,是齐威王的孙子,他的父亲叫田婴,是齐威王的小儿子,齐宣王的异母弟弟。

因为他的母亲只是田婴的小妾,加上田文的出生月份不好,他在长大成人之前都没有得到过父爱。

因为田文贤能,又善于招揽人才,后面他的声明便越来越大,早早的便作为相国辅佐齐潛王。

也正是因为孟尝君的名声太盛,又不停的宣扬自己的好名声,而齐潛王又是一个嫉妒贤能,自高自大的人,这导致了他们君臣并不是很对付。结果齐潛王一有点风吹草动,便会不重用孟尝君。

孟尝君则是想方设法的让自己再次位居高位,他一生相齐,离齐过好几次,甚至还参与了联合其他国家攻打齐国的事情中去。

本读者觉得,孟尝君的确有两把刷子,算是贤能之人,他礼贤下士,能够识人用人,也能听进逆耳忠言,是位很不错的领导者。这从他招纳鸡鸣狗盗,善待冯驩等故事可以看出。

不过孟尝君却也有欺世盗名的嫌疑,他气量不够,竟然因为赵人的几句嘲笑,而杀人。他容易记仇,因为秦王的不重用,而联合韩魏伐秦。他有私心,因为与齐潛王不和的缘故,甚至联合伐齐。

二.历史介绍

孟尝君的一生,流传的故事很多,有好的,有坏的,但是他的功勋作为却也真的很大,并且因为所处地位很高的缘故,做了很多轰动战国的大事。

关于孟尝君的故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来介绍,第一阶段是他成年之前,第二阶段是他辅助齐国,第三阶段是他离开齐国,第四阶段是他归齐。

(一)出生不好的不详之人

孟尝君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田婴已经有四十多个儿子了,孟尝君的母亲地位不高,是田婴的一个小妾。田文出生的时候是在五月初五,这个日子出生的孩子传言都会克死父母,所以田婴一点都不喜欢这个孩子。他对田文的母亲撂下一句话,“不要让孩子活着!”,便拂袖而去。想来田婴是很不待见,田文他们母子。

当然田文的母亲,没下的去手,她偷偷的把田文扶养成人了。可想而知,田文就在这种环境下长大,得有多么的不容易。

想来田文肯定尝透了,兄弟们的白眼,以及别人的风言风语。可能也就是这种环境下,才造就孟尝君坚毅而又礼贤下士的心境吧。

田文慢慢就长大了,在一次意外的时候,他终于见到了他的父亲田婴。田婴一看,呀!这小子怎么还活着,不是应该死了才对嘛?于是便大骂田文的母亲,责怪她为什么要让这么一个能克死父母的孩子活着。

田文一听不干了,说道,你一个父亲,不尽父亲的义务就得了,还听信迷信传言要将自己的儿子弄死,真是愚蠢。

田婴也不是傻瓜,他一听田文的说辞,知道是自己做错了,于是这件事便过去了。

田文一看自己父亲的态度,便知道田婴已经认他做儿子了,于是他便趁机展现了下自己的才能。

田文首先问了他父亲一个貌似很奇怪的问题,那就是父亲玄孙的玄孙应该怎么称呼,田婴回答说不知道。

于是田文便接着说道:“父亲你的儿孙那么多,多到你都叫不上名字了,你花了很大的价钱来养他们,可是却见都没见过他们。然而你手底下却连一个像样的谋士都没有,这是没有道理的!你看,父亲你都做齐国的相国好几年了,齐国的土地也没见有什么扩张,但是我们自己家却每年收入这么多金银,关键这些金银还都花在了,你的这些所谓的子孙身上!我觉得这是不值得的,这些钱应该用来礼遇有才能的人,才是正经事。”

田婴一听,吆,没成想我这个不招待见的儿子,有这等见识,于是便对田文另眼相看,让他负责招揽门客。

从此田文的人生,便开了挂,在田文的一系列招贤纳士的举措下,没过多久,田文门下的门客竟然达到上千人之多。

(二)招贤纳士

田婴一看,吆,看来我这个儿子还真是挺有本事的,于是便更加的看中田文。随着田文的名声越来越大,诸侯各国甚至都派人来劝谏田婴,让田文继承他的爵位,田婴也便顺其自然的答应了。

本读者读到这里一直怀疑,这是田文幕后搞得手段。一来这在古代是不常见的,通常爵位都是由嫡长子来继承的,而田文明显没有资格;二来这是人家田婴的家事,各个诸侯国得有多闲,才去管人家家事,当中肯定有利益关系。想来田文是在借别人的口,来帮自己拿到自己想要的名分,可见田文有着阴损的一面。

等到田婴一死,田文便继承了田婴的一切,成了薛公,被封为孟尝君,作为新的相国辅佐齐潛王。

孟尝君成了薛公之后,更加的重视和招揽人才,并且他对待这些门客,不会因为他的出身不好而区分对待。甚至连吃饭喝酒,都和这些门客一模一样。

孟尝君的这一行为,导致他礼贤下士的名声远播各大诸侯国,而各国的人才则是纷至沓来,门人达到三千人以上。

曾经有个门客,在一次吃饭的时候,没有看到孟尝君吃的是什么饭菜,觉得孟尝君吃的比自己好,于是便愤懑的要走。孟尝君一看,呀,别误会啊!我吃的也不好啊!于是便拿过去给他看,这位门客一看傻眼了,什么,一模一样!觉得很对不住孟尝君,结果竟然自杀死了,用来赎罪。有了这件事情以后,天下的有才之士更是挤破头皮来投奔孟尝君了。

本读者读到这里,觉得挺有意思的,这食客吃的饭菜的有多差,才会愤然离席?这个门客到底受了多大的恩惠,才能以死相报?只是质疑错了吗?本读者枉自揣度,这个门客做了这件事情之后,肯定是孟尝君门下的其他门客讽刺与他来着,他羞愧难当做了傻事,而孟尝君竟然没有阻拦,可见他是想借此杨名而已。

孟尝君的门客各式各样的人物都有,有谋士,有剑客,甚至鸡鸣狗盗之徒都有,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来自各行各业。而孟尝君也不会说,因为他们的职业而轻视他们,毕竟有时候这些小人物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三)鸡鸣狗盗助脱困

话说,秦昭王听说孟尝君贤能、高义,便一心想得到孟尝君,希望孟尝君能作为秦相,来辅佐秦国。而当时,齐潛王不喜欢,正好打算派孟尝君到秦国去当使者,孟尝君于是便欢欢喜喜的来的秦国。

可是世事多变,孟尝君到了秦国之后,有人给秦王进谏说:“大王,你不能用孟尝君田文,你想啊,他是齐国的贵族,又深的齐王信任,在处理国事的时候,难免会先考虑齐国在考虑秦国,这样对秦国很不利啊?”

秦昭王一听,嗯,有点道理!不过孟尝君是人才,得妥善处理那,便囚禁了他,打算杀他。如原文所述:

于是秦昭王乃止。囚孟尝君,谋欲杀之。

读到这里,本读者觉得,秦王应该不是真的打算杀他,有可能是试验他。毕竟田文是秦王请过来了,杀了他天下人会怎么看秦王和秦国,他们肯定觉得秦王残暴,就没有人才来秦国了。第二从后面发生的事情来看,秦王并没有囚禁孟尝君,不然他的门客狗盗,怎么还能够行窃。

孟尝君一看来头不对,于是便赶紧想着逃离秦国。首先他安排狗盗去偷,已经送给秦王的狐皮大裘,转手送给秦王的宠妃。然后让秦王的宠妃,帮他给秦王说好话,好放自己会齐国。

果不其然,秦王答应了,放田文归齐。孟尝君拿到出关令牌之后,赶紧往函谷关走。可是,走到函谷关的时候,天还没亮,出不了关。于是孟尝君的门客鸡鸣,便学鸡叫,导致全城公鸡都提前开始打鸣,函谷关士卒以为天亮了,便提前开门让他们出关了。

就在他们刚出关不久,秦王便派人追来了。而孟尝君终于因为鸡鸣狗盗两人的旁门左道,才得以化险为夷。

(四)为报私怨联合伐秦

孟尝君回到齐国以后,齐潛王已经意识到自己不该疏远孟尝君,于是便还让孟尝君做齐相国。

而孟尝君归齐之后,始终觉得秦王欺骗了自己,于是便联合韩、魏两国去攻打秦国,以报私仇。可是田文他们带的军饷不够,于是便向西周借粮草。

西周一看,这那是借啊,这是抢!于是西周的苏代便跟田文说:“你这么攻打秦国是不对的,这样的话,只会单单便宜韩国和魏国而已。而秦国衰弱了,韩、魏强大对齐国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田文一听,说的好有道理唉!于是便与三国商量罢兵啦。

后来又有人诬陷孟尝君试图谋反,齐潛王一听,那还了得,得收拾他!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齐潛王就准备对孟尝君动手了。这个时候,一个被孟尝君因为办事不利赶出去的门客魏子,知道了这件事。他知道孟尝君是冤枉的,于是便用自杀的方式来要求齐潛王调查清楚,在动手。齐潛王被魏子的忠义感动了,于是调查了前因后果,结果发现孟尝君真是被冤枉的。而孟尝君知道齐潛王不信任自己,便告老还乡了。

(五)为避祸劝秦伐齐

后来,秦国打算与齐国修好,于是便派吕礼相齐,然而孟尝君是主张反秦的,这对孟尝君很不利。

于是孟尝君便写信给秦国的穰候魏冉,因为孟尝君觉得魏冉在秦国的处境和自己很相似。他便将厉害关系告知魏冉,希望秦国伐齐,这样的话,吕礼就会被杀,自己又会被齐国重用。

果不其然,魏冉听从了孟尝君的建议,劝谏秦王伐齐,果然齐潛王再次重用了孟尝君。

(六)归国受封

等到齐潛王灭了宋国之后,齐潛王觉得孟尝君没有什么价值了,应该除掉他。

孟尝君知道了之后,很害怕,于是便逃到了魏国,魏王一看,这名声在外的田文来了,赶紧拜为相国。

当时燕国正在合谋联合其他诸侯国一块伐齐,孟尝君此时也正怀恨齐潛王,于是便加入了伐齐大业。

这一次伐齐,简直要了齐国的老命,不但齐潛王被杀,就连齐国都差点灭国。等到后面田单帮助齐襄王复位之后,害怕田文继续祸害齐国,便招田文归国,依然封他做孟尝君,封地还是在薛。田文,就这样最终老死在齐国。如原文所述:

后齐湣王灭宋,益骄,欲去孟尝君。孟尝君恐,乃如魏。魏昭王以为相,西合于秦、赵,与燕共伐破齐。齐湣王亡在莒,遂死焉。齐襄王立,而孟尝君中立于诸侯,无所属。齐襄王新立,畏孟尝君,与连和,复亲薛公。文卒,谥为孟尝君。诸子争立,而齐魏共灭薛。孟尝绝嗣无后也。

三.灰子感悟

大家都夸奖孟尝君田文,说他是一个礼贤下士的有识之士,并且田文的才华横溢,就连秦昭王都想招他做秦相。由此可见,人的好名声是多么的重要,它可以让一个人,得到很好的机会。

或许田文真的有礼贤下士的心思,但是他却同样也有沽名钓誉的嫌疑。从食客质疑他与门客吃的饭菜不一样,而门客刎颈相报,田文不劝,可以看出田文是在借他人之性命,来成全自己的好名声。

田文有才,却很贪名,这也就导致了,他在齐国总是与齐潛王不对付。田文,在明知潛王防范自己的情况下,依然做功高盖主之事,可见他不够聪明。

田文在离齐以后,配合五国伐齐,这一举措差点导致齐国灭亡,不知道他心中是否有愧于齐国,是否还配的上大仁大义的名声。

不过想来,田文功业确实出众,他相齐,相魏还差点相秦。关于孟尝君好士,也确实名不虚传,鸡鸣狗盗都能为他所用,门客可达三千之众。也算不愧为战国四君子之一了。

(灰子,作于二零一八年一月十四日)

《史记》之战国四君子

相关文章

  • 读《史记》之孟尝君列传

    一.人物介绍及分析 孟尝君叫做田文,他的家世不错,是齐威王的孙子,他的父亲叫田婴,是齐威王的小儿子,齐宣王的异母弟...

  • 《史记》之孟尝君列传

    《史记》之孟尝君列传 李宗吾:“孟尝君一生的成就,说到底就是得益于他善于挂着仁义道德的招牌来网织人才,然后再借助这...

  • 滥竽充数的南郭,想学点真本事

    第三周总结 上一周的作业是读《史记》的战国四公子列传,包括《孟尝君列传》、《平原君虞卿列传》、《魏公子列传》、《春...

  • 史记•孟尝君列传

    孟尝君姓田名文。田文的父亲叫靖郭君田婴。田婴,是齐威王的小儿子、齐宣王庶母所生的弟弟。田婴从威王时就任职当权,曾与...

  • 历史上著名的小偷

    《史记·孟尝君列传》载:战国时期,齐国孟尝君门下食客三千,每个人都有特殊的才能。 秦王仰慕孟尝君的才能,请他到秦国...

  • 第三周作业复盘

    本周主题:读史记(战国四公子) 本周作业: 第一天:读《孟尝君列传》 内容:深度阅读原文,查阅其他相关资料,以孟尝...

  •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2】

    《史记·孟尝君列传》中有一个“鸡鸣狗盗”的故事,讲的就是两个技能卑下的食客如何帮助孟尝君逃生。 孟尝君...

  • 每日一读,《史记》之孟尝君列传。

    司马迁之所以赞赏孟尝君,皆因他敢于做很多人不做的事,同时还能虚心听门客能人的建议并作出决定;为相时治理齐国深得民心...

  • 《史记》(三)——列传•孟尝君

    孟尝君,姓田名文,战国四公子之一(美其余四个是:信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平原君赵胜 )。袭其父田婴的封爵,封于南,...

  • 读史记| 品读孟尝君——以才论孟尝君

    文/一菊阳光 《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孟尝君即田文,是齐国宰相田婴的庶子,只与才字品读。孟尝君,凭其机警才智在田...

网友评论

  • 徒忧子:别字多了点,应该重视。😊
    徒忧子:@灰常出色 加油😊
    灰常出色:@徒忧子 谢谢,我再改改
  • 东北老齐:孟尝君三教九流,什么人都交,什么人都认识,其人生经历,再次说明了人脉的重要性。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甭管遇到什么难题需要摆平,有的人总是认识能摆平事的人。
    灰常出色:@东北老齐 是啊,人脉很重要😀
  • 元阳真人:我想,人要了解孟尝君,读史记就好了;
    但你可以结合多方面史料来些这个人。
    另外,不必面面俱到,抓住一点,
    展开想象,虚构再创,演义一把,
    诙谐幽默,我会崇拜的哦!
    灰常出色:@诗与归 嗯,建议很棒的噢👍!准备写刺客系列的时候,尝试一把这个思路,非常感谢这么中肯的建议😀

本文标题:读《史记》之孟尝君列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lza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