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几天,台湾美女作家林奕含去世了,她是在自己家的卧室里上吊自杀的,年仅26岁。
我其实不怎么爱看小说,如果不是这样的一个事件。我想好多人可能会像我一样吧,还不太知道这位美女作家林奕含。
26岁,如花的年纪,就这样消逝在这个冷酷无情的世界里。
事件起源于13岁时,被自己的老师诱奸,致使自己患上抑郁症,终日生活在这样的阴影中。
明明自己是受害者,却偏偏得了抑郁症,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作恶者确继续逍遥法外,苟活于人世。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幼年时期被老师性侵,这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最近几年接二连三爆出这样的事件,我们的教师队伍是如何建设的?怎么会有这样的禽兽混进其中?我们的法制建设为什么这么弱,杀一儆百,以儆效尤,这些统统都成为了空谈。
看了好多控诉的文章,这样的事件让人们痛心,大多数的受害者终其一生都在童年这样的阴影中度过,她们无法抹去那黑色的记忆,像林奕含这样的案例,得不到家人、朋友的关怀,甚至于看心理医生也无济于事。
大多数遇到这样的人,会选择不发声,大家选择息事宁人后万事大吉。
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就会导致作恶者得不到应有的惩罚,继续逍遥法外。
发生这样的事情后,我觉得作为父母和亲朋好友给予关注、开导、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千万不要觉得这都是女孩子的错,就像林奕含的母亲认为的那样。
父母觉得脸面很重要,可是孩子所遭受的这些侵害呢?
孩子遭受侵害是事实,父母一定要给予很多关爱和陪伴才能帮助孩子慢慢排解,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就要让它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减到最小。
我看过很多人遭遇不幸,在家人高质量的陪伴下,慢慢变好起来。我也看过很多人在遭遇不幸之后,家人冷言冷语、变相虐待,致使病人找不到排解的出口,慢慢积累抑郁起来,长此以往,越积越深,不能自拔。
一个人最重要的是精神所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取暖,相互慰藉。没有了精神的陪伴,一个人是很难支撑下去的。
林奕含也试图自己走出来,从高中患有抑郁症开始,时不时地需要休学调整身体。最后亲情、友情都抛弃了她,她试图从写作找到出口,于是她写出了《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这本小说,她把自己的故事转嫁到女主角房思琪身上,但是这依旧排解不掉幼年所遭遇的创伤。终于在撑不下去的时候,还是离我们而去了。
作恶者罪大恶极,当然需要谴责,但是我们无法控制事情的发生,就像林奕含的事件一样,自己最亲近的母亲都表现出鄙视,那么她又能怎么宽慰自己呢?她自然也觉得自己犯了天大的错,无法原谅,郁郁而终。
家人的陪伴很重要,它是战胜病魔的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