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大智收藏好文推荐成为更好的人
深解男女关系——为你揭示婚姻背后的真相

深解男女关系——为你揭示婚姻背后的真相

作者: 蔡垒磊 | 来源:发表于2016-05-24 22:20 被阅读3259次
    文图来源于网络 文:蔡垒磊

    前言:

    在跟读者的不断交流中,我发现存在情感问题的人数一直居高不下,而这里面的主要原因是许多人对于“男女关系”这件事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对于婚姻有着离谱的期许,对于天长地久有着童话般的幻想。因此,我摸着天地良心,写下了这篇呕心沥血之作,希望能引起更多人的共鸣和思考,便是善莫大焉了。

    1

    婚姻与恋爱,两种状态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区别?

    我们经常会说,某个人结了婚以后就“原形毕露”。原来每天洗头的,现在一周一洗;原来喊一声就到楼下的,现在出个门得用“求”的;原来一个电话煲一小时,聊得手机发烫,依依惜别,现在说不到两句就撂。

    如果是个别现象,我们可以说这个人有问题,如果是普遍现象,那就肯定有深层次的原因了。

    我们说,爱情始于心仪,殁于相知。

    从原始冲动上来说:

    我们的一见钟情始于将其骗上床的冲动,我们并不了解他(她)有多么爱吃大蒜,也不了解他(她)上完厕所是否洗手。恋爱期就是这样,由于相处的时间相对较少,对方的很多“阴影面”我们都无从了解,又由于还未得手或得手的频率较低,因此我们的忍受程度就相对较高。

    但这一切都将在“骗上床”的冲动消失后同步消失。步入婚姻后,上床将不再是一件奢侈品,不管他有多帅或者她有多美,久而久之都会产生“不过如此”的想法,此时,我们既没有了讨好对方的动力,对“阴影面”的忍受程度也会相应变低。

    因此,从恋爱到婚姻,状态的变化导致态度的变化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很多人却心有不甘,这是自己的态度没有放正。

    从心灵沟通上来说:

    素不相识的两个人,从对对方产生兴趣开始,如加勒比寻宝一般探索着对方身上的奥秘,你会从对方的口中踏足那些你不曾抵达却向往已久的土地,你会从对方的经历中听到形形色色光怪陆离的故事,这个过程本身就已经足够吸引人了。

    而步入婚姻之后,两人在一起的时间大大增加,同样的经历也日渐增多,可探索的区域就大为减少。很多人喜欢跟伴侣一起共经风雨,这里利弊相当:利的是你们多了共同的回忆,弊的是你们少了想象的空间。试想一下,当你兴高采烈地描绘青岛那家街角的小店烤出来的三明治有多美味之时,你的伴侣不再是死死期盼,而是一句“也就那样吧”,交流的氛围就会被无情打破。

    “经历的趋同”和“相处时间的变长”是谋杀交流的主要凶手,一个人再学富五车、巧舌如簧,也没法天天在大眼瞪小眼的下班时间里给你的大脑持续提供新鲜素材。

    因此,你在满足了同他一起生活、一起经历的愿望后不能再同时要求一个电话煲上一个小时,每天都有说不完的情话,这是不现实的,也依然是你自己的态度没有摆正。

    2

    昨天看《四大名助》之时,发现一奇男子。

    该男子重约100公斤,颜值略低,戴一副圆框眼镜。他到节目来倾诉自己的烦恼,说自家媳妇儿总在外勾三搭四,与男同事、前男友等各种暧昧不清。其实这烦恼也不算个太大的事儿,人活一世,共结连理之后也还有漫漫几十年,偶尔萌动春意再正常不过了。但奇就奇在,该男子滔滔不绝地将其媳妇儿刻画成一名水性杨花的“金莲”形象,却对自身的问题闭口不提。

    经主持人“循循善诱”,我们得到了如下信息:该男子当初是通过“挖墙脚”的方式挖来的媳妇儿,经常翻看媳妇儿的手机,夺命连环call,几小时未报备就查定位等等。

    可以说自他得到他媳妇儿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后面的一系列行为,因为他的理念是:既然自己能挖来,别人一样挖得走。这个“因”自他“成功”之日起就已深深种下。

    接下来我来细数其“三大罪状”。

    人总是有这样的心理,你越是让我得不到的东西,我就得天天想着,所以才有了“妻不如妾、妾不如偷”,虽然那“妾”和“偷”可能未必怎样,但至少心理上有突破禁忌的愉悦。而这位奇男子在相安无事之时,竟然人为地设下禁忌界限,这不是“惹人犯罪”么?此为该男子第一大罪状。

    我们在与亲近的人相处时,总会不自觉地模糊彼此之间的界限。这种界限其实我们非常清楚,但我们为了达到目的经常会欺骗自己的大脑,对,不仅骗别人,连自己都骗,否则我们会内疚。所以,才有这么多父母打着关心的名义,翻看子女的日记、信件、手机等,这根本不是什么关心,而是一种揣着明白装糊涂的隐私侵犯,还会理直气壮地加一句:“你要不是我儿子(女儿),我才懒得看呢!”是的,如果不是你的儿子(女儿),你也不敢看,因为你会被打。

    夫妻亦同理,侵犯就是侵犯,没有善意或恶意之分。该男子探妻子隐私,是为让自己处于相对安全的境地,换句话说,就是为自己的利益不惜用猥琐龌龊的方式侵害别人利益,这里还有爱吗?我看到的只有自利。此为该男子第二大罪状。

    每个人自呱呱坠地以后就只属于自己一个人,不属于父母,不属于子女,也不属于任何一位人生伴侣。该男子在现场质问他媳妇儿,为何对他的“夺命连环call”置若罔闻,为何定位显示与其“口供”不符,口口声声说对方是消极应对,是欺骗。

    其实我还挺佩服他媳妇儿,这样的日子也过到了现在,要换我早离了,哪还轮得到他上节目。我去哪儿你管得着?我不接你电话你管得着?老娘爱接谁的接谁的,爱去哪儿去哪儿,跟你说一声就不错了,还玩定位呢。

    丈夫也好,妻子也罢,步入婚姻之后,我们很容易就会将他人当成自己的附属品,试图左右他人的选择,试图管控他人的生活,试图剥夺他人的利益。归根究底,都是“爱”的缺失部分被“自利”给自动补位了。很多夫妻会约法三章,比如超过几点不回家必须报备、工资卡奖金卡交由谁保管、有争吵时谁先认错等,事实上,这些平等不平等的条约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因为只要他(她)在乎,其行为就必定会深得你心,只要不在乎,这些规则就都是形同虚设。所有的在乎只源于“爱”,而“爱”只源于“企图”,只要他(她)对你还有深深的企图,那么自利就会被爱给包裹住;如果他(她)对你没有企图了,自利就会破茧而出,成为其行事的圭臬。

    因此,夫妻间或者男女朋友间所有的契约都是来源于“自愿遵守”,对方出于某种“投资”需要,自愿在某处放弃一部分利益以便在另一处换回其他利益。如果你提供不了其他利益,那这个平衡就会被打破,就算你暂时获得了什么,也是对方出于怜悯,并非是爱。因此,该男子在价值竞争力低下的前提下,不思自我提升,竟然还振振有词地妄图干涉他人的正常生活,实在是可耻,此为该男子第三大罪状。

    因此,该男子上《四大名助》调解的问题根本就不在根儿上,就是上“宇宙名助”也没用,要挽回局面,唯一能改变的只有自己。不相信的话,有种把他换成霍建华,我就不信他媳妇儿不把手机里的男性都删了。

    3

    看到这里,有人就会问了:婚姻真的如此功利,处处都要计算利益么?

    是的,君不见如今相亲大军中,大家都是把条件往桌上一码,就像菜市场挑菜这么挑,甚至有人把人的外貌也折合成相应价值,比如张三身家100万,娶了个美女,我身家200万,娶的老婆肯定得比张三的漂亮,否则就亏了。然而,这种计算是最粗鄙的,因为人的价值实在没法通过显而易见的条件来衡量,人拥有的价值太多了,多到你数之不尽,你根本无法一一转化,很多性格方面的东西甚至难以用价值二字来表达,那又该如何计算呢?况且结婚以后,有的人会进步、有的人会退步,价值也都是动态的,这种静态的码条件式相亲无异于刻舟求剑。然而,这并不是说我们就该毫无原则地随便选择,我们的大脑有自己专属的价值判断方式,存在于我们潜意识里的模糊计算才是左右我们选择的真正根源。

    想想你那些“大公无私”的暖心举动,我相信你在为你老婆拧瓶盖、开车门、拎重物甚至创造惊喜之时并没有精确地计算价值和回报,但在你脑中有一个系统已经快速地为你进行了模糊计算,那就是做这件事可能会引起对方的好感,对方可能会给你回报,也许是一句赞赏,也许是一个拥抱,也许是一个kiss,也许只是对方心里的加分,但这种加分可能会在未来转化为更为实际的回报。这一系列的模糊计算都是在你作决定的一瞬间完成的,快到你无法感知,就如我现在在笔记本上敲下这些文字一样,我身上的骨骼、肌肉、大脑有着数不清的计算和配合,都是在非常短的瞬间完成,快得我们无法想象,快得连自己都无法感知。

    试想下,如果你每天给你老婆送一束花,她都当你的面扔进垃圾桶,除非你有更长远的回报企图,否则是个正常人都坚持不了几次。假设你的大脑没有这个模糊计算系统,你不求回报地做着这些事,那么你就会一直送下去,当所有人都充满“无私的爱”的时候,人类社会就全乱套了。

    因此,要获得更多的爱,就必须不断提升自身价值,这个价值并不狭隘地指的金钱,亲和、睿智、幽默、善良甚至形象穿搭等全部都是你的价值,都会在对方的模糊计算中占据一定的比重,只有增加你的可能回报价值,你才更有可能收获这个世界的爱而不是怜悯。别把感情、情绪这些玩意儿扯得太玄幻和飘渺,那就是各个区块的神经元对外界的刺激反馈而已,不久的将来,你自个儿一个人头上戴个机子一样能拥有你想拥有的所有情感,因此,别扯上太多世俗的道德和规则,那基本上都触及不到行为背后真正的思想内核。

    4

    既然恋爱相比婚姻,有着种种优点,那就一辈子只恋爱不结婚不就行了?

    没人说不行啊,只是统治阶级为了社会架构更加稳定,节约管理成本,才设定了婚姻这个形式,才把你们的财产联系在一起,才把孩子的各项证件和权益都跟你们的婚姻捆绑在一起,这一切都是为了增加你们分开的成本,委实是“用心良苦”。

    但你一定要明白,这两种状态之所以有区别,完全是人为的。之所以你会认为这两种状态有这样或那样的区别,是因为你被道德和现实需求给割裂成了两种生活状态,导致你产生了不一样的感受。请记住,这一切都是人为,而现在,随着思想解放的开始,大家越来越明白,其实这两种状态本质上就是一回事,它们之间并不存在什么质的飞跃。

    如果你们还没有孩子,也就是你们的分开还没有触及到第三方的利益,分手和离婚在这个年代已经越来越趋同一致。

    以前,二婚是个非常难听的词,尤其对于女性。

    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谁家闺女二婚,哪怕是30不到,如花似玉,也只能配个40多的老光棍,还得忍受常规性地打骂。无他,因为你是破鞋嘛,谁愿意穿破鞋?就是穿不上鞋的那些人。因此,离婚是一件天大的事情,只要还能跪着活就绝不离婚,女性的地位也因此一直都没能高起来,你的命脉在人家那儿掐着呢。

    现在呢?不说“幼儿园以上无处女”这么夸张,但至少婚前性行为已经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了,试婚和婚前同居就不说了,大学生、中学生谈朋友上个酒店开个房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到进了婚姻礼堂,几乎人人都是“破鞋”,那自然也就没有破鞋这个概念了。

    思想上转变了,那就简单了,二婚和头婚的区别也就没那么大了,在没有孩子的情况下,离婚就比分手多领一本证,外加分割个财产而已,这些事儿都有专业的机构搞定,你都很少需要亲自沾手,方便得很。

    那么结婚就没一点保障吗?

    是的,没一点保障。很多人以为结了婚一劳永逸,对方就如笼中之鸟,再也飞不走了,至少没那么容易飞走,这是非常幼稚的旧式思维。现在这个时代,笼根本不存在,都是你臆想出来的产物。真相是,你的另一半随时可能飞走,也许是今天,也许是明天,而且这个趋势会随着思想解放的加快而不断加大,你必须像《三体》里生活在黑暗森林的丛林猎人一样,时刻保持危机意识。

    况且,傻孩子,保障只能是自己给的,怎么能寄希望于别人身上呢?这时代哪还有“托付终身”这回事啊,请时刻保持自己的竞争力,如果有,也只能托付给你自己。


    5

    难道婚姻里就只有利益没有责任了吗?

    我们一定看到过或听到过这样的故事,在伴侣瘫痪或成了植物人以后,明知道对方不能再给予同等回报,依然长年累月对其无微不至地悉心照顾,这里面饱含着丈夫的承诺或妻子的责任,这些不求回报的美好就这么被抹杀了吗?

    我一点也不怀疑这些故事的真实性,但你对责任的理解可能有点偏差。

    责任有强制和非强制之分,我们所说的责任感,是从属于道德范畴的一种内心感受。

    很多人对伴侣的要求里都有一条——具有责任感,其实潜台词是,受过良好教育,有羞耻感。为什么要受过良好教育呢?因为良好教育中多数包含对“责任感”的反复教育,这种教育会增加“责任”执行不当带来的羞耻感。

    我们经常会混淆法律上的责任与道德层面的责任。

    法律上的责任是一种惩罚,这种惩罚来源于国家强制机关,当你未能履行这项责任,你就要遭受相应的惩罚;道德上的责任也是一种惩罚,但这种惩罚来源于压力,来源于背叛道德教育以后的自我谴责。

    因此,在法律未强制规定的情况下,夫妻一方对另一方行使责任,并不是一种多高尚的行为,而是一个长年反复深受道德教育的人,为趋同社会的主流价值观,逃避内心的负罪感而产生的自然而然的行为,它的本质依然是自利,因为一旦不执行,就难以承受内心被狠狠鞭笞的心理煎熬,只不过这种自利在执行的同时也利他了。因此,一个人的责任感多少与其善良与否关系并不大,而与其受过多长时间的“良好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由于婚姻中的两个人进步不总是同步的,因此经常会有一方的收益是长期低下的,在这种状况下,他(她)的“责任”就长期占据着行为动机的很大比重,如果他(她)是一个长期自我严格管理的人,他可能会继续履行,如果他(她)是一个道德约束感不强的人,就难以持续履行。这就是为什么修养高的人一般不容易离婚,而暴发户一旦有钱则会迅速抛离糟糠,这两种情况本身没有任何可挑剔之处,两种做法都无可厚非,只是不同人的不同状态而已。

    因此,修养、责任、道德等,这些都是药,良好的“正面教育”和重复践行则是服药的过程,长期服用者则相对安全,因为不继续服用他(她)就会遭受痛苦的内心煎熬,就如“三尸脑神丹”一样。

    我们寻找另一半,如果你的目的是安全感,那你关注的重点就不应该是财富、地位等,而是看他(她)服过多少“三尸脑神丹”,且瘾有多深,越深你们就越容易白头到老。

    (图文来源于网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萝莉阿几:逻辑很清晰 文字扣人心悬 很对味 关注了
        蔡垒磊: @萝莉阿几 欢迎
      • 5f3367555e5c:深度文
      • 37d98a8da91c:我这种小渣渣 (﹁"﹁) 感觉学到了很多~赤裸裸的理性大战!!!男女关系好复杂的说~
      • 36a2ebec62ca:男女关系讲得好透彻,牛逼
      • 我舞影零乱:你的每篇文章,我都会拜读,受益匪浅:stuck_out_tongue_closed_eyes:
        蔡垒磊: @球球麻麻 同样感谢你的支持👏
      • bf5b5211ed7c:这篇逻辑非常清晰
      • littlecolor:好多都特别有道理。道理都懂,日子难过。如果是两个都深谙此理的人一起生活,没了爱情,琐碎磨掉了理解,又能不能坚持下去?婚姻好难。责任好重。说清了也无用啊。
        蔡垒磊:@littlecolor 是的
        littlecolor:@蔡垒磊 你的亲身实践啊?
        蔡垒磊:@littlecolor 能,而且特别和谐
      • c7bb5c3b78d6:我们的中学政治教科书早就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归根到底是利益关系,利益包括物质和精神,即使是父母的爱也是出于自利的本能。婚姻其实是各取所需。楼主说的道德那个观点,我很赞同,举例子,我在坐公交车的时候经常不得不得让座给一些老人家,说实话我并不想让座,因为我真的累,我也想坐,但是我多年所受的教育好像我内心的自动装置,一旦我不按原来被设定的“让座”程序,它就会被触发自我摧毁的模式,让我自我遣责,坐立不安,最终做出违背自己意愿的让座行为,通过服一剂“乐于助人”的药来平复自己,提升自我评价。教育其实是一个统治的工具,可怕。
        fa59705bd401:@竺默默 可怕?不知道脑子里咋想的,美国,日本,欧洲的教育不可怕?全世界都如此,又何来可怕,极端个人主义而已。回到原始社会更和谐,也没有婚姻,那这些现代技术进步和各种享乐又从何而来,不是靠无数人几百几千年累积而来,别说你个人NB,靠自己奋斗努力工作获得,把你类似一个想法人扔大森林,看你们怎么分化,打架,直到最后集体灭亡。个人离不开社会和国家,个人离不开婚姻和社会分工,在没有强制婚姻的今天,历史将证明个人生活是无奈而已,朴槿惠也好,蔡英文也罢,但她们从事的工作管理国家或社会正说明人彼此的需要,极端个人主义没法长存下去
        蔡垒磊:@竺默默 这个评论我给高分
      • 连秋水: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为何还要这样毫不留情的拆穿~
        蔡垒磊: @莲子糖葫芦儿 赤裸裸相见,关系就简单点
      • 859dc27746dc:深度思考,逻辑严密,非常好的文章
      • wxflyme:不敢全部苟同
      • MLZ:虽说现在时代不同了,但离过婚的男人还是比离过婚的女人吃香!
        MLZ:@蔡垒磊 我这儿当然指的是平凡的我们,而至于那些肯捯饬的或者能作的又是另一个说法了。😀
        蔡垒磊: @MLZ 还得看什么样的离过婚的男人和什么样的离过婚的女人,现在有一个好,不断努力进步的,肯捯饬自己的就是香饽饽
      • c7bb5c3b78d6:果断关注楼主
        蔡垒磊: @竺默默 欢迎
      • :然而情感本是感性的东西。
        蔡垒磊:@得 感性建立在未明白理性的基础上
      • c0e59b1db095:这世上唯有自己可托付终身啊 :pray:
      • L_瓶子:所以是看破红尘了吗~
        L_瓶子: @蔡垒磊 说得好👍
        蔡垒磊: @L_瓶子 在红尘中入世,在红尘中出世
      • d1d7ba92cbbc:能这样看清婚姻、恋爱和人性,真是不简单 :+1:
        2eac84df2229:@给自己从头再来的机会 同意
      • 智能大猩猩:学到好多……
      • 酒红色T恤:作者分析到位,多处深入人心,并使人恍然大悟!雄才,雄文!美哉!壮哉!
      • 油小麦:“一见钟情始于把他骗上床的冲动”,哈哈哈,一针见血
        41d4825babdc:@油小麦 说到点子
        狮女柔心_Nicole陶:@油小麦 是的
      • 059349cde8e3:我竟然看完了。。。一气呵成,壮哉
      • c733dbb4f2e3:喜欢作者如抽丝剥茧般如此理性地分析婚姻与爱情👍
        add1f96f7758:@吴非凡 同样深深受教
      • 43f0490249b9:好长的雄文,敬佩作者的逻辑和对人性的深刻认知,好牛!
      • 20fbc5fc7090:作者是我见过对婚姻理解最理性、最本质的人
        狮女柔心_Nicole陶:@望爷 好文
        7b69c0aa862d:@望爷 赞同

      本文标题:深解男女关系——为你揭示婚姻背后的真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nnz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