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阶段,有个”三年级现象“,就是孩子一二年级成绩挺好的,但是到了三年级成绩就掉下来了,这是因为,一二年级是低年级段,这一阶段,学习内容比较简单,只要是智力没有缺陷的孩子都能够学得很好。
正是因为大家都很好,有的家长就忽视了一个问题,就是低年级段主要的任务在于学习习惯的培养,而家长看到孩子学习成绩挺好的,也就不在乎、不重视学生的习惯了。反正一二年级作业也不多,背诵的,课文短,难度不大,孩子很容易就背诵上来了。写的作业就更少了,现在教育部明确要求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作业。
也正是因为这种情况,造成了孩子学习很好的假象。而实际上,很多孩子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反而是养成了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比如做作业拖拉磨蹭,但是因为作业量小,拖拉的时间也不会太长,往往引不起家长的注意。
到了三年级后,学习内容丰富了,学习科目也多了,学习要求高了。这时候,那些学习习惯不好的孩子,跟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孩子,成绩开始拉开差距,而且差距越来越大,也就产生了所谓的”三年级现象“。对于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孩子,是不存在什么”三年级现象“的。
那么,”三年级现象“如何破解呢?既然是学习习惯导致的问题,当然还得从习惯方面入手,什么地方跌倒,就要让孩子在什么地方爬起来。
首先,要给孩子加油打气,不要给孩子焦虑。有些家长看到孩子成绩下降,就心急火燎,把自己的焦虑传染给孩子,导致孩子也焦虑起来,失去了自信心。自信,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和基础,家长一定要坚定孩子的信心,让孩子确立起自己一定能学好的观念,树立起自信心。
其次,重头开始,纠正不良习惯,培养良好习惯。注意力不够集中的,要进行专项的注意力、专注力训练,没有时间观念的,要进行时间观念的训练,让孩子学会自主管理自己的时间。关于专注力训练、时间管理等方法,我在之前好多篇文章中都详细谈到了,大家可以看一看,也可以看看我在这里给大家推荐的书。有些书可以说就是训练的教科书,只要坚持,一定会收到良好效果,家长一定要有耐心,给孩子时间。
第三,不能只盯着成绩,成绩下降了,就送去补习班,这只是治标不治本,习惯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补课即使暂时提高了成绩,以后掉下来还是一定的,只要从根本上解决习惯的问题,成绩问题以后就不再是问题。
(文:当代师说;图: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