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效应”是指当一个人在做某件事情时,其他人被动地为他的行为付出代价。
“正外部效应”是指这种行为为其他人带来了正面的效应。与此相对应的,当我们的行为给其他人带来的效应是负面的,那就是“负外部效应”。
其实,人类有很多种办法去阻止环境污染活动,但是我们却不想阻止,或者说不愿意为这件事投入各种类型的成本!
正是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外部效应”,让要求医生勤洗手,民众不开空调、绿色出行的动机就非常不充分,也就无法真正改变他们的行为。
当人类的行为带来的后果是一种外部效应时,即使他们知道这样做会对其他人造成危害,他们也并不会产生足够的动机,而真正地去改变自己的行为。知错而不能改,也是人的一种本性。
相对年龄效应”是非常常见的,它告诉我们,出生所带来的影响无处不在。
“相对年龄效应”固然重要,但不该被过分夸大。
只有通过“刻意自觉的训练”,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成功的球员或者其他领域的精英。而这种“刻意自觉的训练”必须要有三个关键的要素:制定具体的目标;能够迅速得到反馈;既努力提高技能,又关注结果。
“涓滴效应”,是指一件事情的影响并不是一对一的,它是不断扩散的,是会引起一系列连环反应的。它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常见。
购买养老保险的人,平均要比没有买的人活得更久。事实上,养老保险提供的细微收入,让这些老人们多了一些活下去的动机。旁观者效应”是指当一个悲剧事件发生时有多个围观者的话,反而更容易导致这些旁观者们无动于衷。
实验组的密切观察行为使得被试者的行为因为被观察而发生改变。
人类行为受到了一系列复杂因素的影响,包括行为动机、社会规范、判断标准与经验常识,也就是特定情景。
大部分的给予行为,都不是纯粹的利他主义。一个人行善,不仅因为他想要帮助别人,还因为行善让他看起来善良,或者是因为身边的人都做了,不做就显得自己很差劲。
人性本善和性本恶本身就是伪命题,人类既不是好人,也不是坏人。
人类在刺激之下,会做出相应的行为或反应。事实上,人类总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或控制,因此在行为上体现出变好或变坏的反应。
非预期后果法则,是指事情的最终发展态势违背了人们在最初做这件事时的初衷。这一法则是当下影响最大的客观存在的法则之一。
最困难的问题,往往有最简单的解决办法。事实上,最简单的解决办法通常也是最佳的解决办法!
我们的政府不喜欢去找出更便宜、更简单的解决办法,相反,他们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代价很高的、执行有难度的对策。
有时候市场比政府更给力,人们从经济成本-效益比较的角度出发所做出的选择更有说服力。
性别歧视的确是造成男女收入存在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女性自身缺少追求高水平工资的愿望,或者说这样的愿望不够强烈。
高水平的工资待遇能够有效地驱使男性更加努力地工作,但是对女性来说,她们的动机就没有那么强烈了。
事实上,薪水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由供求法则来决定的,这可比国家的法律管用多了。
正因为警察们大量地逮捕供应商,市场上的这些产品或者服务就会大量地减少,导致供求失衡,那么不可避免地,性服务市场的价格就能够涨上去了。而高薪的待遇又会导致更多的供应商出现。
这样一种对同样的产品和服务制定不同的价格的做法,在经济学上被叫作“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想要能够真正实行出来,必须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一是某一部分的顾客必须具备明确的、能体现出愿意支付更高价格的特点;二是供应商能够有能力防止所出售的产品和服务被转卖,从而被再次套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