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知道《兰亭序》在书法界是神一般地存在,千百年来都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但据说真迹是早已经不存在了的。我们现在看到的这许多的版本,都是不同朝代的临摹版而已。据考证,明代董其昌曾云,[出自唐名贤(指唐人冯承素)手摹的兰亭,可以称为诸家契帖,乃神物也],从这位明代大家的口中可知,兰亭的临摹版就数唐人冯的最得原帖真章了。
至于兰亭本身的魅力,则是一直流传下来的,凡是爱书法的人莫不寤寐以思。林曦才女也是时常推崇,她的书法视频不时会提及,说的此帖如何挥洒淋漓,笔笔含情,又似跳着芭蕾舞,时而铁书银钩,时而飘若游云,最难得的是一气呵成,中国古人最讲究的那个气能在通篇体现出来。
我虽然开始写字,但只是初级阶段,对于兰亭这样的神贴总觉像高山般存在,是望尘莫及的,也只能归归正正临着智永的行楷千字文而已。
最近得知文化馆书法班的老师说最新一期开班将会选兰亭做课程,如果想参加的话,要提前交作品参加评选,我又有些心动了。
凑巧,上周在广州的南国书香节里,翻阅到相关的资料,才知道,原来每个朝代每个版本的兰亭都有着不同的味道和字韵,真恨不得马上就开课,马上听老师好好说说兰亭。
就这样,一本唐人冯承素摹本的兰亭序就被我带回家了。如书法群老师曾说,不怕,大胆下笔吧。我拿出了画油画的勇气,想当初,我也不会画油画啊,但拿起画笔后,还不是很顺利地就画出了甲壳虫和星空下的地球。如今,也不妨试试兰亭吧。
第一、二天写,感觉前面章节的字体秀丽,笔锋分明,还是比较容易下笔。
艺术文化古今谈| 初会兰亭序 艺术文化古今谈| 初会兰亭序到了中段果然渐渐连贯并挥洒起来,我那是完全跟不上节奏啊,就像明明跟着健身教练在跳健身操,但由于不熟悉步骤,逐渐凌乱了。
艺术文化古今谈| 初会兰亭序原本我是竖着写的,也没有压格子,便试着压一下格子,希望自己能控制住落笔,但是到后面也没办法跟上书写节奏,简直就只能自己跳自己的,无法无章,群魔乱舞。也由于分篇写,那字体的气是没有了。
看得眼花缭乱,最后原本是‘’陈迹‘’,反了,写了‘’迹陈‘’~最后一天,余下数字,终于一口气临完了,我能说最后还是勉强发现了与原帖有唯一相似之处,就是我的每一个字基本也是不同的个性和凌乱吗?哈~。
艺术文化古今谈| 初会兰亭序兰亭集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因为把兰亭临过了一遍,我发现全文里面的‘’之‘’字虽多,却居然没有相同的,这还不算,有些笔划看着怪异,却又突然圆转自如,真的不是随便可以挥就出味道的呢。
而对于全文,我挺喜欢上面节选的一段文字。文献里说,永和九年这次的稽山聚会是王羲之任内史后的第一次组织聚会,当时他应该是处于失望和失意当中的,唯有借山水抒情怀。他对环境的描写极为细腻,写着写着就在山水情怀中领悟到了人生百味,挥就了这个传世作品。
最后我也画个场景来丰富一下,希望这几页‘’初稿‘’也可以作为参加书法班课程的评选作业吧,即便不可以,也心安了。
(8.30)
艺术文化古今谈| 初会兰亭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