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对楚国历史稍有兴趣的人,对楚平王听信奸佞小人的谗言,无端地诛杀伍子胥的父兄,以及逼迫伍子胥逃亡吴国的这段历史,都会有无尽的感慨,也会有一些个人的不同看法。
就让我们走进这段历史,重温这段历史事件的发生,对当时的楚国,对吴国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以及对现在的我们会有什么样的警示作用。
首先让我们来简要的回顾、了解一下这段历史。
伍子胥雕像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员,字子胥,楚国(今湖北省监利县黄歇口镇)人,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
伍子胥的父亲伍奢(伍奢:楚庄王时重臣伍举之子,伍子胥的父亲,春秋后期楚国大夫,楚平王时担任太子太傅,
后来由于费无忌对太子建的陷害,伍奢含冤被逮捕。
费无忌,春秋末年楚国佞臣,官至太子少师。楚平王本为了联秦抗晋,让其子太子建与秦女孟嬴联姻。
派费无忌到秦国去迎接秦女孟嬴,因为孟嬴长得非常漂亮。费无极便在平王面前渲染孟嬴绝世美丽,天下无双,便劝平王自己娶她。平王好色,强纳儿媳,费无忌也转为侍奉平王。由于担心太子建登位后对自己不利,于是不断离间平王和太子建。
迫害太子建与伍奢全家,伍子胥携太子建侥幸逃到吴国,给楚国大乱埋下了伏笔。
由于费无忌的陷害,伍奢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唯有次子伍子胥得以成功逃脱
伍子胥逃脱之后历经艰险,到了宋国,恰逢宋国内乱,只好辗转来到陈国,打算经陈国逃到吴国去。
从陈国往东行进了几日来到了昭关,这就是让伍子胥一夜白头的地方。
昭关昭关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地处险要的位置,关口前面便是大江,两边山高路陡,形势险要,还有重兵把守。在这个地方,伍子胥看到士兵在一个个盘查,检查的非常严格,而且他的画像已经被楚平王找来的画工画出来贴在各个城楼墙壁上,见到此处检查如此严格,他心里便开始忐忑。
前面已经说了,伍子胥眼前的昭关是个非常险要的位置,所以有重兵把守,而伍子胥要去到吴国就必经此路,所以他不得不想办法从这里过去。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伍子胥还要躲避后面的追兵,所以在苦思冥想也得不到解决办法,之后竟然一夜愁白了头发。
伍子胥过昭关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
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拜孙武为大将,伍子胥为副将,派自己的亲兄弟公子夫概为先锋,发兵六万向楚国进攻,把楚国的军队打得一败涂地。那时候楚平王已经死了,他儿子楚昭王眼瞧着郢都难保,匆匆忙忙地逃到随国国去了,楚国从来没败得这么惨。
伍子胥攻破郢都后实行三光政策,为了一泄私愤,不仅摧毁象征楚国王权的九龙之钟,还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烧高府之粟,以报杀父之仇,夺兄之恨。
吴国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谋,西破强楚、北败徐、鲁、齐,南亡越国。伍子胥助吴王成为称霸一方的诸侯。一时间令各国诸侯噤若寒蝉,连大气都不敢出了。
作为楚人,伍子胥无疑是一个具备了高智商的人才。像伍子胥这样的人才不能为楚国效力,却逼迫背井离乡逃奔吴国,为吴国所重用,最终帮助吴国打败自己的祖国。这段历史真的让我们平添无限的感慨来。
楚平王昏庸无能,分不清谁是忠臣,谁是奸贼。听信奸佞小人的话,杀害忠良,确实可恨。但是伍子胥为了报私仇,在楚郢都的到行逆施的疯狂破坏行为,却招到了楚国上下的愤慨。其中就有伍子胥的挚友申包胥。
申包胥(生卒年不详),因封于申邑,故称申包胥。今湖北京山人, 春秋时期楚国大夫。
申包胥f前506年,昔日好友伍子胥帅吴军军力攻打楚国,攻入楚都郢,楚昭王出逃到随。伍子胥掘掘平望墓鞭尸。申包胥逃到山里,派人责备伍子胥,为复国,申包胥来到秦国请求帮助,一开始不被答应,申包胥便在秦城墙外哭了七天七夜,滴水不进,终于感动了秦国君臣,史称“哭秦庭”。秦哀公被他的爱国之心感动,亲发战车五百乘,遣大夫子满、子虎救楚。吴国因受秦楚夹击,加之国内内乱而退兵。
楚昭王复国后要封赏申包胥,他坚持不受,带一家老小逃进山中隐居。从此申包胥被列为中国的忠贤典范。
当初,伍子胥与申包胥是挚友,伍子胥逃跑时对申包胥说:“我一定要毁灭楚国。”申包胥说:“我一定要保存它。”等到吴兵攻进郢都,伍子胥寻找昭王,没找到,就掘开楚平王的坟墓,挖出尸体,抽打了三百鞭才罢休。
伍子胥鞭平王尸申包胥让人带话对子胥说:“您报仇的手段,太过分了吧!我听说,人多能战胜天,天也能毁灭人。您曾是平王的臣子,亲自拱手称臣侍奉他,今天竟至污辱死人,这难道不是违背天理到了极点了吗?”伍子胥对来人说:“替我谢谢申包胥,说我就像太阳快落山了,但路途还很遥远,所以我要倒行逆施。”
公元前484年,夫差赐死伍子胥,赠剑令他自尽。伍子胥在临死之前愤恨不已,留下遗言,要家人于他死后把他的眼睛挖出,挂在东城门上,亲眼看着越国军队灭掉吴国。
伍子胥的话果然还是应验了,公元前473年越国亡吴。吴王夫差饮恨自杀。自尽前羞于在九泉之下与伍子胥相见,还特意用一块黑布蒙住眼睛。
夫差(约前528年—前473年),姬姓,吴氏,春秋时期吴国末代国君,阖闾之子,前495年─前473年在位。前494年在伍子胥的帮助下打败越国,攻破越都(今浙江绍兴),使越屈服。夫差执政时期,吴国极其好战,连年兴师动众,造成国力空虚。勾践不忘会籍之耻,国力逐渐恢复。趁夫差举全国之力赴黄池之会时,越军乘虚而入,并杀死吴太子。夫差与晋争霸成功,夺得霸主地位后匆匆赶回。前473年,越国再次兴兵,吴国被灭,夫差自刎,时年55岁。
吴王夫差文章写到这里,草根真的是感慨万千。伍子胥大起大落,跌宕起伏的人生际遇,不免令人叹为观止。楚人对伍子胥的遭遇先是千般同情,后又万分愤恨。倒是吴人怜惜伍子胥,在他被赐死的5月5日纪念他。
所以说对伍子胥这个人的评价,从古至今都一直争议不断。
孔子说过一句非常有名的成语,叫“以德抱怨”,草根以为这个成语用在评价伍子胥的“倒行逆施”的行为上,倒是很恰当的。如果伍子胥当初不对楚国实施如此惨烈的报复,包括掘平王墓,鞭平王尸,而是“以德抱怨”,结局会是怎样的情形,我们不得而知。因为历史不容假设。
以德报怨这个词出自《论语·宪问》,意思是说别人做了伤害了我们的事情,我们不能记恨别人,反而要对他更好。
这个句话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费解啊!但草根以为对我们现在的人来讲,启示作用还是蛮大的。伍子胥的人生悲剧对我们后人的警示意义也是很大的。
那么伍子胥的命运悲剧对今天的我们到底有什么启示?草根用一句话来作答: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伍子胥之所以被吴王夫差赐死。是因为他亲眼见到伍子胥狠毒的一面,有这样的一个人在身边,哪一个人都会寝食难安,更不要说疑心极重的夫差了。所以,伍子胥的悲剧命运与他刚烈暴虐的性格有莫大关系。
我们常常讲:性格的悲剧就是命运的悲剧。
大家觉得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