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南瓜被老师批评了!正写检查呢!"
这个消息像一颗炸弹,让区二小三年级炸开了锅。
小南瓜是个外号,"小"是形容他的身形,又瘦又小,像个小豆子;"南瓜"是形容他的性格,一棒子打不出来一个屁,面到了极致。
一个人面到别人感觉不到他的存在,面到如空气般人畜无害,也就有了名声。当这样一个人居然被老师批评了的时候,批评本身就成了超级重磅的头条新闻。
其实,小南瓜有点冤,他只不过是发了一条微博。
那天是星期天,是小南瓜的生日。
面面的小南瓜,本能地反感任何需要与人直接打交道的玩具,比如足球、弹球⋯⋯但是他喜欢拍照和发微博,这是他与世界沟通的方式。
那天他得到了妈妈送的生日礼物——一部能拍照和发微博的智能手机。
小南瓜走在路上,带着他的生日礼物。路过消防队门口,见到消防员们正在清洗一辆新型的消防车,那车很酷,像擎天柱一样酷,在阳光下闪着光。小南瓜毫不犹豫拍了下来,发到了微博上,并配了一句话:"好酷的车,我也想有一辆。"
小南瓜没有注意到的是,除了车,画面里还挂着一道横幅——"向XX消防英雄学习"。
按说,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儿。不过凑巧,有个大学生也是那天过生日,他的女朋友也送了一台能刷微博的智能手机。他拿着刚到手的手机,在离小南瓜两站地的车站在等公交,百无聊赖的就刷起了微博,恰好就发现了附近的小南瓜发的这条微博。
无聊等车中的大学生,随手就转发并评论了一句:"英雄尸骨未寒,小学生只看到了车很酷"。刚发完,车就进站了,他搂着女朋友跟着人群上了车,开始了甜蜜的一天。
同样是这个星期天,正在报社实习的记者刘言早早就起来了,前两天的火灾,他因为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报道,最近也跟着小小地火了一把。除了报社领导对他另眼相看外,还有很多学校机关邀请他作为事件亲历者去做报告、谈体会。这不,星期天的上午他也没闲着,正为明天去区二小的报告准备着PPT。
"要想讲的深刻,就得突出现在的小学生是多么需要英雄主义的教育。最好能找点实例",刘言一边出神地想着明天的报告,一边无意识地刷着微博,接着,就见到了那个大学生——也是他的同学的那条微博⋯⋯
周一的报告很成功。刘言生动的还原了英雄的事迹,并结合当前小学生的思想情况,深刻地揭示了进行英雄主义教育的必要性。讲到动情处,老师们都沉默不语,而讲到深刻处,校长也连连点头。尤其是那条微博的截图,更是让校领导们沉思不已。
在演讲结束后,校长上台做了总结发言,他说:
“感谢刘记者给我们做了这么生动的英雄事迹报告。我在下面除了感动,更多的是反思。反思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会无视英雄这么感人的事迹,而只是感叹消防车有多酷!我希望不仅仅是我,我们的老师,包括那位同学自己,都要好好的反思一下了。”
校长说的很动情。台下的老师们听的也很投入。回教室后,小南瓜就被责令写了一份深刻的检查。
小南瓜熬夜在家写检查的时候,心里最后悔的事情只有一件——为什么要老老实实的在微博简介上写下自己的学校年级班级和姓名。
写完检查,小南瓜默默地走出房间,把手机还给妈妈,一声不吭地低着头又回到了房间里。
"这孩子越来越内向了,这可怎么办?"小南瓜的妈妈说。
"唉,可怜的娃,从小就没了爸爸,怎么能不内向⋯⋯"说话的是小南瓜的奶奶,她摇着头,望向柜子上的黑白相框,里面一个青年男人穿着消防服,正在微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