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天柱有三,盖衡,庐与武功,衡首庐尾,武功中跨袁吉,屹立最高……乃乾坤之胜境。”
东南三大天柱中跨袁吉的武功山,道教历史悠久,传说远自汉晋的玄学老祖葛玄、葛洪即在此结庐修道,羽化成仙。
金顶下方100米海拔1864米处,即建有白鹤峰庵,亦称顶庵,俗称“茅庵”,供张(道陵)、葛(玄)、许(逊)等正宗道祖,同时还祀王爷、包公、雍天君、赵公元帅、李靖等神像。
武功山|万里云山齐到眼,九霄日月可摩肩 武功山|万里云山齐到眼,九霄日月可摩肩庵始建于唐神龙元年(705年),旧址在吊马桩后山窝,以石砌墙,茅草覆盖,故称“茅庵”。乾元年间迁建山顶,故称“顶庵”。
庵历经灾害数度毁损,几番重建,远观颇新,而行至山门,历史沧桑扑来而来。山门建于清康熙六十年(1722年),清乾隆五十八年重修(1793年),“白鹤峰”三字斑驳,依稀可辨,楹联倒字迹清晰似新刻。
“万里云山齐到眼,九霄日月可摩肩”,这就是我们眼前的美景啊!
武功山|万里云山齐到眼,九霄日月可摩肩 武功山|万里云山齐到眼,九霄日月可摩肩 武功山|万里云山齐到眼,九霄日月可摩肩 武功山|万里云山齐到眼,九霄日月可摩肩我也想细细描摹一番这人间仙境,只是有心无力,心服口服想寻根求源找来拜读。原来它出自一首咏武功山的诗,作者刘存一先生,萍乡太坪人(今安源区白源镇),清光绪癸卯科举人,留学日本,历任吉水知县、吉安知府、江西省民政厅厅长等。
这副名联由来还有个故事。
一天,刘存一先生与一位临川来的秀才在半道上遇见,便结伴而行,同上白鹤峰。在白鹤观抽签朝拜葛仙君等道祖后,去峰顶观赏山景。此时金顶云滚风疾,他们衣袂飘飘,犹如仙人腾云驾雾。
少顷,来了一位僧人,同赏这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后,秀才提议到附近的和尚崖,换个角度。于是他们又爬上了和尚崖山顶。
这时,刘存一对身边的两位说:“登山不可无诗,登名山更不可无诗,我们三人一人来一首七律怎么样?”另两位欣然赞同。
登上山顶犹如到了天上,秀才建议用“天”作韵。和尚于是请秀才先来,他们次秀才的韵。
秀才略一思索,脱口道:
擎香一炷拜苍天,求福求官万万千。
身陷红尘遭冷眼,神游碧落踏云肩。
若能他日鸿图起,便谢今朝山水连。
人事因缘无地界,常生百感到临川。
和尚沉思了一会,也吟了出来:
鸡鸣霞色五更天,如蚁凡思万万千,
有意如来开睡眼,无言香客触吟肩。
慈航普渡沧波起,妙手回春世俗连。
禅定修身登佛界,超然物外赏山川。
刘存一此时已是胸有成竹,只听他朗声诵道:
巍峨峰岭柱苍天,足踏僧头看大千。
万里云山齐到眼,九霄日月可摩肩。
鲲鹏振翮长风起,琼岛飞涛瀚海连。
便驾仙槎寻境界,开怀一啸动晴川。
秀才一听,连声赞道:“姜还是老的辣!佩服,佩服!”
僧人却有了意见:“阿弥陀佛!刘施主,您的诗好是好,但是您怎么非得踏着老衲的头来看大千世界呢?”
刘存一呵呵一笑:“我不是踏您的头看世界,而是踏着我们脚下的和尚崖看世界呀。”
原来!僧人恍然大悟,佩服有加。
刘存一先生这首七律不久就传遍萍乡全县,“万里云山齐到眼,九霄日月可摩肩”,虚实再现武功山波澜壮观的盛景,白鹤峰山门重修,便采做了山门楹联。
推荐阅读:
武功山|在金顶玩疯了
武功山|金顶,我们终于上来了
武功山|终见吊马桩真面目
武功山|暴雨阵阵勇向前,绝望坡前犹轻闲
武功山|花式夕阳
武功山|你好,和我一块打滚玩好么?
武功山|脑袋被门夹了
武功山·濒危之树
武功山|如果有人愿意陪你山顶吹风
武功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武功山|海阔心无界,山高人为峰
武功山之高山草甸
武功山之云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