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插坐学院何川老师的直播课继续,今天的主题是《如何从本质上理解用户体验》?
在直播前,老师插了一句题外话:练习,比学习更重要。不要疯狂地看书,看知识,不要把学习当工作,也不要当任务。
等你发现不会时候再学习,或者边学习边实践,这样可能会活的更轻松,进步也会更快。
之后老师就切入了今天的正题。
我们现在为什么这么关注用户体验?
老师像每次开课前一样,先丢出一堆问题,引发学员的思考。这种启发式教学法,我觉得很好。
这几个问题是这样的:
为什么以前用户不是一切?为什么以前消费不升级?为什么小时候没有用户体验?原因是什么?
答案很简单,因为现在任何一个行业都处在基本消费供大于求的阶段,吃喝玩乐如果要求不高,遍地都是。
但是,相对优秀的产能和体验相对稀缺,消费者越来越需要满足个性化需求。
但市场上各个领域都会有一些基础性的服务,60--80分的产品很多,如果你做个70分 的产品,基本就等同于恶性竞争。
到底什么是用户体验?
为什么美团外卖和饿了么打架,康师傅方便面遭殃?
把时间拨回十年前,我们为什么要吃方便面?

因为价格实惠,购买便捷,烹饪简单,易于保存,携带便捷,口味特别。
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为什么更喜欢叫外卖?

因为价格实惠,购买便捷,商品丰富,无需烹饪,口味丰富,附加体验多。
吃方便面和叫外卖,在用户体验上有何不同?

理解了上面的道理,再回到这个问题“为什么美团外卖和饿了么打架,康师傅方便面遭殃”?就清楚多了。
因为你在卖一件商品的时候,卖不掉,因为你的优势没有。所以做产品不单要盯着竞品,更要盯着潜在的替代产品或体验。
如何正确理解用户体验?
吃方便面和叫外卖,在用户体验上有何相同点?
一家方便面企业,在用户体验上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是方便。更好吃的方便面与更快的马之间如何取舍?那就是快。
中国最早的制造方便食品的能力,是制造方便的能力,如果一味追求更好的口味,可能会被时间打败。
再来思考下,为什么传统方便面企业,做不出美团外卖?
因为产品单一,没有认识到核心问题,方便。
不过,就像商业模式可以有很多选择一样,用户体验也没有一句标准定义。
由上述案例,引出决定用户体验的5个层次(重要性由上而下)
战略存在层:用户为什么会持续、确定地需要你
能力圈范围层:哪些事情必须做,必须不做,以及做到什么程度
传统媒体为什么会没落,就是在能力圈层这块出现问题
资源结构层:我们要联合谁,我们要颠覆谁?
美团外卖和方便面和商家不是竞争关系,美团外卖联合的是所有的餐厅、超市,尽量不颠覆任何人。
角色框架层:每个用户界面需要多少元素,以及调用规则
感知层:颜色、材质、声音、嗅觉、尺寸、轻重等
由浅入深地思考,由深到浅的取舍,才能取舍的出来。
思考下,为什么一家饭店不开的美团外卖,可以比所有餐饮集团都值钱?
美团外卖的用户体验的5个层次:
战略存在层:美团外卖,送啥都快
能力圈范围层:只做交易和配送,不做仓储和供应链
资源结构层:联合更多商家,打败其他外卖服务商
角色框架层:美食、超市、生鲜、下午茶(宵夜、早餐)。。。
感知层:按钮大小、UI配色、字体、间距、扁平化。。。
总结以上可以看出,所有成功的商业模式,首先是战略存在层用户体验的胜利。
也就是从根本上回答了,用户为什么会持续确定地需要你。
从用户体验的5个层次可以看出,做产品前先思考做什么,再思考做成什么样。
衡量用户体验的标准有哪些?
战略存在层:刚需程度(痛点程度、替代成本、使用频次)
能力圈范围层:运营效率(覆盖率、渗透率、核心体验迭代率)
美团外卖花所有时间只做配送,决定做什么之后,能力圈层要进行取舍
资源结构层:价值实现主体(规模、密度、购买力、稳定性)
美团要覆盖所有商家,所有的外卖店,就要衡量这些商家的稳定性如何
比如滴滴联合的有出租车、专车、黑车、私家车
角色框架层:价值要素排序和调用规则(高频要素、运营需求)
下面,何川老师举了两个例子来加深理解。


再比如星巴克咖啡的纸杯设计,为什么星巴克咖啡相对不是那么烫。

感知层:用户使用过程体验(用户喜好、信息传递效率)
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星巴克的纸杯,本身不是隔热防烫的?
1、既节约成本又环保,符合星巴克的经营理念
2、大部分咖啡的温度,并没有达到十分烫手的程度
3、使用单独的杯套,可以增加顾客的愉悦程度
4、增加品牌识别度,塑造独特的用户记忆。
再来思考一个问题:星巴克的桌椅和插座电源体验很一般,这种设计和哪种要素相关?
他希望你简单的交流后就赶紧离开,提高翻台率。
继续思考:你会因为什么原因,而转发一张课堂海报?
内容价值、身份表达、视觉美感?
再思考,你为什么会选择一款音乐APP?
音乐风格?独家歌手?APP设计?
最后何川老师引出了有效提升用户体验意识的5种思考?
1、战略存在:能否持续、高效地满足最普遍的用户需求?
2、能力圈:能否集中解决最高频最关键的体验问题?
3、资源结构:能否实现多方价值主体的共赢共存?
4、角色框架:能否将价值要素的呈现和调用做到效率最大化?
5、感知层:能否能大幅降低用户的认知成本与操作成本?
美团点评的角色框架设计思路:关键价值传递效率最大化
最后思考一个问题:做一幅标准的商品海报,用户想要明确而清晰的卖点,还是想要优质而稀缺的购买理由?

很显然,是明确而清晰的卖点。
这就说明感知层的用户体验设计思路就是:除了帮助用户做消费决策,还要重视引导用户的行为决策。

最后,再回到最初的问题,美团他们最后真正赢得了这场战役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配送!坚定地做配送!
配送也不是它原创的,学习百度,比百度执行更牛,每天前行三十公里。
外卖配送能形成非常好的网络效应,所以他们坚持做。现在有50万外卖团队。
美团外卖,送啥都快。市场已经打到61%,目标是70%。
总结下来就是,用户体验没有标准答案,但好的用户体验设计,一定与产品战略密切相关。
矫情,不等于用户体验。
最后引用杨米.穆恩著作的《哈佛商学院最受欢迎营销课》中的一句话,如果你只要找出一个折中的方案,那就去做民意调查,调查一下人们的意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