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爱护环境智慧思想
《史记》漫谈(13)…有仇不报,以德报怨,是不是吃亏了?

《史记》漫谈(13)…有仇不报,以德报怨,是不是吃亏了?

作者: 乐之读 | 来源:发表于2017-07-30 19:10 被阅读1811次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少不了恩怨情仇。

    中国的古话里,既有“有仇不报非君子”,也有“退一步海阔天空”、“相逢一笑泯恩仇”,孰对孰错,颇难定论。

    图片来自于网络

    就大多数人而言,恩将仇报,自然是不齿为之;有仇不报,则显得软弱无能。以前看李连杰版的《方世玉》,雷老虎常把“以德服人”挂在嘴边,那时就想,这是没能力报仇的人,给自己留的漂亮的台阶吧。人家都把你欺负成那样了,靠“德”怎么服人?还是得靠拳头。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桥段,总是会很燃。

    《基督山伯爵》里三大仇人被依次狗带,《大汉天子》里的“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史记·楚世家》里伍子胥为报杀父之仇,颠覆楚国、鞭尸楚平王;《Game of throne》里兰尼斯特家族的“有债必偿”,《琅琊榜》里梅长苏自残折寿、倾尽所有的终极复仇……

    有仇必报,于情于理,都有足够的理由。即使是以仁义为先、鼓励利他的儒家,也在《论语·宪问》里说:“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由此看来,《史记》里的这几则“有仇不报”的典故,便显得另类了。


    -1-

    第一则,出自《史记·晋世家》——

    晋文公重耳,在外逃亡19年后,终于等来了晋国的内乱,在秦国的帮助下回国,杀晋怀公,自立为君。

    晋文公重耳,图片来自于网络

    一朝天子一朝臣。晋怀公的大臣吕省、郄芮担心会被新王所诛,计划先下手为强,把晋文公烧死。以春秋时期大臣作乱的成功率来看,对这阴谋毫无察觉的晋文公,绝对是凶多吉少。

    这时,老天给了晋文公一个机会。

    一个名叫履鞮的宦者知道了这个阴谋,想告诉文公。但麻烦的是,履鞮是文公的仇人,当年曾奉晋惠公之名,三番五次地追杀文公,还险些得手。

    履鞮求见文公,文公拒绝,派人传话给他:“当年在蒲城,你那么卖力地追杀我,砍掉了我的衣袖。后来我去和狄国国君打猎,你又为惠公来追杀我。惠公和你约定三天到,你竟然一天就赶到了,也太快了吧?你仔细想想吧!”

    言下之意,你当年追杀我的时候那么卖力,如今想靠这么个不知道靠不靠谱的消息就解脱前罪?

    以常人而言,晋文公继位后,有足够的理由杀掉履鞮。但他不仅没报复,还给了履鞮申辩的机会。

    履鞮把握住了这个机会,说服了文公。文公设计,将叛乱扑灭。

    如果晋文公和大部分帝王一样,登上王位后先来个快意复仇;或者晋文公面对仇人分外眼红,无视仇人的建议,那晋文公的长期隐忍逃亡,只会落下个短命君王的笑话,更谈不上什么开创霸业了。


    -2-

    第二则,出自《史记·齐太公世家》——

    齐襄公是个奇葩的大王,不仅和鲁国夫人通奸,还将鲁国国君灌醉后弑杀,荒淫无道。他的两个弟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也就是齐桓公)为躲避祸患,逃亡他国。

    等到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所杀,公孙无知又被雍林人反杀后,两位公子继位的机会来了。

    当时的情形是,先到先得,就看谁能先一步赶回齐国。公子纠逃在鲁国,回国路远;公子小白逃在闾国,回国路近。

    大名鼎鼎的管仲,当时还未和小白结缘,反而辅佐的是他的死对头公子纠。为了弥补自家主子在路程上的劣势,管仲使出阴招,抄近路在小白回国的路上设下埋伏,并成功地一箭射中了小白……的衣袋钩。小白机敏,顺势诈死。管仲被骗,兴高采烈地回程报喜,公子纠以为胜券在握,便优哉游哉,不再全速前行。等到了齐国后傻眼了,小白早已登上王位,一代霸王齐桓公,就此现世。

    图片来自于网络

    新王登基,第一件事便是有仇报仇,有怨报怨。想那管仲老贼,一箭之仇,险些爆头,孰不可忍。齐桓公写信给鲁国,道:“管仲是我仇敌,我要把他剁成肉酱才甘心。”写完信还觉得气不过,立马发兵攻打鲁国。

    这时,鲍叔牙发话了:

    “君将治齐,即高傒与叔牙足也。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

    ——“如果你只是想治理齐国的话,用高傒和我两个人就够了。如果你想称霸,非管仲不可。”

    一边是毫厘之间的杀身大仇,一边是“可能”会有的霸业,如何抉择?

    众所周知,齐桓公选择了后者。

    如果从上帝视角来看,齐桓公的选择似乎很划算。但如果身临其境,在未来一片模糊之时,只靠着对某种可能性的期望,就抑制住“剁成肉酱”的冲天仇恨,何其难也。


    -3-

    第三则,出自《史记·五帝本纪》——

    著名的尧舜中的舜皇,家庭环境何止是苦不堪言,简直是地狱般险象环生。

    舜,图片来自于网络

    “舜父瞽叟顽,母嚚,弟象傲,皆欲杀舜。”

    不知道这家人脑回路出了什么问题,父、母、弟三个人,都想把舜给杀了。

    第一次,舜他爸(瞽叟)和弟弟(象)看到舜在仓库上面干活,立马放了把火,想把舜烧死。舜找了两根竹竿,用撑杆跳的方式,侥幸逃掉了。

    第二次,舜下井干活,爷俩用土把井口堵住,想把舜给活埋了。两人都以为舜这次死透了,开心地回家分赃。象抢了尧皇赏给舜的两个老婆,爹妈抢了舜的其它财物。结果,舜在井道里找了个空洞,又逃了出来。

    面对针对自己的两次致命谋杀,包括夺妻之恨,夺家之仇,舜同学的反应是:“复事瞽叟爱弟弥谨”。什么意思?一如既往地孝顺父母,爱护兄弟,还比以前更加诚恳谨慎。

    以德报怨的极致案例,莫过于此了。


    -4-

    这三则典故,讲的都是帝王、霸业,离寻常人家,显得有些距离。

    故而,此文并非建议凡事都打不还口,骂不还手,做一个逆来顺受的小废柴。只是,提供一个角度——

    这世上,有些仇不报,有些怨不怼,还真不一定会吃亏。

    就大乘佛教的观点来看,成佛是为了利益一切有情众生,而一切有情众生,对于成佛者而言,都是有恩的。

    别人骂你、打你、坑你时,他们为自己造下了恶业,也为你创造了修善业的机会。以怨报怨,是放弃了善业的机会,而和对方造下了相同的恶业。

    有人会问,都以德报怨了,那恶人谁来惩治,正义谁来伸张?

    一靠法律,二靠因果。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恶人自有天收。

    做惩奸除恶、替天行道的大侠,自然是热血男儿们共同的幻想。

    做心怀慈悲、以德报怨的凡人,则算的上是现实中举重若轻、大智若愚的翩翩君子。

    这样的人,或许反而不太会吃亏呢。


    文 | 乐之读 | 简书签约作者

    关于转载问题:请统一简信联系我的经纪人圆十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史记》漫谈(13)…有仇不报,以德报怨,是不是吃亏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usk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