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号就结束了大学四年的最后一门考试,经舍友提议,我在学校又陪他们多待了两天,回到家时已经是10号晚上六点多了。吃完晚饭和母亲,姐姐,外婆围着火炉,吃瓜子看着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天衣无缝》,时不时和他们谈谈我在学校的趣事,逗的他们乐开怀。虽然90岁高龄的外婆根本听不见我在说着什么,可是仍然面带微笑,津津有味的听着我们三的对话,其乐融融。
记忆中,小时候最期待的日子就是过年了。那时候年级小,无忧无虑,尽管家里条件很拮据,但是日子过的也算幸福,至少有父母陪在我的身边。另外值得高兴的是过年了我可以吃到肉,可以有新衣服,可以收到大人们的红包…而这些平常是根本没法享受到的。
小时候家里比较穷,隔几个月才能吃上肉,也没有钱买新衣服,平常穿的都是姐姐们穿不了的旧衣服,只有过年了父母才舍得给我们姐弟三个每人买一套新衣服,也只有过年那几天才能美美地吃上肉。
我的老家在陕西省安康市的一个小县城,每年过年村里特别热闹,村里大妈大叔们会在村里的体育场上表演各种节目,有踩莲船,耍狮子,吐鹭鸶,扭秧歌,唱戏…而我最喜欢的就是耍狮子,因为那些人会跑到村里的每户人家门口耍狮子,带来喜庆,有钱的主人家会发红包给他们,没钱的主人家会请他们吃糖果,水果,还会放鞭炮,而我们小孩儿每次会紧紧跟着那些耍狮子人,只为了可以吃到糖果,那时候真容易满足啊。
过年除了可以看到有趣的节目,而且可以吃到母亲自己做的卤菜,这也算是过年菜谱的一道特色了。每年母亲会在腊八节过后进城购置年货,鸡腿,魔芋,鸡爪,带鱼,腊肉…回来后母亲会将鸡腿,鸡爪,魔芋解冻,洗干净,然后热水浸泡后放进盆里,接下来就是熬汤这一步骤,这是卤菜最重要的过程,首先将所需的材料,八角,草果,香叶,香草,大茴,小茴,花椒,生姜,白芷,月桂叶,桂皮,甘草,盐等,加入适量的水煮开,然后再另外熬点卤汁,这个是为了卤菜调色和调味的,适量的白糖和少量的油爆炒,一直等到糖水完全变黄,卤汁也便好了,然后再倒入汤中一起煮,等到汤煮沸时再将需要卤的菜倒入锅中,大概1个多小时基本上卤菜就好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757356/0ce462f3a5ecdc44.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2757356/29b5383a5618652e.jpeg)
除了卤菜,母亲还会自己做包子。说实话母亲做的包子比城里卖的好吃多了,我一口气能吃五六个呢。母亲每年会做各种馅的包子,有萝卜馅的,韭菜粉条的,大肉白菜,土豆,酸菜…而我最喜欢吃的是土豆馅的,虽然从小土豆吃的够多了,可是实话说我还是觉得吃不够。
对我们小孩子来说,过年最快乐的莫过于穿新衣服,收红包。大年30吃过晚饭,我们姐弟三个就溜出去了,和邻居家哥哥姐姐们一块儿出去放鞭炮。 那时候鞭炮可不像现在花样多,又贵,我们玩的最多的就是5毛钱一盒的板炮,或者是1毛钱一根的冲天炮。虽然种类不多,但是我们会想着法子玩,有时我们会在炮外面放一个塑料瓶,或者把点燃的炮直接扔进水沟里,炸的水花四溅,然后我们几个相视而笑,乐的不行了。 差不多玩累了然后回来守岁,虽然已经很累很困了,但是想到只要守岁了就可以获得父亲的红包,所以我们忍着困意直到12点收到红包然后懒懒地爬上床,伴着午夜的鞭炮声呼呼大睡。现在想想,还是那时候胆大,现在我都不太敢放炮,大年30凌晨12点放炮的重任就自然落在了弟弟身上。
![](https://img.haomeiwen.com/i2757356/e6d5e99ed149da07.jpeg)
大年初一,父亲起的很早,一一祭拜完祖先们后,父亲自制浆糊,然后搬来木梯,贴好对联,挂灯笼,9点多吃饺子,吃完早饭后就和父亲老家拜年。回老家第一件事当然还是先祭拜祖先们,接着父亲伯伯们叙叙旧,玩会儿纸牌,麻将,我们姐弟和其他孩子们一块儿放鞭炮,踢键子,差不多中午12点多就可以开饭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757356/96a09c9b21567d14.jpeg)
初二,初三…一直到初八都是走访亲戚,拜年,吃团圆饭,大人们围着火炉谈谈各自这一年中的喜怒哀乐以及成绩,偶尔也会玩玩纸牌,小孩儿就放鞭炮,相互之间也会比比谁的新衣服好看,新年就在各种嬉笑声中度过……
时间真快,一转眼十多年过去了,年味也越来越淡。虽然现在过年餐桌上多了许多美味的食物,收到的红包也是当年的好几倍,新衣服的样式也有了更多花样……可是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过年再也没有从前的欢乐,除夕夜大家不是聚在一块儿看春晚,也不是和小伙伴们一块儿放鞭炮,而是各自低着头玩着手机,好像很忙的样子。过年好像也失去了原来团圆的意义。
新年伊始,回忆难忘。每每回忆起十多年前的新年,总觉得自己还是和孩子一样,满心欢喜地期待着新年,希望我们都能不忘初心,开开心心过新年!
#羽西X简书红蕴新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