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一篇)
三、怎么读?
1.首先是态度问题。
尤其是经典书籍,我们一定要有谦恭聆听的态度。例如,有人没认真读过苏氏,不知道是“噱头”还是其他原因,对苏氏《给教师的建议》等经典不屑一顾,甚至还公然“炮轰”苏氏。一看文章,我就笑了——看他“炮轰”的不是苏氏原意(简直风马牛不相及)而是自己的曲解。因为,他没读懂苏氏,却无端制造了几个“盾”,然后,再用自己的“矛”攻击自己凭空制造的“盾”。真让人无语。既然是经典,就说明它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和众人的挑选。果真那么不堪?还能流行到今天?难道世人都是傻瓜?所以,面对经典,我们一定要有谦恭之心,否则,要么你压根读不懂,或者,你所读到的并非经典的原意,而是自己的偏见。当然,这并不代表经典就没有问题,我们也要同情地理解,批判地继承。
2.具体方法。
对于经典来说,需要下一番功夫好好啃读,要做读书笔记,要在书上圈划重点,要仔细做批注,或者用彩笔涂色,用符号标记,要随时写下自己的思考,尤其是困惑,要与书籍反复对话。以后,还要经常翻看以前读过的东西,把它框架化等。我一般是先通读一遍,了解全局。然后,再针对每一个章节,抓住关键词进行梳理,最后再根据目录梳理全书的框架。在读书的过程中,时时需要思考这几个问题:书里到底在说什么?为什么这样说?他说的对吗?对我解决当前问题有什么启发?
3.实践行动。
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用,为了解决者们当下的问题,所以,读书一定要结合自身实践,并转化成具体行动,在实践中去验证这些理论,有用即真理。只有书上的知识在实践活动中发挥出效用,书才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实实在在的工具。
4.输出。
教师的专业成长有三宝: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如果说专业阅读是在大师的肩膀上攀登,专业写作则是在自己的肩膀上攀登。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写作可以帮我们理清思绪,梳理内容,读写结合,才能内化成自身的血肉。
写什么?首先,写相关的学科,我在个人资料里选取的20多篇关于历史方面的内容。语文老师可以解读一些文本。其次,是专业性知识。即教育学心理学类。每读完一本,可以试着写成一篇论文。在我的个人资料里,前三篇都是。
5.要有高手引领。
要建立一些共同体,比如读书会等。我这几年之所以还读了几本书,主要是因为我加入了南明网师,我背后有一个非常专业的团队在引领。这是一种高价值的链接,与高手对话,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大部分学校缺乏真正懂经典书籍的专家,没有高人引领,有的经典很难与现实打通。
最后,再强调一次,不能为读书而读书,不可片面依赖阅读而忽视课程。尽可能从实践入手进行专业阅读,以课程为中心的阅读是效率最高的阅读。要以解决问题为核心,把读书变成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如果只是热心于阅读,却疏于课程或者教学,反而不利于专业发展。对教育教学而言,首要的是付诸行动。
2018-3-29
(完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