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哲思散文
再读《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再读《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作者: qingqianshiguan | 来源:发表于2020-10-08 16:28 被阅读0次

有些课不一定需要ppt

小学教学要少用多媒体,要尽量让儿童完成纸书阅读和手书习惯。

滥用教学辅助设备,有可能是清晰的课堂变得花里胡哨而失其本,学生可能在迷乱中买椟还珠。

课堂上,教师板书,也是“教”。学生听老师讲了一段话,却看到老师在黑板上概括为一句话;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提纲挈领,即时在黑板上浓缩为一个个短语;老师引用某个人的话,黑板上出现的是关键词……这些,学生个个也会“学”。我在黑板上写字时,学生是专注的;学生做笔记,知道老师的习惯:写在黑板左侧和中间的内容,是核心部分;写在黑板右侧的,常常是延展或即兴写上去的人名、书名,或是引文及特殊的短语,有些比较有趣。新生一两个星期就琢磨出来了,以后他也会有自己的习惯。

语文课,特别是小学阶段的教学,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文字,想象出画面,这是形象思维范畴的教育。

但如果教师上课直接放出一幅幅幻灯片,我觉得有可能取消了学生的“想”,一节课看不出影响,时间长了,学生就懒的再想了,适应了“灌”。语文教学要培养出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想象力,凭借语言文字的表达,感悟文学艺术之美的能力。——这个道理并不复杂,我早些年曾做过调查,学生阅读作品,脑海中是有画面的,根据文字或想象,结合生活经历出现具体场景或人物形象,他看到某些版本的插图,会认为“不像”,这种个人体验非常微妙。但是,课堂教学滥用多媒体有可能毁坏他的想象力。

也因为“课件”制作精细,预设过多,一些老师被自己的“课件”套牢,课堂生成的问题无法应对,从而失去了最有价值的教学契机。教师在课堂上不像学习的引导者,而像个放映员。

层出不穷的新技术走进了课堂,加快了课堂进度,可是,教育的特征是“慢”,人在发展中一些过程不能被替代。如果吃饭的过程被“喂养机”取代,或是人工获取营养的过程被“注射”简化,那种生活方式谁也受不了。

有能力“教”,是更有智慧的学习者;学“教”,也因此更会学。

最好的课堂,就是始终有生命和情感。

学生为什么会在课堂上当看客

学生的主动参与,课堂交流才有作用。

中国高等教育有其弊端,但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很多人思想和习惯已经固化,他们在12年的中小学生活中,丧失了好奇心和想象力,其中有很多人的大脑已经“容器化”,坐等灌输,他们从小就知道“听讲”,而不是自由思想。

在课堂上,如果孩子有畏惧,他那些自然的创造的萌娃都将为第一时间被扼杀。这之后,无论教师有多大的本领,孩子的想象力和求知欲都很难回复到那种天然状态。

课堂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场所,教学离不开师生的交流。

教师的课堂,一边要开启蒙昧,一边要防庸俗、自私的市侩习气,真是不容易。

札记1:科技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适当的课堂,使用幻灯片,可以扩大知识容量,提高讲课的效率。但是,如果长期过于依赖幻灯片,完全会毁坏学生的想象力。反而更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吴非老师说,最好的课堂,始终有生命和情感。细细品味,自己在平常的教学中疏忽较多,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课堂上的互动和交流,离不开情感的流露和支撑,说最好的课堂上要有生命,是因为教育始终要把育人放在首位,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札记2:读了吴非老师的文章,《学生为什么会在课堂上当看客》,感触颇多。我们总是提倡有效教学,事实上课堂上总有学生思维不在课堂,即使是老师抛出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他也是看客心理,似乎压根儿就没自己什么事一样。这种学生的心理最要不得。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改变这样的一种状况呢?问题的突破口是让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为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我的教学水平,努力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并把立德树人的目标落到实处,课堂上要循循善诱,积极启发学生思考,是学生感受到思考的魅力和好处。

总而言之,教师要多读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读《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xnqp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