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杂文随笔每日500字底层 草根
谁用谁知道!自己亲手整理的信息才能活用

谁用谁知道!自己亲手整理的信息才能活用

作者: 绿萝宝贝 | 来源:发表于2018-05-13 23:09 被阅读9次

整理信息,是一个不再新鲜的概念。新鲜的是,实践中体会出来的真实感受。

之前整理信息,主要以书中金句和其他比较有感觉的句子为主,目的在于能够引申出其他的观点。这也就是所谓的做笔记了。

对于这种笔记,我最常使用的,还是日本作家奥野宣之的“葱鲔火锅式”笔记法。它主要有两个要素:

第一、对自己来说比较重要的内容,也就是摘抄。摘抄部分用圆圈表示。

第二、写下自己对摘抄部分的感想,也就是评论。评论部分用五角星表示。

要说明的是,摘抄部分后面要就有一定的空白,便于有着足够地方写下自己的评论。

摘抄和评论应该是一体的。但是,实际应用中,我们看到一段话,可能当时有所触动,但是具体有什么样的触动,引发了哪些思绪,一时半会儿却想不出来,只是觉着这段话有感觉。

这时,也不可以强求自己,只是把这段话摘抄下来,把脑子里闪出的只言片语,哪怕就两个字都写下来,就写在评论的地方,这也算是灵感的火花了。

然后,暂时放下,过段时间再看那段话,还有当时写下的词语,或许就有连贯的语句喷涌而出了。


关于整理,必须强调的是,亲手整理的才能活用,也才能用的更得心应手。这里的亲手整理,我认为是手机app里,自己亲自用打字整理的信息,或者在纸质笔记本上,用笔写下的文字信息。

因为是自己亲自动手整理的,与文字做了零距离的亲密接触,所以,对文字信息的记忆也就比较深刻。我们整理信息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帮助记忆,然后在需要应用的时候随时能想起来嘛。

我也用过拍照或者扫描这样的方法做过整理。很显然,这两种方式更加快捷和方便。但是,它们的弊端是,在加深记忆方面比较逊色。如果整理后,没有时间或想不起来反复过目,那就会忘得一干二净了。


奥野宣之还提倡,用写生活日志这样的方式,来积累素材,从而进行知识产出。其实,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获得特殊素材的机会并不多,几乎可以说没有。那么,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触手可及的食材,烹饪出美味的料理,也是不错的。

关于这一点,我最真切的感受,就是前几天坐出租车,司机并没有把我拉到目的地。我记下了自己的感受。第二天稍微做了加工,写出了一篇1500字左右的文章。尽管文章没有产生多大的价值,用一句话加工出一千多字的文字,我觉着这本身就是一种价值。

以上种种,我都是以自己亲手整理信息为核心述说的。至于我之前截图拍照或者扫描的信息,真没有产生活用的效果。

由此,我深切体会到亲自整理信息的好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谁用谁知道!自己亲手整理的信息才能活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apr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