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学习笔记3

作者: 随止心语所自欲律 | 来源:发表于2019-03-30 06:57 被阅读4次

第三章,土壤、风向和雨量。

易于耕种的黄土,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他直接或间接的促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式的,农业形态的官职体系,而纷扰的战国能为秦所统一无疑的,他们也是幕后的重要功臣。

黄土与中央集权。纤细的黄土被河水冲刷,导致黄河泛滥成灾。这就要求有一个中央集权制的政府,来动用所有资源指挥大众治理黄河应对水灾。所以中国的团结出于自然力量的驱使。由此看来,地理条件和历史的发展极有关系,尤其是当我们把地理的范围放宽,历史的眼光延长时更是如此。(这让我想到我们在文革时期和大跃进时期提出的人定胜天的理论,如果我们看待问题,不从客观上找原因,只从主观上找原因,那么永远总结不出很好的规律和经验教训,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受制于客观的条件的。在客观条件允许下,人才能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脱离了客观条件,主观能动性就会成为空中楼阁。)

农业与游牧。游牧民族在粮食短缺时很容易抢夺耕种的农户,这在一定程度上就要求中国农业社会的官僚机构必须置身于一个强有力的中央体系之下。

儒家与农村组织。孟子与孔子都已看清中国命运上,注定必然为一个庞大的农村组织,既要根据某些数学原则行事,但仍需人本主义的调节,所谓儒教是以崇高的情感组成,在这种背景内自有它存在的价值。

要在农民大众之中构成基层组织,无过于提倡家族团结。当中的一个推论则是让世袭君主按照父亲的榜样行事。

事实上整个君主时代,中国始终维持着一部大体不变的刑法,这套刑法也按照社会组织以及家人亲疏之分,责成各人安分守己,以致个人上有何种权利,也只能由这个社会体制而定。(作者的这个观点我是不太同意的,中国人权的发展史表明,虽然大部分的人权是由社会体制而定的,但是我们不能忽略大众的力量对社会体制赋予人权的影响力。如果体制不倾听大众对人权的意见,那这样的体制有可能被大众所推翻。)

家族组织与社会秩序。中国历史上城中绅商与官僚的冲突从未发生。中国的官僚从未失去城市的掌握,事实上中国官吏在城墙之内权力最盛显而易见的,儒家的统治者在立法时确定男人的地位高于女人,年长的高于右背,并且有学识地位之人高于无知之人,他们自以为凡此都与自然法则吻合。但这是一个最低的民众的期望,不是最高标准。这样的只会产生一个组织简单,效能低下,缺乏弹性,欠缺实力的政体。(古代的时候商人的地位最为低下,因此商人也不可能和权力中枢发生冲突,虽然现代社会里商人的地位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由于体制的因素,商人依然难与官僚体系相抗衡,商人也难以掌握经济命脉。一党制的好处就是能集中力量办大事,但是正如作者所说,如果决策失误,将会带来非同小可的差池和过失。这样的弊端在我国有一些解决办法,就是小规模实验,如果试验成功再大规模推广。)

相关文章

  •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学习笔记3

    第三章,土壤、风向和雨量。 易于耕种的黄土,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他直接或间...

  • 大一到大二,我看过的书

    中国小说 1:《白鹿原》陈忠实,一部民族的苦难史,也是中国封建女性的被压迫史。 2:《万历十五年》黄仁宇,“大历史...

  •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学习笔记9

    第九章 统一的途径 淝水战后,拓跋珪成立北魏政权,这一新兴王朝,利用作战所俘虏的人口,拓展农业基础;并解除胡汉豪族...

  •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学习笔记1

    第一章西安与黄土地带。 - 中国文化有多种源头。中国文化受地理条件的因果关系极深。 - 夏代的存在仍然成谜。商代的...

  •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学习笔记8

    第八章 历史向侧面进出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君主,多昏庸无能,这从侧面反映了这时代国家体制的脆弱。面对长期的动乱不安,...

  •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学习笔记7

    第7章长期分裂的局面。 汉帝国崩解后,中国陷入一段暗淡无望的长期动乱时代。豪强兼并所引起的社会不安仍未获解决,甚至...

  •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学习笔记2

    第二章,亚圣与始皇 从个人说辩的能力和长久的功效两方面讲,孟子在传统政治上的地位要超过孔子。孟子所说的劳心者治人,...

  •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学习笔记6

    第6章,名士成为军阀。 汉光武帝刘秀为了能调和各方的利害冲突,极力鼓吹天人合一,自然和谐等观念,使东汉弥漫着一股维...

  •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学习笔记4

    第四章,兵马俑的幕后。 兵马俑的出土,为秦帝国统一天下提供了许多重要的线索。这些证据显示,中国的历史性格与世界其他...

  •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学习笔记5

    第5章,第一帝国:树立楷模。 这章主要讲西汉的历史。 从控制地域和曾在时间上讲,汉朝和罗马帝国可以相提并论。但是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学习笔记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bll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