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今天我们进入到第二章中第二节的共读。
自己设立成功标准:我们无法让所有人都满意
在第二节中,作者提到如果我们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将会成为我们获得成功和幸福的障碍。
作者提出两个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情况:
一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为了避免冲突,哪怕是正确的事情也从不去做;二是希望给别人留下坚强、有能力和聪明的印象,担心自己脆弱的一面会呈现出来,因此不敢做决定。
这种情况实在是太常见了!比如乖乖听父母的话,从不敢表达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的孩子;比如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隐藏自己真实的感受;比如为了凸显自己强势的一面,故意表现出自己很坚强,实际内心很脆弱的人。
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看似可以得到别人的认可,但时间长了,对自己会是一种消耗。为别人而活的人生,哪有动力可言呢。
为此,作者提出我们需要坚定自己内心的想法,但是在别人提出意见时,也需要正确看待。具体来说,可以总结为以下三个法则:
1.接受“我们无法让所有人都满意”的事实
每个人所看重的事情有所不同。当我们想做一件事,遭遇家人和亲友的反对时,一定会非常的纠结和痛苦,希望做出一个让所有人都满意的决定。但这实际上是不太可能的,每个人的想法不同,出发点也不一样。我们要做的就是坚持自己内心的选择,自己做到问心无愧就好。
2.不要就“是否该去追求目标”而征求意见,而应就“如何达成目标”去寻求建议
回想过去的这二十余载,当我面临人生的岔路口,必须做出选择时,我也曾问过很多人:“我到底应该怎么选?我是不是应该放弃XX?”有人说是,也有人说否,最后的结果是我更加迷茫与纠结。后来,我逐渐改变了询问的方式,我不再问别人是不是应该这样做,而是自己在内心权衡,选择A的结果是什么,我要如何实现这个目标,我会承担怎样的后果?选择B的结果又是什么呢?和亲友这样沟通之后,虽然我仍然纠结,但起码会得到一些有效的建议。沟通的方式是十分重要的。
3.在所有重要的目标中,都应设定一个属于自己的成功标准
如果知道对自己来说什么才是重要的事情,那么我们将很容易从他人的反馈中找到是否满足这一标准的征兆。
作者举了一个教学的案例,如果目标是为了改变学生的思维,那么过程中学生的不满情绪和抵触心理都是必经的过程,不能因为害怕这样的过程就忘记自己最初的目标。这便是成功标准。
实际上,可以总结为:不要因为走了太远,而忘记为了什么出发。
今天的内容十分接地气,三个法则都有很强的实用性。听从自己的内心的声音,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哈哈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