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小男孩的妈妈,我常常想,一个真正对孩子充满耐心与爱的人,一定是一个充满童真的人。我自认自己尚属于愿意付出十分的爱与耐心给孩子的妈妈,可是,常常,我也总会盼望赶紧把小家伙搞定,然后好在自由支配时间内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当然,我喜欢的不是捏橡皮泥、玩棋子飞人、过家家等等,我喜欢读读书、看看电视、上上网,就像很多人那样。所以,有时候,陪他玩的同时,我可能偷偷瞄一下电视,瞅一眼手机,时而专心致志,时而有一搭没一搭地应付,孩子机敏得很,一旦发现我没有全身心投入,便大声抗议,“哎呀,妈妈!跟我玩!”要不就奋力捂住我的眼睛,要不用小小的身躯挡住电视大屏幕。而我,总是只能不情愿地放下自己的事情去满足我的孩子,有时也会不耐烦地冲他吼几句。
我们大人们为何总是对孩子缺乏足够的耐心呢?
我们有时候可能太过于独立于自我,想在自己的时间里支配自己喜欢的事情,所以,在给孩子付出时间的问题上,大人们往往不情愿又没办法,于是,陪伴成了要快快结束、毫无兴趣的事情。在日程表中,把与孩子的游戏作为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而不是另外塞进来的一些事情,这是义务与责任。
我们陪伴了孩子,可是我们没能随意安放自己。在给予孩子耐心之前,想想我们在陪伴中要如何安放自己?通常的场景是,和孩子下棋打球,你会让他,喜欢看他欢呼雀跃的小模样;和孩子画画,你会优先让他挑最喜欢的颜色,不忍心伤害他的热情;和孩子读书,你会不厌其烦地朗读到他不想听为止,尽管你口干舌燥。我们心中的陪伴通常是以孩子为中心的,越是小的孩子越是如此。但我觉得还是最好不要形成绝对的中心,绝对的中心则意味着你要顺应,追随和附和,你把自己安放在一个无关紧要的位置,可以任揉任捏任推,这样的行为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不会让人一直心甘情愿的,不耐烦的情绪自然在所难免。
两个年龄相仿的孩子为什么常常可以玩到一块呢?当然,年龄所致的兴趣是一方面,也更因为他们彼此平等、相互协助、有共同兴趣爱好,他们不相互依附。因此,大人们,也请照顾一点自己的感受,陪伴只是付出了你的时间,但不意味着完全失去自我,请把自己也当成一个孩子,不过分地压抑自己去一味附和孩子,而是与他共享这个时间。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感受自然,并充分地感受孩子,放下其他,投入其中。那么,那些下棋的思索,色彩缤纷的涂鸦、昆虫的小秘密、找寻迷宫的出路,也自然会成为你的乐趣,哪里又有不耐烦可言呢?
先安放好自己,我们在付出时间陪伴的同时,会让孩子收获了更好的性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