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国史大纲》(4)

作者: 虎爪猫王 | 来源:发表于2023-05-26 10:23 被阅读0次

第三编:秦汉之部——第七章:大一统政府之创建

秦人统一,此期间有极关重要者四事:

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

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

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

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

灭六国,大一统。前者是经历的过程,后者是显现的结果。即使秦国没做到,自然也会有其他的国家会达成。过程可能会有差异,时间可能会有长短,结果是注定的。

分久必合,大一统是不可逆的潮流。

秦灭六国,二世而亡。“秦始皇”的那个“始”字,多少让后人唏嘘。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两个朝代,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并没有受到公正的评价。

一是秦,二是隋。

这两个朝代有很多相似之处:

都是短命、暴政、劳民伤财的代名词。

都是结束了长久的混乱,都为后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打个比方: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而且在栽树时被别人指着鼻子骂你浪费人力和田地,然后没有享受到乘凉福利的人跟着一起骂。

以秦为例:

——分天下四十二郡,这个轮廓一直保持到今天,最多就是管辖的区域划过来,丢过去。

——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从根本上实现了文化的交融。

——废封建制,行郡县制,很大程度消融平民和贵族两个阶级的对立。

——收军器,堕城郭,决川防,解消封建时代的武装,社会趋于安定。

——巡行郡邑,筑驰道,开拓边境,抵御外寇,统整各地制度文化风俗。

……

若以此细论起来,哪个朝代有这么大的贡献?

楚汉相争后,汉朝其实是在秦朝政治制度的基础上休养生息,并非大变革。

李唐代隋后,大多也是沿袭随制,如科考制度等。

从某种程度上讲,秦、汉是一个整体,隋、唐是一个整体。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在人们在讲述历史的时候,不自觉地用上:“自秦汉以来……”,或者“隋唐文化”等。

相对于“大汉帝国”和“大唐帝国”,秦、隋会不会心里不平衡?

出了这么大的力,结果被别人摘了桃子。

相关文章

  • 温情与敬意

    学国学的人很多,读钱穆的人不多;读钱穆的人不少,真能细致深入的很少。读钱穆的很多人只知道《论语新解》《国史大纲》,...

  • 在钱穆先生的所有著作中,这本书比《国史大纲》写得还好

    《国史大纲》是钱穆先生的代表作,而且也很知名,我倒不是要批评《国史大纲》,毕竟《国史大纲》也有不足。如果你不想一心...

  • 读《国史大纲》始末

    《国史大纲》是在抗战爆发时写成的书,此书的出版在当时极大的提升了民族战斗力。钱先生目光如炬,把中国历史梳理得十分体...

  • 读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

    读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 历史文化学院 2018级公费师范生班 王宁 学号:2018410478 QQ:19090...

  • 读《国史大纲》之感触

    最近读钱穆先生著作《国史大纲》,时时击掌而起,拍案叫绝。先生此书成于抗战烽火狼烟四起之时,真可谓生于忧患之际。当此...

  • 读书月计划201804

    读书月计划201804 死屋手记 鲁迅05 国史大纲下 耳语者: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私人生活 3-4章

  • 《国史大纲》引言

    我读《国史大纲》的目的其实是为了读其他的书。最近双十一将近,打算入手一套《理想国译丛》,或者《汗青堂》。但是在研究...

  • 《中国通史:国史大纲》

    《中国通史:国史大纲》 国史大纲,北大教授钱穆讲述。 高格调,低门槛的简明中国史,历经六十载传奇面世。钱穆先生曾三...

  • 慢读《国史大纲》引论(一)

    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在按照时代叙述历史之前,有一篇引论。字数不多,十四部分,其思路、其角度、其高屋建瓴...

  • 《国史大纲》开读前,有感

    “你们到底是来看书,还是来聊天的?”伴随着刚落的话音,还有啪的一声——大力甩书的声音。由于声量很大,即便戴着耳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国史大纲》(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csk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