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算真正读透一本书?

作者: 院校长在学习 | 来源:发表于2017-03-06 18:52 被阅读358次

本篇重点序:

什么叫读透?

怎么读?

阅读中展开思考的秘诀

关于“透”


什么叫读透?

按标题来讲就是如何把"只是在看字"做到"真的在读书"。

事实上如果严谨的谈论到"读透"这个字眼,这样解释是完全不够的。但如果从目的出发,我觉得就应该简单明了容易理解---学以致用。(非论说性的书籍除外,因为那样的话你也不会感兴趣来看这篇论说文了。)

而检验是否在读书的最直接方法就是:你能否用自己的话来解释你看到的内容?说多少也就表示你理解了多少(你不妨问问自己,最近读过的那本书主要讲的什么内容?还记得哪些观点?哪些可能是你觉得不够好的?为什么?)

看本书而已,需要这么复杂吗?

需要,因为真正的阅读就是一场头脑风暴,大脑升级啊!你得干掉以前那个版本的自己,能不累么。

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作者介绍了以下方法:

1.基础阅读

理解句子意思的阅读

2.检视阅读

系统的粗读或略读,和粗浅的阅读

3.分析阅读

进行全盘完整而又追求理解的阅读

4.主题阅读

以阅读主题为目的,搜罗相关书籍进行对比性的思考阅读

另:学会给书籍分类

不同类型的书籍适用与不同的方法。

看到这里,如果你说:这种方法论我看多了,但并没有什么实际效果的话。

我想说,那可能你看的还不够多

阅读中展开思考的秘诀----以量取胜

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很多事情都是要到你积累到一个量级就会自己发生微妙变化,包括思考。书中提到要在读书的时候深入问自己问题。我有切身体会,而这样的体会就来自于多看

比如:

关于【快速阅读】这个概念,我此前不止一次的在别的书籍读到类似方法都觉得很有道理,直到我看到笑来在文章里反复强调要【只字不差的阅读】时,我简直一头雾水,因为他们明明对立啊,甚至自责自己怎么没有一点自己的看法呢?然后我开始想,为什么对立的两个结论在当时读的时候都觉得很有道理?再然后开始下意识的问自己【哪个观念是对的?为什么】。

发现了吗?思考,就从这个时候自然发生----当你读到了很多很多观点,很多很多不同观点的时候。

大致下来,流程就是这样:

最后再来谈谈学以致用的方法论----输出。。也就是说:你要开始用了

方式有很多:

1.写读书笔记,

2.做读书分享,

3.专题演讲,

4.同频朋友的互相交流。。。。。。。。。等等。。。。。

这些都是检视你“学进去没”的最好指标,因为当你试图要传达给他人信息时你就会发现几个问题:

为什么我讲出来就没有的时候那么有道理?我应该怎样表述会更有道理?(或者别人更容易理解)甚至!当你与别人讨论你在书中学到的某个观点时,你会从他人那里得到更棒的观点。这也促使你能够进一步思考和打磨某个观点。

关于“透”

最后来谈谈,对于"透"的看法:也许这本身就是一件永无止境的事,一本书,一件事。你10岁去看,20岁去看,50岁去看,80岁去看。都会读出不同的感悟,因为本身经历,视角,身份,认知都在发生变化。所以我们更应该把它看做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

也就是说:当你开始进行上述那些行动在看书的过程中产生无数个问题的时候,这些原本在书本上的知识,就已经在你脑袋里开始产生微妙变化了。而持续这个不可逆的过程-也就是在"透"的状态了。

好啦,今天的拆书就到这里,事实上你能感受到我更多是在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如果你也认同的话可能差的就是方法了。关于方法,推荐大家读读【如何阅读一本书】。

以前错过这本书,心想:我靠,看书还要学?事实证明,这是真的。

-----算是我对于这本书的推荐语吧~


注:此篇为个人长期更新的【画图拆书】第57篇文章,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记得动手点赞鼓励我~(打赏更好哈哈)。如果喜欢我的内容也可以简信,很欢迎你的交流和讨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才算真正读透一本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dxu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