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智慧班主任师言师语
康老师带班 | 在集体中找到成长快乐

康老师带班 | 在集体中找到成长快乐

作者: 康老师心育 | 来源:发表于2019-03-16 21:25 被阅读3次

大课间时,学生跑了四圈儿后,在操场训练立定跳远和投掷实心球。

我发现,马彤同学一人坐在草坪上,我以为是累了,不一会儿,李韶过去了,蹲下身,手失马的后背,像在安慰他。

我走过去,才看到马在抹眼泪。

一问,李说:刚才实验训练时,他们不知道怎么很平稳地用细线拴一块小石头,被老师高声训了一句,自己就委屈地哭了。

我安慰他之后,又示意到,现在马彤的状态,正处于心理极度脆弱的时期,而他不在学生寝室住宿,更是加剧了他对老师的依赖。

如果当初主动让出床位给李韶的是别的性格比较开朗的学生,我对于这个问题的敏感度还不算大,可偏偏是同样性格更内向的马彤。

我想,还是应该让马彤同学回到男生集体寝室,让他在集体中找到成长的快乐。

课间,我把马彤和李韶又叫出来,说了与上次餐位回归同样的理由。并说了让马彤回归寝室对他成长的好处。

李韶也理解我的意思,马彤也愿意回学生寝室,但一听说得有一个人去二班的混合寝室,两个人都不同意,似乎都有委屈和不满。

这怎么办?

每每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我通常的做法是:求助学生。而学生往往会给出一个我相不到的答案。

我把班长于家与三个男生 寝室长叫到办公室,让他们坐下,说出了我的想法和请求。

为了让本来就内向的马彤回到集体中去,得有一个同学代替他去住混合寝室,大家帮忙了解一下你人间各自寝室同学的意愿,看能不能找出一个这样的同学:自制性较强,与人随和,能与别班学生融为一体。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

老师,这不好找。于家直截了当地说,咱们班谁都不想去二班混合,况且,他们班不知道接受我们不。

我批评了他们的小集体主义思想,但批评归批评,问题还得解决。

老师,找个人把马彤换出来,住你的寝室可能还行。赵博说。

哦。看来大家与老师还是亲近的。如果找个人去住混合寝室是A计划,那么找个人换马彤住老师寝室就是B计划,大家再议论一下,看还有没有更好的C计划?我最后说。

晚上,于家找到我说:老师,我们找到了C计划,就是马彤还回男生寝室,我和赵博两人都住你寝室。

这个计划有点特别。为什么?我需要一个理由。

于家说:我们想住老师寝室,想晚睡会,写会作业,毕竟快中考了,不知道你同意不?

我想了想:也好,毕竟,你们两个性格外向,离开集体也不会受到更大影响。

他们又与我谈了一些条件,终于答应了。

我把这个计划告诉了马彤,让他本周还在老师寝室住,下周再搬回学生寝室,他笑着同意了。

对待这样内心敏感的学生,三番五次的调换寝室、餐位,无非是想给他找到一个更适合自己的健康的成长环境,仅仅是隔离了他所畏惧的集体同学,对他来说并不是保护,更不是帮助,而可能是一个健康安全的假象。也不是顺从他个人的意见,一味地迁就他个人的意愿。如此折腾,就是在尝试与寻找这样的环境,现在看来,没有更好的环境,只有日常的普通的集体,就是他更适合的成长环境。

愿学生们都在集体生活中,健康快乐成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康老师带班 | 在集体中找到成长快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edemqtx.html